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阴降糖片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60例临床观察

2014-10-13杨丽华吕维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养阴糖耐量降糖

杨丽华, 吕维斌

(云南省嵩明县中医医院, 云南 嵩明 651700)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其中,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若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则危险性更大。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养阴降糖片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2005—2013年糖尿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IFG:24例,IGT:36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40~72岁,其中60岁以上40例,占67%,病程6个月~2 a。对照组:IFG:22例,IGT:38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1~70岁,其中60岁以上42例,占70%,病程6个月~2年。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 诊断标准 按照2003年国际糖尿病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5.6~6.9mmol/L为空腹血糖升高(IFG);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OGTT2hPG)7.8~11mmol/L为糖耐量减低(IGT)。

2 治疗方法

2组病例均1级预防:(1)、防止和纠正肥胖;(2)、合理、科学饮食,避免高脂肪饮食;(3)、增加体育活动;(4)、避免或减少用对糖代谢不利的药物;(5)、戒烟、酒。血压高者予降压;血脂高者予降脂。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以养阴降糖片(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8片,每日2~3次;对照组给以二甲双胍每次0.25~0.5,每日2~3次。2组均治疗2年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治愈:空腹血糖<5.6mmol/L和(或)负荷后2h血糖<7.8mmol/L,临床症状消失,血脂恢复正常;有效:空腹血糖和(或)负荷后2h血糖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减轻,血脂有所下降;无效:空腹血糖和(或)负荷后2小时血糖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口干口苦、神疲乏力、头昏耳鸣、脘闷纳呆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高。

4 体会

糖耐量异常的患者一部分会长期保持糖耐量异常状态,一部分会逐渐恢复正常,还有一部分会逐渐发展成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前称为“糖尿病前期”,虽然还不是糖尿病,但同样存在高血糖损害和慢性并发症逐渐发生的可能性。对这部分人群,在认真进行饮食管理与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调理,可以对血糖和血脂进行有效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病名,中医学将具有多饮、多食、多尿,久则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称为“消渴”。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现代中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食郁”范畴,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精髓,远至宋代,上、中、下三焦分型论治“消渴”的格局即已形成,并由此产生了“三消”分治的辨治方法。随着中医学不断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三消”分治的观点已逐渐被脏腑辨证的理论所代替,使之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根据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分三期论治,第一期即为消渴病前期。此期消渴病尚未形成,但有可能发展为消渴病。该期的主要病机特点是“阴虚”。形成阴虚的原因主要是禀赋有亏、贪食甘美、过度安逸,可表现为阴虚肝旺、阴虚阳亢、气阴两虚。一期病人多有形体肥胖、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头昏耳鸣、脘闷纳呆等症状,但因尚未化热,所以往往没有消渴病“三多一少”的典型表现。此期适当干预可以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病。西医多选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西药治疗有的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的损伤,因此患者依从性较差,多数不能坚持服药,中药无明显副作用,尤其是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患者依从性较好。

养阴降糖片主要成分为生地、玄参、枸杞子、玉竹、葛根、知母、黄芪、党参、五味子、牡丹皮、虎杖、川芎。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养阴;五味子、枸杞子补肾阴肾阳,助气化、护津液;党参具有补气、扶阳、养阴之功效;黄芪为助阳固气之要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虎杖清热活血化痰;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葛根解热生津;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诸药合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不仅调节血糖,还调节脂肪代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治疗糖尿病是通过多种途径,通过作用于多个环节和靶点,如解决胰岛素抵抗、激活胰岛B细胞等,而非单纯降糖,故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前期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3~77.

猜你喜欢

养阴糖耐量降糖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立冬补冬 小雪养阴
快乐降糖“穴”起来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大叶榄仁叶化学成分及其降糖活性
HPLC法同时测定降糖甲片中9种成分
降糖“益友”知多少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