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2014-10-11张英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内容

张英

〔关键词〕 数学教学;趣味性作业;内容;生活化;

形式;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09—0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既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设计的作业缺乏趣味性,致使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经常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单调陈旧,缺乏吸引力;作业整齐划一,缺乏层次性;作业照搬照做,缺乏针对性;作业简单重复,缺乏创新性。那么,设计作业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呢?

一、作业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说:“学习数学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数学作业的优化与创新正好符合上述要素,它是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既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设计作业时,为了改变习题形式单调、陈旧的现状,可以选用“口头叙述、动手操作、亲子活动、情境设计、趣味游戏”等形式,并注重作业形式的创新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发展情感。

二、作业形式多样化

1.进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融入亲子游戏、伙伴合作等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比如,让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床的长和宽约几米,测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测量自己小书桌的长、宽、高……并制成表格,从而学会简单的测量与统计知识。

2.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巩固。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他们发现有很多的数学规律潜藏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去研究、分析生活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与习惯。如,学习“重量计量单位”后,可建议学生回家称一称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掂一掂一袋食盐的重量,再通过查看盐袋上的文字说明,获得准确的重量;还可以让学生上市场去先估一估某些物体的重量,然后亲自动手称一称或让卖主称一称,验证一下。

3.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能力。设计作业时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作业成为沟通书本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桥梁。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缺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在其他学科中都可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学习“统计图的知识”后,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把学校门前经过的车辆分类记录,让他们根据数据制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最后全班学生一起分析并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分析污染程度,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且写出分析报告。

4.作业灵活开放,开拓学生思维潜力。开放性作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综合性、探究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①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算法多样。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②个人无法完成,需要小组合作完成。除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③学生通过调查或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趣味性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来,并加强数学与语文、绘画、音乐等学科的融合,从而增加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使数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活动。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生活化内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