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听公开课变成研究活动

2014-10-16张志泉赵雄辉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听课者公开课课堂教学

张志泉+赵雄辉

听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汇报课、比赛课),集体评课,是一种被广为采用的教研方式,要想真正让公开课有效果,真正让参与人员受益,就需要将公开课的展示、听课与评课变为有深度的研究活动。为此,开课者与听课者需要有意识地做一些工作,思考一些问题。

一、 理解公开课

要使公开课开展得有价值,不仅需要开课者开出真实的高质量的课,让听课者有所启示与借鉴,同时也需要听课者与评课者知道如何听课与评课,既能品味出公开课的优点与不足,又能给开课者提出建设性意见。

对于公开课的理解应分为两方面,一是开课者对公开课的理解;二是听课者对公开课的理解。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前者,课的质量与品质无法保证;没有后者,开课的目的与后续效应无法实现。

1.开课者的理解

开课者开课之前要明白,开课的目的不是完全展示优点、避免缺点、倾其所能地花样表演,而是一种对自己的教育观、日常课经验成果的真实展示与写照。是让课堂上的学生感受到优质课的魅力,让听课者全面了解自身的教学观及教学素养。因此,公开课贵在真实,忌掩饰与造作。上海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在谈到公开课时说:“我上公开课的时候,从来不作任何彩排,哪怕教育部长来听课,也是响铃就上课,原来怎样上,公开课也一样上。”[1]开课者在课前可以与自己的团队讨论、切磋教学的每个环节及预设言行、方法与组织形式,但不能带着学生反复操练,这样不仅会掩盖公开课的真实性,同时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也有不良影响。避免像有的老师所说:“公开课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今天很多公开课简直成了表演课。各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反复演练过了,教学内容学生事先也都知道了,课堂讨论的问题也都彩排过了,甚至有的连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回答都预先设置好了。试讲了多次之后,学生自然都是对答如流。与其说上公开课的地方是课堂,还不如说成是舞台或剧场了。”[2]因此,让听课者与学生了解真实的你是开课者开课的目的所在。

2.听课者的理解

听课者听课之前首先要思考为什么听人家的课,应从哪几方面听,做到有备无患。

听公开课要从听、看、感、判四个方面进行。

听要从三方面听。一听教师的语言是否有逻辑。有些教师讲课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对听者来说也是一种思维的训练或示范。而有的教师思维跳跃性大,语言随意,将听者的思维也给打乱了。因此,听课者要对讲课者的思维逻辑加以关注,择其善者而行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听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语言准确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特别是语文与英语课。有些教师不仅发音准,而且音质美,语音与语调具有乐感与节奏感,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自然愿意听。但有些教师则相反,由于不注重语言方面的细节,让学生挑出很多问题、给学生催眠的不在少数,听课还要关注这一点。

三听教学内容与语言内涵。一些教师课堂中每句话都意味深长,既能拓展听者的知识视野,又能提升听者的思维高度,让听者眼前时刻闪亮。而有的教师则语言浅显,缺乏启智性,这也是听课者需要关注的。当然,听的方面还很多,如听教师的提问、师生对话等。

看包括四方面:一看教师站位,即站在什么位置讲课。二看教师目光,教师目光多数时间是关注学生还是看教案,关注了部分学生还是每个学生都关注到了。三是看教师的表情及体态语言,表情夸张不行、太严肃不行,自然流露,时而面带微笑才较为恰当。教师的手势要有目的地、优雅地动,不能因乱动而误导学生。四是看板书、看学生。板书是否有序一眼可辨。看学生则大有学问:一是看学生的整体状态。如思维是否活跃,积极参与。二要看学生个体,特别是一些“特殊”学生是否领悟了,教师是否关照了。三要看师生的互动形式。

感则是听课者的感受。听课应与学生感同身受,学生感觉教师讲得好,自然愿意听,这一点听课者也能感受到。

而判则是听课者的判断,对教师在教学导入、教学重难点把握、教学环节的把控是否恰当都应有即时的评判。

以上方面都是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应加以关注的。

二、 质疑公开课

在理解了公开课之后,还要知晓如何质疑公开课,只有质疑才会发现问题,理解了问题才会有进步。质疑应着眼于三个方面。

1.质疑备课

开课者备课,听课者虽看不到,但可从听课中感受到。质疑备课可以从充分性、理念支撑、灵活性入手。开课者备课是否充分的判定标准是看开课者教学中是看纸稿还是“看”腹稿。如果教学中的知识是从大脑中提取,则教具、板书、提问、课堂组织皆能信手拈来。教学理念近年来为人们所关注,“以学为本”、“以学定教”是其中最大亮点。杜郎口模式、自然分材教学、洋思模式等影响较大,开课者背后的教学理念是什么,从教学的关键特征上一辨可知。而灵活性则看开课者是怎样处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教学机智体现得如何。备课有了灵活性,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当然,质疑还要从为什么、是否合适的角度思考。

