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选育研究

2014-10-10程辉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油菜

程辉等

摘 要:

利用自育的质不育系7103A作母本,用B101R (从“FOX×中双4号”后代材料中得到的1个突变株)作轮回亲本,通过定向选择,转育成新的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其保持系B101B。B101A具有低芥酸(0.00%)、低硫甙(18.50 μmol/g)、高含油量(43.47%)、配合力高、早熟等优良特性,其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基本无花粉,制种安全,且较易配制出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油菜;温度稳定型;不育系B101A

中图分类号: S634.303.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 1001 - 4942(2014)08 - 0026 - 04

Breeding of Rape Sterile Line B101A In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Cheng Hui, Liu Xiangchen, Wang Youhua, Wang Junwei, He Daojun, Chen Bin, Hu Jiantao, Shen Chaohui

(Xiny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new rape sterile line B101A and its maintainer line B101B were bred through directional selection with cytoplasm male sterile line 7103A as female parent and B101R as recurrent parent. The cytoplasm male sterile line 7103A was bred by Xiny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he mutant strain B101R was obtained from the progeny of FOX×Zhongshuang 4. B101A had some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lower erucic acid content (0.00%), lower glucosinolate content (18.50 μmol/g), higher oil content (43.47%), higher combining ability and precocity; there were no pollen during the whole flowering stage, so it was safe for seed production, and was easy to make cross combinations with strong advantages. This line had better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 words Rape; Type in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Male sterile line B101A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油菜单产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油菜生产中应用的主要是pol、陕2A这类胞质不育系,其育性受质核不育基因的共同作用,绝大多数的育性都不稳定,花期遇到低温,都会产生微量花粉,从而严重制约油菜的制种纯度和杂种优势的发挥。因此,研究选育育性稳定、彻底且结实性好的温度稳定型油菜胞质不育系,对于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选育过程

2002年4月,从韩国济州岛引进的油菜品系“FOX×中双4号”后代材料中得到1个突变株B101R。 它耐迟播,植株紧凑,抗倒伏,花期集中,成熟比较一致,早熟,不易裂角,配合力较高,品质优良。

2004年用自育的带有温敏基因的波里马类型不育系7103A(母本)与突变株B101R(父本)测交,测交后代高度不育,但遇到低温或倒春寒伴有大量死蕾现象,随连续定向选择回交3代,落蕾、死蕾现象得以控制,但结实性一直不好。在定向回交第4代时,共成对测交14组姊妹系,其中第2组中的73株不育材料B101A-2中出现60株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少量花药产生微量花粉(该花粉被淡黄色胶囊状物包裹,包裹物不开裂,戳开后可见花粉粒;花粉粒显湿润,部分花粉镜检有活力;包裹物在花开1 h左右风干为灰白色,用手戳开,花粉粒显干燥;花粉镜检没有活力)、结实正常、雌蕊粗壮发达、柱头稍微弯曲、花型如梅花的不育株B101A,见图1。其花瓣狭长勺形,花药严重退化变小,呈乳白色三角状戟形,基本无花粉,从而转育成新的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其保持系B101B。

图1 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

2 性状鉴定分析

2.1 基因连锁

通过人工套袋自交、剥蕾授粉自交及镜检观察,认为不育系B101A携带有对温度钝感的不育基因,且该基因与控制花冠长短、宽窄、开裂程度的增宽基因或增长基因连锁。

2.2 恢保关系

测交结果表明,B101A后代育性呈可育与不育3∶ 1分离;用恢复系回交其后代(BC1)全可育,无育性分离;用保持系回交,后代育性为可育与不育1∶ 1分离。初步认为控制B101A不育系的基因为 S(rr),保持系的基因为N(rr),恢复系的基因为N(RR)或S(RR)。

遗传研究表明,B101A 属1对核基因控制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典型的花药败育型雄性不育系,不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与pol、陕2A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恢保关系相同。

2.3 对温度钝感

2006~2008年在信阳地区我们对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 B101A和带有温敏基因的pol类型不育系7103A进行互换保持系及相应回交,观察其相应的微粉花率。结果反映:B101A不育性稳定性受到细胞质核细胞核基因互作控制,但细胞核基因的影响明显,且温度敏感基因受到钝感基因的抑制或覆盖,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具体操作如图2。

图2 2006~2008年 B101A温度钝感验证示意图

2008年在自然隔离条件下用B101A、7103A分别配制杂交组合,结果(表1)表明,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不受制种时的温度干扰,不育株率低,制种安全可靠。

2.4 品质

采用简易“标样法”分析芥酸;尿糖试纸法粗测硫甙;核磁共振仪测定油含量。

2012年分析结果: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B101B具有低芥酸(0.00%)、低硫甙(18.50 μmol/g)、高含油量(43.47%)的优点。

3 B101A及B101B主要农艺性状及测配

2011~2013年连续两年度调查结果(表2)表明,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B101B苗期长相稳健,叶色深绿,叶被有蜡粉,春季返青快,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经济性状优良,结实性好,茎秆粗壮,抗病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

