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团建设 丰富学校文化

2014-10-11张亭刘建会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操作策略学校文化学生社团

张亭 刘建会

〔关键词〕 学生社团;学校文化;作用;操作策略;评

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030—01

社团作为学校课程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平台,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设立和健全学生社团,正确引导中学生社团组织健康发展,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改观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在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中体验生活,提升素养,涵养心灵,促进学生多元化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社团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活跃了学校文化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学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社团活动在中学蓬勃兴起。各学校从校本课程的发展出发,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社团,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的文化活动。

2.拓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社团活动以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主,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深入了解、学习,通过全校性的活动成果展示,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凝练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促进了学科教学。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为投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4.有利于教师专业内涵的发展。所谓教学相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成长,以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发展专业内涵,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并能引领学生不断发展。

5.丰富了校本课程。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为规范社团管理和发展,积极开发社团校本课程,不但促使学校社团蓬勃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

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操作策略

1.加强培训,统一思想,建立高效的教师辅导团队。社团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活动具有自主性,但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引导,促使社团健康成长。因此,学校首先需要培养一支热爱学生社团工作、乐于奉献、善于钻研的高效教师辅导团队,统一培养思想和培养目标,规范管理模式,形成凝聚力。

2.分工明确,注重实效,全方位发展学生特长。中学社团的发展,和高校有明显不同。不同性质的社团必须要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由于目前的体制,很难有学生社团的专任辅导教师,一般都由团委或政教处工作人员兼任,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同时指导不同的社团活动,往往形成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因此,不同性质的社团之间,辅导教师要有明确的分工,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目标,合理规划开展活动,并注重实效,为学校全方位发展学生特长提供条件。

3.理念引领,提升高度,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生社团的功能在于满足其成员发展的需要,包括知识技能的增长、社会交往、社会承认以及获得新的发展途径等等,这就要求社团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先进理念的引领,通过社团活动,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并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发展提高个性特长。

4.以赛促练,以评促建,积极打造精品社团。社团要发展,还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参加社团的学生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发展的动力,不断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对于社团内部,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以赛促练,在社团内部或者同类社团之间开展竞赛,或者参加不同部门组织的不同层次的相关评比。在学校内部,可以定期举行不同社团之间的成果展示与评比,积极鼓励社团不断规范发展,打造适宜于学生发展和学校文化发展的精品社团,为社团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三、建立利于社团发展的激励性评价体系

1.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成果,更要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情感、技能、认知等发生的变化,注重分析学生在不同体验和活动后的感悟以及对活动新的认识。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创意或迸发的智慧的火花,学生自身和教师都必须进行及时评价,使活动在积极的状态下进行。

2.抓住节日展演评价。学校充分利用每学年举行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大型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充分展示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生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天性。

3.开展阶段性精品社团的创建。鼓励不同性质的社团展示自己的成就,可以采取现场竞赛、作品展示、研究过程或成果展示等形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以及专家、学校教师共同组成考评小组,对社团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过程积累、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教学案例、研究成果等以文字、图片等综合评比,不断激发社团发展的潜能,激励学生成长。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操作策略学校文化学生社团
中职语文模块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操作策略和效果观察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