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13李翠兰

江西教育C 2014年7期
关键词:图例读图教师应

李翠兰

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地球生物的本质及其奥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在各个版本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均配有大量图例。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积极探索并掌握图例的应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图例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图例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读图,并利用图例进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对教材当中的插图进行多渠道以及多角度的剖析,通过讲解插图来导入教学内容,将有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导入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彩图,将能够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图例寓意进行观察;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提示,就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知识,并积极参与教学。总而言之,利用图例开展初中生物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图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结合图例教学与文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由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有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字对图例进行适当的讲解,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图例。在进行图例教学时,应保证图例内容与文字内容实现紧密结合。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平面、立体结构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图例中的细胞质以及细胞壁,避免学生误读图例。此外,要在综合归纳生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图例教学。例如,在讲解植物根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须根系以及直根系的异同点进行归纳,并围绕图例进行剖析。另一方面,要通过利用生动形象的图例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在讲解生物横切面图例以及纵切面图例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平面的图形延伸为三维立体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构造。例如,在对呼吸系统中的纤毛运动以及黏膜运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空间几何知识对隔膜切面进行讲解;在讲解胃部结构时,可以从左视角度、俯视角度以及主视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图例教学中,学生会对平面图例的立体结构充满好奇,因此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求知欲望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不断增强。

(2)利用图例指导生物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教材中的图例,教师可以采用模型观察法以及实验操作法,同时利用图例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例如,在讲解人体中营养物质的运输方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宰猪剖腹过程进行观察,随后再结合教材图例理解文字内容,以便更好地了解人体各内脏器官所在的位置;当学生能够读懂图例时,教师可以将人体器官模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图例进行组装。实践证明,经过观察、读图、实际操作三个步骤,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对于人体内部器官的具体功能、颜色以及所在位置等,都能够熟知,同时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初中生物课程当中包含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内容,对于知识积累以及人生阅历不足的初中学生来说,难免会出现理解困难等问题。对此,应充分利用图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3)利用图例灌输生物结构相互依存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图例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利用生物图例为学生讲解生物联系观。生物的各项生理功能由其形态结构所决定,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以上两者间的关系对图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辨别图例以及读懂图例。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皮肤调节体温、排泄以及保护等功能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例认识皮肤结构当中的皮脂腺、汗腺、脂肪组织以及神经末梢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清楚了解皮肤结构当中的各个部分,还可以熟悉各个部分所对应的特殊功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总之,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告知学生在读图以及记图的过程中应采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并在生物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相互依存理念。

总之,初中生物图例是教师进行直观教学以及形象教学的基础,所以应对图例教学法进行完善。在运用图例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七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例读图教师应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找拼图
犬狗的画法(六)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可爱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