2011-2012年度用B101A测配组合112个,其中比对照(国审品种杂98009)增产5%以上的有55个,增产10%以上的有22个,增产15%以上的有9个。这9个组合被荐入2012-2013年度品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9个参试种全部比对照信优2405增产,其中信油杂1311平均产量最高,为4 271.85 kg/hm2,比对照增产24.8%,其次为信油杂1313,平均产量4 203.90 kg/hm2,比对照增产23.5%,第3位是信油杂1315,平均产量4 181.70 kg/hm2,比对照增产22.5%。对于这些丰产性好、杂种优势强的新组合我们将采取在试验示范的同时,积极向省区域试验中推荐,以保证新杂交组合选育的连续性。

在强优势杂交油菜组合中,信油杂1311、信油杂1313、信油杂1315、信油杂1314、信油杂1320等都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收,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且抗寒、抗倒伏、抗病能力强。

4 小结

4.1 B101A具有品质优良、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高蛋白、早熟、不育性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这些特性对其子一代的遗传力都较高,从而使它所配制的组合或多或少都具备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高蛋白、双低、早熟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2 B101A及B101B是通过获得钝感基因,而它又与控制花冠长短、宽窄、开裂程度的增宽基因或增长基因连锁且在表现型上表达才被发现,从而转育而成温度稳定型质核互作型不育系,这创新了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选育。本试验表明,可以直接把钝感基因导入到现有高产、优质、高含油量、高配合力、早熟、多抗、综合性状较好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中,从而转育成新的具有上述优良性状的温度稳定型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其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这样就使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应用空间更大。

4.3 通过走“传统+钝感”的技术路线来拓宽油菜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可加快我国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选育步伐,创造育性稳定的油菜质核互作型,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耐密植的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为我国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等. 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多因素综合评估甘蓝型油菜早代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42-346.

[2] 程辉,刘祥臣,王友华,等. 灰关联熵在选育油菜质不育系B101A的恢复系上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30-33.

[3]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质核互作型不育系9106A的选育及其农艺性状表现[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17-19.

[4]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的选育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7(1):12-14.

[5]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质油菜新品种信油2709的选育[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118-120.

[6] 陈震,程辉,桂道衡,等.“双低两高”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9AB的选育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3):8-10.

[7]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双向同步选育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7103A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9,15(1):25-27.

[8]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高稳系数法在油菜新组合比较试验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9(1):32-33.

2.3 对温度钝感

2006~2008年在信阳地区我们对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 B101A和带有温敏基因的pol类型不育系7103A进行互换保持系及相应回交,观察其相应的微粉花率。结果反映:B101A不育性稳定性受到细胞质核细胞核基因互作控制,但细胞核基因的影响明显,且温度敏感基因受到钝感基因的抑制或覆盖,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具体操作如图2。

图2 2006~2008年 B101A温度钝感验证示意图

2008年在自然隔离条件下用B101A、7103A分别配制杂交组合,结果(表1)表明,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不受制种时的温度干扰,不育株率低,制种安全可靠。

2.4 品质

采用简易“标样法”分析芥酸;尿糖试纸法粗测硫甙;核磁共振仪测定油含量。

2012年分析结果: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B101B具有低芥酸(0.00%)、低硫甙(18.50 μmol/g)、高含油量(43.47%)的优点。

3 B101A及B101B主要农艺性状及测配

2011~2013年连续两年度调查结果(表2)表明,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B101B苗期长相稳健,叶色深绿,叶被有蜡粉,春季返青快,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经济性状优良,结实性好,茎秆粗壮,抗病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

2011-2012年度用B101A测配组合112个,其中比对照(国审品种杂98009)增产5%以上的有55个,增产10%以上的有22个,增产15%以上的有9个。这9个组合被荐入2012-2013年度品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9个参试种全部比对照信优2405增产,其中信油杂1311平均产量最高,为4 271.85 kg/hm2,比对照增产24.8%,其次为信油杂1313,平均产量4 203.90 kg/hm2,比对照增产23.5%,第3位是信油杂1315,平均产量4 181.70 kg/hm2,比对照增产22.5%。对于这些丰产性好、杂种优势强的新组合我们将采取在试验示范的同时,积极向省区域试验中推荐,以保证新杂交组合选育的连续性。

在强优势杂交油菜组合中,信油杂1311、信油杂1313、信油杂1315、信油杂1314、信油杂1320等都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收,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且抗寒、抗倒伏、抗病能力强。

4 小结

4.1 B101A具有品质优良、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高蛋白、早熟、不育性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这些特性对其子一代的遗传力都较高,从而使它所配制的组合或多或少都具备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高蛋白、双低、早熟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2 B101A及B101B是通过获得钝感基因,而它又与控制花冠长短、宽窄、开裂程度的增宽基因或增长基因连锁且在表现型上表达才被发现,从而转育而成温度稳定型质核互作型不育系,这创新了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选育。本试验表明,可以直接把钝感基因导入到现有高产、优质、高含油量、高配合力、早熟、多抗、综合性状较好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中,从而转育成新的具有上述优良性状的温度稳定型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其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这样就使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应用空间更大。

4.3 通过走“传统+钝感”的技术路线来拓宽油菜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可加快我国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选育步伐,创造育性稳定的油菜质核互作型,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耐密植的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为我国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等. 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多因素综合评估甘蓝型油菜早代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42-346.

