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肠炎35例临床观察

2014-10-16聂朝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升阳镜检查结肠炎

方 军 聂朝红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 吴忠 751100

过敏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肠道疾病,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其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发病时,常表现出腹部不适或长期反复发作腹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在中医辨证学中,过敏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等范畴,采用中药治疗过敏性结肠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肠炎患者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治疗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 (40.5±7.2)岁;病程2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 (5.4±0.1)年。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 (42.1±6.5)岁;病程3个月至22年,平均病程 (6.2±0.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治疗,0.1~0.2g/次,2次/d,病情偏重者可增为每日3次,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升阳益胃汤口服治疗,组方:黄芪30g,半夏、泽泻、白术、陈皮、茯苓、黄连各10g,党参、白芍各15g,炙甘草、防风、羌活、独活各6g。用水煎煮温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内服,持续服用1周后停药1d,再继续服用,疗程为1个月。加减:右腹痛严重者加元胡10g、白芍30g;里急后重,粘液便甚者加郁金10g、黄连6g;大便滑脱不禁者重用五倍子15g,加乌梅10g、赤石脂、禹余粮各20g;兼湿热者加黄柏、黄连等各10g;兼气滞血淤者加赤芍、红藤各15g;兼阴血亏虚者减附子,加黄精、生地、玄参各10g;兼肝郁者加青皮10g、香附12g;兼肺气虚者加黄芪20g、五味子10g;化验有蛔虫卵者加使君子10g,有滴虫者加苦参6g。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体征、症状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检查治疗前后血清IgG、IgM、IgA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情况;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肠镜检查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肠镜检查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肠镜检查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表[例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比较 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IgG、IgA、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比较表 (±s,d)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比较表 (±s,d)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LgG IgA IgM治疗前 (n=35)15.58±3.22 2.85±0.40 5.61±0.41治疗后 (n=35) 12.11±2.78* 1.75±0.20* 4.67±0.40*

3 讨论

过敏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等范畴,其病之本在脾胃,病之标在肺与大肠。在《脾胃论》中提到:“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2]”。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效果,而且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升阳益胃汤是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理想药物,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1]。

过敏性结肠炎与自身免疫、感染、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经常会因饮食、精神状态、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有文献显示[3],羌活、独活、炙甘草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防风、黄连、芍药能够抑制肠道多种细菌,且效果显著;白术、陈皮可以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排除腹胀、胀气等症状;黄芪、白术、党参均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促使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而且这类药物可以不同程度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上述各种中药成分均有利于改善患者肠道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吸收,加快肠粘膜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良好效果。

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在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抗感染、抗过敏、中和毒素及促进吞噬等。过敏性结肠炎时患者上述三项指标均较高,这与患者体质、炎症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经升阳益胃汤治疗后,三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由此可证实该药方不仅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还能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高玉梅.温肾健脾汤治疗过敏性结肠炎60例[J].中外健康文摘,2012,(1):254-254.

[2]蒋剑锋.过敏性直肠结肠炎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3,(1):46-47.

[3]钟雪梅,张艳玲,邓莉,等.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1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10):946-949.

猜你喜欢

升阳镜检查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升阳益胃汤肺系疾病应用与药理学研究进展
胃肠镜检查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脾胃论》益气升阳方剂治法研究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