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初探

2014-10-11杨宝国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分布图读图能力

杨宝国

〔关键词〕 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17—01

我们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读图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高低和学习兴趣的大小。因此,本课题组把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作为地理学习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重视和强化。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和步骤,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综合汇总地图知识信息的能力等,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图被称之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把地理零碎的事物呈现到地图上便于学生归纳综合,使之形象化、条理化,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因此,笔者认为,除了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一、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基础知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懂得地图的基本知识,如,让学生会识记不同的图例,会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会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方向,会读任何地点的经纬度等。还有,让学生知道在分层设色地图上绿色表示的是平原,蓝色表示的是海洋,褐色表示的是山地,白色表示的是永久的积雪等。再有,让学生懂得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的是陆地,蓝色表示的是海洋,白色表示的是云雨区,且白色越浓,云层越厚,降水的可能性越大等。此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地理事物要在不同的地图上查阅。如,让学生知道如果是要了解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就需要查阅地形图;如果是要了解气候,就需要查阅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以及气候类型分布图,等等。

二、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地理挂图展示于学生面前,或是在黑板上画出简图,然后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一边找出所学的地理事物,一边在图上描出河流,或是绘出区域轮廓,或是圈出地形区、山脉等。这样,学生在脑海中才能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本32页的“东南亚地形分布图”上描出萨尔温江、湄公河、红河等,并让学生判断出它们的流向,从而得出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还有,也可以让学生圈出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便可看到马来群岛的大致范围。这样既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可让教师摆脱枯燥无味的讲解,变“苦教”为“乐学”。

三、引导学生填写并绘制地图

通过指导读图,学生对基本的地理事物已经有了认识,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已有了初步的印象,这时再通过让学生填绘地图,就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归纳,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空白图板演,也可以让学生填绘专用的地图填充图册,或者让学生先勾画地图轮廓,再画出重要的经纬线,然后填写相关内容。当然,最好是学生要有专用的地理绘图本,也可以是教师印制的地图轮廓图。如,在讲解“非洲气候类型”时,可先让学生描绘非洲的轮廓,接着绘制赤道,南、北回归线,最后填写气候类型名称等。

四、让学生学会根据要求分析地图

这是读图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根据要求分析地图,也就是要学会构建心里地图,这就需要通过经常读图、绘图、填图,然后将观察、分析、记忆的地图轮廓、地理信息储存在脑海中,这样分析问题时就可以顺利地把地图内容转化为语言了。如,前面讲到“非洲的气候类型”,教师可等学生在绘制完图形后,引导学生分析赤道、回归线的分布特点(对称分布),从而归纳出非洲气候以赤道为中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之一。又如,在讲“亚洲的河流特征”时,可以让学生先描绘亚洲的河流,然后将河流图和亚洲地形图重叠在一起,分析出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的原因,即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

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有计划性、目的性,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注:本文为甘肃省张掖市十二五基础教育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论文)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布图读图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贵州十大地质公园分布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国癌症分布图
左右江水冲石器采集分布图
读图
人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