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学校文化提升教育内涵

2014-10-11田利云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制度环境

田利云

〔关键词〕 学校文化;制度;环境;

精神;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29—01

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学校文化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办学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发展的精神底蕴。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文化重在建设,它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完善开放民主的制度文化

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学校制度文化既有纪律约束又有人文关怀。同时,它也是推进学校顺利发展的坚实后盾。学校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应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的原则,使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统一性;在涉及内容上,具有合法性和全面性;在发展思路上,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在实施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有了一套好的制度,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让制度管人、管事、管物,才能体现公平、公正、客观。学校应将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有机结合。通过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扬民主,尽量尊重和保护教职工包括学生的民主管理权利。决策要集中体现教师意志,教师也会对学校的管理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

二、营造润物无声的环境文化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加强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使之赏心悦目,唤醒人们美的享受。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打造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一是狠抓文化墙建设。要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凸显本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弘扬体育文化,让学生掌握一些健身的基本要领,理解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二是着力做好校园美化工作。既美化校园,又为师生和谐发展指明方向。三是充分发挥文化橱窗的宣传教育作用。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设计不同的专栏,内容要丰富多彩,既拓展教育的空间,又培养师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四是注重楼道文化建设。楼道文化应起到鞭策鼓励、搭建平台、相互借鉴学习的作用。五是班级文化建设要有个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文化无处不在,润物无声,使学校的品质卓然,绽放个性神采。

三、构建温馨和谐的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学校品位,是师生共同成长、学校长期发展的精神驱动力。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一是应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三风”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二是加强教师行为文化建设。从形象、言行、举止、待人接物、行为习惯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不断增强教师的内在素质和个性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三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读书学习是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实现专业化发展、追求职业幸福的必由之路。要注重教师的校本培训,积极构建教师学习文化。加强理论学习培训,学习现代教育前沿理论和新课程理论,不断更新知识储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提升能力,倡导教师研究教学、注重反思、总结提炼,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雕琢人文和谐的管理文化

什么样的管理就创造着什么样的文化。人文和谐的学校文化往往来自于管理中的人文和谐。一是学校应该构建完善合理的管理网络和科学灵活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发挥教师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提供均等的机会,减少和消除教师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激发团体的内驱力,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二是启动教师发展计划,为想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的教师提供平台。想方设法争取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一切可能的机会,千方百计搭建教师沟通桥梁和成长交流的平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三是尊重关心教师,让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很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宽容理解教师,促使其不断的调整自己,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挥。同时规范决策体系,让教师感到决策民主与科学,让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各项制度在阳光下实施,让教师体会到平等,做一个快乐的教师。走教师发展学校之路,给教师专业发展创造空间和搭建平台是现代学校建设管理文化的必经之路。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制度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环境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