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能视角的新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2014-10-15王璐

财经界·下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研究与分析金融体系新农村

王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将农村金融体系结合在中国金融工作中,在推动农村工业、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农村金融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将在功能视角下对新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功能视角 新农村 金融体系 研究与分析

一、理论概述

(一)农村金融体系理论概述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帕特里克就提出了理论观点论述了农村金融体系,帕特里克说:“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需求追随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经济增长是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各经济需求可以直接导致金融体系机构、资产、服务需求的变化。”在农村金融体系中通常会遵循供给领先原则,在金融资产和各项服务供给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供给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市场的促进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从城市发展转移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模式的转变提升了金融体系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二)农村金融功能简述

农村金融功能主要由四个层次构成,分别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拓展功能和衍生功能,内容如下。

1、基础功能

金融中介和服务功能为农村经济市场提供了广阔的金融资源,有效的将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结合在了一起,通过度量标准可以弱化消费途径和交换需求的交易矛盾,在提供汇率结算服务的同时,提升资金赤字或盈余利益方的协调关系。

2、核心功能

農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金融体系进行金融项目选择,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会有效避免资金赤字或盈余利益方之间的矛盾,增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动性和被动型。由此可见,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功能,还能满足各农村新兴产业的金融发展需求。

3、拓展功能

农村经济市场虽然不如城市经济市场风险大,但仍存在一定的运营风险,通过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农村经济的调节,如货币汇率调节、财务管理政策调节、产业结构调节等,这些调节功能可以大大提升农村经济的融资性能,有助于引入发展资金,促进城乡产业互补的经济市场发展,从根本上扩大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范围。

4、衍生功能

农村经济体系的衍生功能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看,从宏观角度上讲,金融体系增加了农村财富的可分配性和引导消费性,这种供给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和消费结构可以增加其关系的协调性;从微观角度讲,金融体系可以增加农村市场经济的风险性,如生产风险、交易风险、投资风险、建设风险等,通过网络信息传递可以实现公平治理、科学建设、协调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故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可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还能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

二、新农村金融体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功能性缺失

(一)基础功能——金融产品供给不足

农村金融产品是以国有银行为中心的农村金融力量,但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有银行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并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坚实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金融机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样的发展目标不仅限制了农村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还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多样化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服务落后,也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服务设施、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资金漏洞、管理漏洞和发展漏洞,金融机构网点稀疏、贷款存款业务手续繁琐、网络信息不及时等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新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落实。

(二)核心功能——逆向资源配置

农村的信贷总量和城市相比远远不足,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在农村长期投入农业项目,所以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放贷要求很高,对于投资风险较大的农业项目,商业银行会果断拒绝投资申请。这种融资困难会严重导致资源配置的逆向流动,农村建设发展的资金成本匮乏会引发农村金融资源出现“漏出”现象,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会将农村的建设资源转入城市建设,这种金融资源的逆向发展会严重桎梏新农村经济建设。

(三)拓展功能——支能力度不足

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部政策鼓励农村经济建设,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和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撑力量,其服务功能性对新农村发展的影响很大。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上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以资金流动维持信贷运营,不仅限制了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效益,还禁锢了农产品的拓广业务。农村产业结构依旧以粮棉油为主,建立生产结构,这种实体产业,原产业结构并不利于农村金融体系发挥政策性功能。

(四)衍生功能

1、缺少风险机制

虽然农村经济建设涉及到的投资成本不多,但是面对新农村的建设压力,我国仍需开展农村保险事业的建设活动,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比重的四分之三,如果农村经济出现危险,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也会受到重创。现阶段,农业保险在农村的落实效果并不好,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保险机制去规范农业投资、生产、运作等方面的管理。

2、期货市场不完善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农产品产量会引起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稳定性一部分取决于农产品产量,一部分取决于农产品建设的供销机制。缺少长效的订单运营模式会使农产品投资和生产呈现紧缩式的发展态势。由此可见,农村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并不好,存在一定的自主退市功能,这种交易方式并不能体现出农产品交易优势。