[2] 程辉,刘祥臣,王友华,等. 灰关联熵在选育油菜质不育系B101A的恢复系上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30-33.

[3]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质核互作型不育系9106A的选育及其农艺性状表现[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17-19.

[4]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的选育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7(1):12-14.

[5]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质油菜新品种信油2709的选育[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118-120.

[6] 陈震,程辉,桂道衡,等.“双低两高”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9AB的选育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3):8-10.

[7]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双向同步选育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7103A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9,15(1):25-27.

[8]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高稳系数法在油菜新组合比较试验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9(1):32-33.

2.3 对温度钝感

2006~2008年在信阳地区我们对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 B101A和带有温敏基因的pol类型不育系7103A进行互换保持系及相应回交,观察其相应的微粉花率。结果反映:B101A不育性稳定性受到细胞质核细胞核基因互作控制,但细胞核基因的影响明显,且温度敏感基因受到钝感基因的抑制或覆盖,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具体操作如图2。

图2 2006~2008年 B101A温度钝感验证示意图

2008年在自然隔离条件下用B101A、7103A分别配制杂交组合,结果(表1)表明,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不受制种时的温度干扰,不育株率低,制种安全可靠。

2.4 品质

采用简易“标样法”分析芥酸;尿糖试纸法粗测硫甙;核磁共振仪测定油含量。

2012年分析结果: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B101B具有低芥酸(0.00%)、低硫甙(18.50 μmol/g)、高含油量(43.47%)的优点。

3 B101A及B101B主要农艺性状及测配

2011~2013年连续两年度调查结果(表2)表明,温度稳定型油菜不育系B101A及B101B苗期长相稳健,叶色深绿,叶被有蜡粉,春季返青快,花期耐低温能力强,经济性状优良,结实性好,茎秆粗壮,抗病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

2011-2012年度用B101A测配组合112个,其中比对照(国审品种杂98009)增产5%以上的有55个,增产10%以上的有22个,增产15%以上的有9个。这9个组合被荐入2012-2013年度品比试验,统计结果显示,9个参试种全部比对照信优2405增产,其中信油杂1311平均产量最高,为4 271.85 kg/hm2,比对照增产24.8%,其次为信油杂1313,平均产量4 203.90 kg/hm2,比对照增产23.5%,第3位是信油杂1315,平均产量4 181.70 kg/hm2,比对照增产22.5%。对于这些丰产性好、杂种优势强的新组合我们将采取在试验示范的同时,积极向省区域试验中推荐,以保证新杂交组合选育的连续性。

在强优势杂交油菜组合中,信油杂1311、信油杂1313、信油杂1315、信油杂1314、信油杂1320等都适合全程机械化种收,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且抗寒、抗倒伏、抗病能力强。

4 小结

4.1 B101A具有品质优良、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高蛋白、早熟、不育性稳定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这些特性对其子一代的遗传力都较高,从而使它所配制的组合或多或少都具备高含油量、高配合力、高蛋白、双低、早熟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4.2 B101A及B101B是通过获得钝感基因,而它又与控制花冠长短、宽窄、开裂程度的增宽基因或增长基因连锁且在表现型上表达才被发现,从而转育而成温度稳定型质核互作型不育系,这创新了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选育。本试验表明,可以直接把钝感基因导入到现有高产、优质、高含油量、高配合力、早熟、多抗、综合性状较好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中,从而转育成新的具有上述优良性状的温度稳定型质核互作型不育系,其在整个花期和不同年份都表现对环境温度变化不敏感。这样就使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应用空间更大。

4.3 通过走“传统+钝感”的技术路线来拓宽油菜不育系的遗传基础,可加快我国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选育步伐,创造育性稳定的油菜质核互作型,选育出一批优质、高产、耐密植的超级杂交油菜新品种,为我国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等. 用灰色局势决策法多因素综合评估甘蓝型油菜早代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42-346.

[2] 程辉,刘祥臣,王友华,等. 灰关联熵在选育油菜质不育系B101A的恢复系上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30-33.

[3]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质核互作型不育系9106A的选育及其农艺性状表现[J]. 山东农业科学,2011(11):17-19.

[4] 程辉,王友华,何道君,等.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328AB的选育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7(1):12-14.

[5]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质油菜新品种信油2709的选育[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0):118-120.

[6] 陈震,程辉,桂道衡,等.“双低两高”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519AB的选育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3):8-10.

[7]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双向同步选育油菜质核互作型不育系7103A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2009,15(1):25-27.

[8] 程辉,王友华,刘祥臣,等. 高稳系数法在油菜新组合比较试验中的应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9(1):32-33.

猜你喜欢

油菜
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油菜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多吃油菜可防高血脂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春油菜主要害虫防治及栽培技术措施
爷爷出门了
油菜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宁波进入油菜收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