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体用学说浅析脾胃生理病理及证治特点

2014-10-13杨岩李慧臻邵祖燕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脾胃

杨岩+李慧臻+邵祖燕

摘要:关于脾胃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然总有语焉不详之嫌,以致后之学者多“引其文而不通其意”,笔者读书之余,亦有颇多疑惑,今拟从“体用学说”对有关脾胃的相关论述进行浅析。

关键词:脾胃;体用学说;脾胃生理特点;脾胃病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7-0013-02

1 浅述体用关系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体用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之一,是标志形体及其属性功能、本体及其现象之间关系的重要哲学范畴[1]。一般而言,“体”即指形体、本体,“用”即指功能、现象。对于体、用二者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万物皆有体、用二属性,如唐朝易学家崔憬在其著作《周易探玄》中所云:“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其二,体与用不可分离,可以互相转化。体为用的物质基础,用为体的外在表现,并为体的发展提供动力。北宋程颐《伊川易传》中有言:“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则更好的概括了体用之间的关系,其概括为:“体以致用,用以备体”(《周易外传》)。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体用关系”在中国传统医学上被广泛运用。早在《内经》中就有脏腑与体、用关系的描述,《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其用为动;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其用为燥;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其用为化……。”体用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范畴是经历了宋明时期的发展才最终走向成熟,其大量涌入中医学则发生在明清时代[2]。如《景岳全书·治形论》记载:“人之所有者唯吾,吾之所赖者唯形耳!无形则无吾矣……故凡欲治病者,必以形体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为先,此实医家之大门路也。”亦有:“心肺…阴体而阳用也,大肠小肠…阳体而阴用也。”《临证指南医案·肝风》亦有体用的记载:“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另外还有《医源》一书,其中有《脏腑体用相资说》一篇,是对脏腑体用相互关系的总结,亦有其鲜明的特色。经历明清鼎盛时期后,体用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慢慢地走向了衰退。

2 脾胃体用论

笔者认为就人体脏腑而言,则其可触、可见之形态即为体,其不可触见但确实存在之属性、功能即为其用。五脏六腑从“体”而言,皆由精血津液构成,张景岳云:“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从“用”而言,则当以“阳气”称之。目前中医书籍对脾胃的生理特点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其二,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其病理表现,从阴阳方面,可概括为脾(或胃)阳虚及胃阴伤,未有或鲜有论脾阴虚者。为何脾胃有此生理及病理特点?历代医家未有详细论述,笔者拟以“体用学说”对此疑惑进行论述。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多气多血之脏腑,然脾为实脏,主藏血,相对于胃而言,其为多血少气之脏,因此又有“脾为死阴”之说,既为死阴,则喜阳而恶阴,所以具有喜燥恶湿之性;胃乃中空之体,相对于脾,其为少血多气之腑,[HJ3mm]东垣云:“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因而胃为阳腑,有升燥之性,喜阴而恶阳,故具有喜润恶燥之性。

现代医学认为脾含血量丰富,可紧急向其它器官补充血液,有“人体血库”之称。中医上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概念不同,主要指代功能而言,然体用一源,不可过分强调功能而忽视其本体。脾为阴脏,相对于胃,乃少气多血之脏,需赖胃腑之阳气,才得以阴阳调和而发挥作用,叶天士谓:“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东垣所谓“脾为死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充皮毛,散入四脏”。相对于胃,脾则先天气不足而为死阴,本身则有濡润、沉降之性,故其本身所存之气愈发珍贵,一旦有病,即为脾气或脾阳虚而阴邪(湿)盛,未有或少有脾阴虚之论,且脾伤多与劳倦相关,因为劳则耗气,此即东垣所谓“劳倦伤脾”。正因脾脏本身具沉降濡润之性,故贵其少许阳气,赖之以发挥作用,所以生理上脾以升为健,但亦需以胃气充足为前提。

胃为阳腑,相对于脾,乃少血多气之腑,有升燥之性,需赖脾阴滋润,才得以阴阳调和而发挥作用,叶天士谓:“阳明阳土,得阴自安”。相对于脾,胃脏本身阴血不足,故其本身之阴血相对值得重视,一旦胃腑有病,多为胃阴伤而出现胃燥之证,然胃腑与外界直接相通,为人体受盛化物之所,饮食化为精微向全身运输,皆需赖胃阳之气才能正常,故饮食失宜往往易伤胃阳之气,因此临床上,胃气虚者亦多。东垣所谓“饮食伤胃”是也。生理上胃脘阳腑,本性升燥,故贵其少许体阴以濡润之,因此胃以降为和,需赖脾阴之濡润。

3 运用体用学说指导脾胃内伤的临床证治

对于脾胃内伤的治疗,把握其病因,察其“体”与“用”所伤之多少而治之,脾胃内伤病因主要有饮食失宜与劳役过度两方面。一般而言,两种病因对脾胃体用的损伤规律是:饮食伤胃体与胃用,劳倦则多伤脾气(用)。[HJ29mm]

饮食失宜有饥饱过度、饮食偏嗜等区分,若饮食过饱,超过胃所能处理的负荷量,则易损胃气(用),导致胃之腐熟失权,饮食壅滞,此时治疗应以消导药为主,虽不是补药,但却补充了胃所损伤的那部分胃气该发挥的功用;若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则胃气与胃阴均可出现亏损,此时根据患者体质,若以胃阴亏损为主者,则应滋补胃阴为主,同时少加益气与理气药,防寒凉或滋腻过度,若以胃气虚为主者,则应补益胃气为主,少加理气消导之药,以防甘补壅滞。若因饮食寒热而致病,长期寒食者,易损伤胃阳,治疗应以温中为主;长期热食者,则易烫伤食管、胃等直接与热食接触的部位,以致损伤其体,在胃则伤胃体,治疗时应以滋补胃阴为主。饮食偏嗜者,如嗜食辛辣者,则易伤津,对这些患者的治疗应注意保护其胃阴。因劳役过度者,则易损伤脾气,治疗则应以补益脾气为主,并加运脾之药以补其用,此即中医所谓“健脾不如运脾”。临床上对于补益脾胃之气药物,对其是补胃气还是补脾气没有明确的界定,若根据体用学说,补益胃气即是补脾气之来源,故二者不必细分。此外,脾胃内伤的病因还有情志失调及六淫侵袭等,亦可用体用学说指导于临床。

4 讨论

从以上论述可知,脾乃阴脏,“体阴多而用阳少”,胃乃阳腑,“体阴少而用阳多”,内伤脾胃,或伤其体,或损其用,治疗时应补其体而益其用。脾与胃,二者一刚一柔,刚柔相济,阴阳相和,乃能互济互用,不可言脾略胃或论胃略脾,东垣有云:“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因此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应察其病因,重视从脾脏与胃腑二者的整体阴阳、整体濡润、整体升降等方面进行权衡把握。[KH1D]

参考文献:

[1]李丛浅谈从体用关系理解藏象概念[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48-849

[2]夏清华,程科,曹勇脏腑体用论初探[J]陕西中医,2006,27(8):975-977

(收稿日期:2014-04-14)

猜你喜欢

脾胃
长夏护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要想气色好,全靠养好脾胃
肝不好,脾胃就闹毛病
脾胃有多好,女人就有多年轻
脾胃同治的应用探讨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