2.质疑上课

质疑要从教学各环节的推行方式是否恰当、目的是什么、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等方面进行。当前的很多公开课把课堂搞得很热闹,但结束时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部分后进生是否关照到了,教师心中一点数都没有,整堂课充斥着优秀生的炫耀,后进生的沉默。除关注以上方面,听课者还要从自我、学生、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的视角进行质疑。从自我的角度质疑就是思考,如在教学每一环节上如果我来上,我会怎么做?为什么?从学生视角质疑则要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教师这样讲我能理解、接受吗?从目的与规律的角度则要考虑,这部分知识用此种方法讲授合适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等。因此,质疑上课,需要听课者在听课前有预设、有实践经验。但如果公开课不真实,仅仅是教师的表演课,听课者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听课者感觉到了,就要提出来。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员曾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北京市某区每年都要举行‘金秋杯公开课比赛,全区各校都十分重视,纷纷组织教师参加。有一位和我很熟的获奖教师私下里对我说,他为了备这节课八次修改教案,其间他先后请了八位特级教师,花了一万多元钱才备好。最后这个教案没有一句话是他的,他上台讲课说的都是别人的话。”[3]这样的公开课其价值值得怀疑。

3.质疑作业与评定

在这一环节上,有的公开课体现出来了,如作业当堂布置当堂批改,实行学生间作业互批,教师根据作业共存的问题当堂点评。但有些公开课在这一点上只字不提,即使提了,也与平时课上完全不同。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作业上仍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重复的作业,课课通、随堂练习、试卷等,使得师生为批改作业与完成作业疲惫不堪。因此,如果课上没提作业的事情,听课者要追问一下。

三、 比较相关的课

要使听公开课转化为一项研究活动,听课者有必要在课中与课后进行比较。与自己上过的课比较、与同事上过的课比较、与名家上过的课比较。

1.与自己上过的课相比

公开课是开课者在汲取过往课堂教学优点及弥补不足的基础上设计的,应该比日常课精彩,更有效率、更好地体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因此,听课者在听课时要与自己上过的课或自己的设想从导入、方法、教具、提问等方面进行比较。时刻思考,如果我上这堂课,我会怎么办?如在小学减法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想加算减法”、有的则采用“破十法”等。在英语单词教学上,有的教师采用“编故事”,有的则采用“联想法”,有的则采用“拆拼法”等。将几种方法一比较,就能获取教学中的多种方法。

2.与同事上过的课比较

在课堂教学中,有“同课异构”的说法,是说同一门课用不同方式来上,比较其教学效果的异同。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授课方式有所不同,而不同授课方式建立在不同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因此,听课者在听课时要多联想同事上这一课是怎么上,从教学的每一点进行比较。

3.与名家上过的课比较

名家所上的课是大家公认的较成功的课,能将课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起来。因此,认真研究与揣摩名家上的公开课能从中获得诸多启发与启迪,能从中总结出很多有关课堂教学的规律性的东西。而将所听公开课与名家所开的公开课进行比较,不仅能发现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在比较中提升自己。

四、 反思公开课

反思是主体立足自身之外对自身言行、思想及活动情形所进行的批判性的活动,是发现已发生事情中问题的一种有效活动。听课者的反思是听课者以旁观者身份审视他人的课堂教学。因此,反思的第一步就是思考自己看到了什么。听课者对一堂课的评价既包含直觉感受,同时也包含理性的思考。听课者反思某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反问自己:我听了这堂课后受到启发了吗?这些启发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技术的运用还是教师自身素养?其次,在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了吗?一堂好课不仅开课者自身激情四射,富有感染力,学生群情激昂,乐在其中,同时听课者也受到课堂热烈氛围的渲染,乐在其中。再次,课堂效率如何?一堂好课不仅仅是热热闹闹而已,同时必须能使全体学生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听课者在听课时还要反问教师怎样保证所有的学生达成课堂学习的目标。如果没做到这点,则不能算一堂好课。

五、 提升出规律

公开课是开课者及其教学团队多年课堂教学感性经验与理性思考的积累,体现了课堂教学某些共性的规律。因此,评价公开课不仅要从中学习其规律性的东西,同时还要看其呈现了课堂教学多少规律性的东西。如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体现了情感性,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使学生的无意识潜能及内隐认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教师是否注重了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以发挥,使优秀生更优秀,后进生有进步?教师是否利用集体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学习互助与相互监督?等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不可否认,课堂教学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其艺术性。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不仅与学生的精神状态有关,同时也与开课者的素养、性格及课堂感染力有关。有艺术性的课堂则如放映状态的电影,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越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越强,教学效果就越好。

总之,公开课是教师某一时期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素养与教学智慧的真实、全面的展示,听课者也应在听课时与自己的、自己以前听过的课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提炼出教学规律,将听课的过程转化为教学研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于漪.岁月如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金梁.质疑公开课[M].K12教育教学论坛,2002.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听课者公开课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推门听课”不值得提倡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听课者也需“备课”
怎样去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