3、股票市场不发达

我国大部分农村仍沿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农民将土地的使用权、承包权据为己有,这种抵押形式和生产模式并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建立,金融机构无法通过这些土地或货物的抵押进行金融交易,及时可以交易,这种交易行为也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道德风险、交易费用、交易模式等都会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三、基于功能视角探讨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构建原则

通过上文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和功能缺陷可知,要想建立具有时效性、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金融体系构建原则。

1、 以竞争机制为主要依据

农村金融体系是由多个小型金融机构组成的,商业银行在解决这些小型金融机构的交易问题上并不占有融资优势,所以商业银行必须引进一种特有的竞争机制来弱化各金融机构的利益和发展矛盾。随着国有银行撤出农村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竞争机制可以让金融机构或实体企业在融资竞争中,丰富金融业务供给,在充分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增加农村金融体系的社会福利。

2、确定功能形式和组织方式

新农村建设的各功能结构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非常大,这些金融机构或组织会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其功能形式和组织方式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要保持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必须协调好各功能机构的关系,让每个功能机构都能实现最佳运行状态,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和创新建立可以弥补功能缺陷的新型金融体系。

3、层次化发展模式

因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差异,所以每个农村区域的经济建设和金融体系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金融需求是金融体系日常运营和发展的管理目标,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和金融需求发展起来的金融体系,应采用“供给领先”、“需求追随”的金融发展模式,私营企业和国营企業都应根据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制定阶段性的金融发展战略,金融体系将各小型金融机构的产业组织结构进行有效融合,增强农村金融体系的综合发展实力。

(二)结构安排

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产品主体和金融需求量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不同地域的金融机构会分设多个金融组织,这些结构之间的功能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金融体系结构出现退化、弱化、量化问题,所以要想解决、改善现阶段新农村金融体系运营问题,必须对其金融结构进行合理安排,增加各金融机构对整体金融机构的影响性和宏观调控性,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性的、具备支持新农村建设功能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构建内容如下。

1、 放松农村金融管制

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按金融体系发展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融入农村经济建设,通过组织机构审核、批准后,即可金融相对稳定的银行体系,政府应尽量避免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直接监管在保护各金融机构的即得利益的同时,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自由发展。

2、农村金融体系各组成结构的定位

建立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促进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正规性、非正规性金融机构的竞争性和多样性发展,通过丰富农村金融体系各组成结构的经济建设发展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综合性能。同时,应清晰划分各金融结构的产业定位,对其进行职能划分,明确其在各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任务和发展目标。

3、保障型新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建立特色经营模式,推动金融合作模式发展,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农民的经营结构和金融管理理念设定不同运行机制,经济建设和金融体系应处于互助和合作状态,在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引入资本约束机制。同时企业应严格控制村镇银行和贷款子公司发展初期的业务范围、贷款发放和投向,对新农村金融体系的产权结构进行系统调整。通过优化产权结构,让农户了解其经营宗旨和业务范围,完善有关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如融资法、银行法、金融法、经济合作法等,这些法律可以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的合法身份,增加小型金融机构参与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合理性。

四、结束语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金融体系对我国经济体制具有重要影响意义。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促进资本运作还能优化市场的资源配置,这些功能机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依据,市场化、自由化、科学化的经济体制可以促进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所以金融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顾海峰,蔡四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重构研究——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探讨[J].调研世界,2012

[2]田萍萍.基于功能视角的新农村金融体系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

[3]牛艳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研究[J].农业经济,2011

[4]项笑君.基于功能观视角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J].金融发展调研,2013

[5]李喜梅.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效能提升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功能视角的组织重塑[J].金融教育研究,2013

[6]王晓静.基于金融供给视角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

[7]孟海霞,卢子敏.重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功能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2012

[8]庄岁林.国际社会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比较及启示——基于功能视角的系统性探讨[J].国际经贸探索,2010

[9]蔡四平.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功能监管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

猜你喜欢

研究与分析金融体系新农村
The Great Unbanked
关于资产评估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探讨
加强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产业的升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