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探微

2014-10-11臧文彬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后进生师生关系情感

臧文彬

〔关键词〕 数学教学;情感教育;学

生观;理解;尊重;学习

兴趣;成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56—01

高中数学没有语文课中故事情节的起伏波澜,没有理化课趣味横生、贴近生活,也没有历史课的引人入胜,更没有音乐课的婉转悠扬、美术课的赏心悦目,所以数学给人的印象经常是严肃、正统而难以接近。数学情感教学旨在尽量改变这种现象,竭力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数学情感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理解和尊重学生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教师的更多理解、信任和关爱。通常来讲,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即“亲其师而信其道”。反之,学生若不喜欢授课教师,自然会对该教师所教的课不感兴趣,并且会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教好数学,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关心、爱护、尊重并理解学生。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做朋友,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躁,不训斥、惩罚学生,尤其对后进生不仅不能歧视,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一个人只要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把学习知识当成自己的内需,而这正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而学习动机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所以教师要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需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感官处于亢奋状态,从而主动地去学习,愉快地去思考,忘我地去实践。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引导他们制订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教师的期待、信任和关怀中得到鼓舞和勇气,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还应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分层施教。对于优等生,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其提出和发现问题,并放手让他们独立处理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从中经受锻炼,体验成功的欢乐;对于后进生,重视他们上课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在处理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持续的兴趣。从这种意义上讲,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仿佛经历了成大事者需要的“立志”、“努力”、“成功”的过程。

另外,适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数学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实现情感的内化,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拉近了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丰富、中肯的评价语言能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成为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

除以上三个方面外,数学教师还应该注意在布置作业时,要精选典型题目,避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后进生师生关系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如何对待后进生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