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2014-10-10钱文茹

河北中医 2014年9期
关键词:癌痛情志西医

陈 璐 钱文茹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康复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1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北 承德 067000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 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35% ~45%的患者在疾病初期和中期就经历着中、重度疼痛,75%的患者在疾病进展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25% ~30%的患者经受着严重疼痛[1]。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也带来心理上的困扰,使患者在精神上产生巨大压力,其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下降[2]。中医学在癌痛治疗中起到一定作用,而中医护理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癌痛控制中具有独特优势。2013-01—2013-08,我们对32例癌痛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并与西医护理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4例均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疼痛康复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伴有中、重度疼痛,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护理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8~60岁,平均(42.52±2.25)岁;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12例。西医护理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7~58岁,平均(41.26±2.18)岁;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西医护理组 应用疼痛规范化治疗和常规护理。

1.2.2 中西医结合护理组 在西医护理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①四诊合参,辨证施护。中医将癌痛称为癌瘤痛,是指癌瘤侵犯经络或瘤块阻滞经络气血所致机体某部位的疼痛。病因主要有2个方面,即实证的“不通则痛”和虚证的“不荣则痛”。临床应用望、闻、问、切方法收集患者的主、客观资料,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制订合适的护理计划,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②情志护理。癌痛患者多有各种复杂心理问题存在,如焦虑、恐惧、紧张、郁闷、失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和情绪稳定,影响疼痛治疗。护士要及时利用情志干预方法,如疏导安慰、移情、借情和情感宣泄等方法帮助患者调理情志,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语言、表情、操作手法技巧等对患者情志的影响,尽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情志,使之情志舒畅。③饮食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满足癌痛患者对营养的需求,是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因此要为患者提供合理饮食,以保证机体营养膳食的平衡,提高抗病能力。如摄取具有杀伤或抑制癌细胞而保护正常细胞的防癌抑癌药膳[3]:山楂 100 g,瘦猪(或牛)肉 1 000 g,菜油 250 g,香菇、姜、葱、胡椒、料酒、味精、白糖各适量。先将瘦肉切片,油爆过,再用山楂调料等囟透烧干,即可食用。既可开胃,又可抗癌。④中医按摩。根据疼痛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穴位进行按摩,应用推拿、抚触、穴位按压等措施转移患者剧烈疼痛时的注意力,帮助排解压力。应用针刺镇痛方案进行辅助镇痛治疗,提高药物镇痛疗效。⑤适宜活动。许多患者由于疼痛不敢活动,护士应加强宣教,指导患者进行适量活动。可应用八段锦的呼吸法、意念法和姿势法,既可增加气的生成,又可减少气的消耗,有利于静养正气,扶正祛邪[4]。叮嘱患者应用八段锦进行练习时要全身放松,缓慢柔和,并配合默念一些有利于健康的字句,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高抗病能力。

1.3 评价指标 未缓解:疼痛未缓解甚至加重;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4;中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2;明显缓解:疼痛减轻约3/4;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5]。疼痛缓解率=(中度缓解+明显缓解+完全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护理后疼痛缓解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护理后疼痛缓解率比较例

由表1可见,中西医结合护理组疼痛缓解率高于西医护理组(P <0.05)。

3 体会

疼痛在给患者带来躯体不适的同时,还会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因此采取各种干预措施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务人员研究的方向。癌痛治疗的三阶梯方法的开展使疼痛治疗有了一定进展,但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值得医务人员更好地应用于医疗护理工作中,尤其是非侵入性治疗更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内容之一,以提高护理效果和癌痛患者的满意度。

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体护理内容的贯彻和落实。本研究应用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情志干预、饮食护理、穴位按摩等都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情志干预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七情治病”与“七情养生”制订的干预措施[6],是根据整体护理理论和中医护理制订的干预方法,能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通过实施情志干预方法可以转移患者对癌痛的注意力或利用一种情志来战胜负性情志刺激,从而缓解疼痛症状。加强饮食调护,可增强濡养脏腑功能,以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增加抵抗力。实施穴位按摩可以通络止痛、平衡阴阳和延年益寿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明显增加癌痛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提高生活质量。

[1]Goudas LC,Bloch R,Gialeli-Goudas M,et al.The epidemiologyn of cancer pain[J].Cancer Invest,2005,23(2):182-190.

[2]卢文彬.疼痛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3,17(6):375.

[3]蒋淑敏.中医护理胃癌根治术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7):1079-1080.

[4]苏书贞,李燕峰,张素馨,等.中医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2,34(11):1713-1714.

[5]王昆,谢广茹.临床癌症疼痛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4-67.

[6]王兆丰,钱满芹,梁艳香,等.情志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河南中医,2013,33(8):1285-1286.

猜你喜欢

癌痛情志西医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