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军事题材电视剧之突破

2014-10-08坚斌方婷婷

关键词:革命文化审美观念传统文化

坚斌 方婷婷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军事题材电视剧发展迅速,占据了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但是大多数军事剧创作思维模式陈旧,审美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对于逐渐成长起来的80、90后不具什么吸引力。青年导演、编剧刘猛的作品《我是特种兵》系列让人眼前一亮,如同当年的《黄土地》一样,掀起了电视艺术审美的高潮。

关键词:创作思维模式;审美观念;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中图分类号:J9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169-02

特种兵题材电视剧的不断涌现,对于军迷来说是极大的福音。特种兵,对于许多从未涉足其中的军迷来说,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职业。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壮大,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以特种兵为素材的电视剧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一大亮点。继《武装特警》、《女子特警队》、《冲出亚马逊》之后,刘猛①的《我是特种兵》②系列,让人耳目一新,尤其80、90后观众,更为喜爱。

一、突破了传统电视剧创作思维模式

《我是特种兵》打破了传统军事题材电视剧的思维惯势,无论从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安排还是拍摄的手法,都更为现代化,而不是墨守陈规,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原来电视剧也可以这么拍。”上个世纪80年代电影大师钟惦棐初看《黄土地》时也曾懵懂过,之后感叹道:“不能总以一种传统的电影思维来看新人的新作品。”③的确,我们在初次观赏新的影视作品的时,难免会带上“有色眼镜”,但是之后会去回味。

对于人物的塑造,《我是特种兵》系列将传统的单独式人物转换为由一至两名主角。在观众看来,该剧并非一个主角,以小庄为核心的整个团队都是主角。同时,该剧的士兵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都与80后及90后颇为相似,这大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与可视性。

整个电视剧以小庄的回忆为线索,最后再回到现实。小庄是一名已经考上大学的90后,为了心爱的姑娘,放弃了大学,在部队凭着自己出众的能力,不服输的性格,经过不断摔打,最终成为“孤狼”中的一员。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个人也都是在成长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审美需求,观众更渴望看到真实的、有血有肉人物。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他们对作品更为挑剔,只有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他们。特种兵的生活和训练是较为有吸引力的,他们有成功也有失败,生活中也有酸甜苦辣,唯有如此,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从一定意义上讲,电视剧事业创作主体和受众主体都是青年人,而影视业的希望与未来也属于青年人。青年人的作品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价值观,个性鲜明,特色突出,节奏快,自然为广大青年观众所青睐,而传统的创作思维是与此不相适应的。

二、打破传统军事题材电视剧审美观念

从第一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开始,军事题材电视剧逐渐在电视剧中占有一席之地。《高山下的花环》是80年代军事题材的代表作。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影视产业迎来第一个黄金期,军事剧也取得巨大进步,涌现出《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等一批优秀作品。由于我国历史背景与军事题材的特殊性,我国军事题材电视剧一直有着自己的创作模式与审美特性:模式化的人物形象,生硬的故事情节,简单粗糙的画面构图,还有政治说教,这很容易使观众产生直觉疲劳。随着大众文化的风靡,军事题材电视剧曾跌入低谷,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有作品问世,直到2000年《突出重围》,军事剧才开始迎来它的繁荣期。

对于《我是特种兵》,很多观众最初是被该剧的特种兵所吸引,被电视剧里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服装所吸引,之后才是军旅多彩的生活以及它所揭示的主题。作为一名青年编剧及导演,刘猛抓住了年轻一代的心,从小庄的恋爱、成长、淬炼到改变,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相信每个男生都有一个军旅梦,每个女生也都有军中偶像,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可以从剧中看到或幻想到属于自己的一面。剧中的人物、情节再不是以前离我们遥远的高大全式的、没有缺陷、满口说教的形象,我们似乎可以清晰的触摸到、感觉到。不离不弃的爱情、患难与共的战友情、为保卫祖国时刻准备着的一腔热情,都对广大青年有极大的吸引力,在潜移默化当中,正能量已经传递。所以说《我是特种兵》既是一部典型的军旅题材作品,又是一部承载军旅梦的成功之作。④

三、网络小说的悬疑与神秘军营的巧妙结合

《我是特种兵》这部军事剧描写的是当代军人的生活,但是,叙事过程却未按常理出牌,故事的开始已经是13年之后,小庄已经大学毕业,但军旅生涯给他的人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作为一名网络小说家,以倒叙的形式,回忆与真实生活交替展开,用网络小说的思维带着观众走进神秘的军营,突破了一般的线性的叙事结构。作为网络时代的受众,现在的年轻人已习惯了从网络获取资源,久而久之就习惯了网络思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也包括网络小说。悬疑、神秘、惊悚等等是大多数网络小说的特点。由于青年一代的成长经历、文化素养和快节奏的生活状态,快速的获取资源和阅读文字已经成为习惯,因此,电视剧一开始就抓住受众的这种心理是非常必要的。该剧导演和编剧刘猛就把握住了这一点。剧中的小庄作为网络小说家描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是一名缺少父母之爱的青年,小影和苗连是他最亲近的人,而在剧中他却无奈将这二人杀死(苗连幸运的活了下来),而被小庄救下来的7岁小女孩长大后爱上了小庄,且容貌与小影极为相似,这为悲凉的生活加入了一丝浪漫,当然也增加了几分悬疑和惊悚。

四、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

《我是特种兵》从小说到电视剧,刘猛花了10年的时间。从他的言谈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小庄是从他心里走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刘猛即小庄,小庄即刘猛。刘猛对小庄这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和心灵世界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审美。他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细化于电视剧的每一个细节,通过人物举止言行展示中国文化内核——真、善、美、忠、义,不屈不挠、坚守信念;对优秀的外来文化兼容并蓄,赋予人物更鲜明的特征,塑造出了一个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意义的典型艺术形象。这种文化眼光与创作态度,弥足珍贵,对我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标杆意义。

刘猛作为年轻一代的编剧和导演,大胆尝试和运用现代化的影视传播理念、优秀的网络文化、前卫的影视审美思想、鲜活的影视语言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电视剧的审美方式、经典的语言等进行巧妙的融合,所以,该剧才会有如此魅力。

2003年美国的一部《兄弟连》,把美国大兵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也是家喻户晓。在和平年代,我国的“军人明星”似乎很少,能让人记住的寥寥无几。2006年《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曾让观众眼前一亮,现在,刘猛的《我是特种兵》系列2和3将把这种势头延续了下去,让观众铭记的不只是小庄。这是我国军事剧的又一个高度,同时也是又一个起点,期待刘猛能带给观众更多优秀的作品,也期待我国军事剧百花齐放。

——————————

注 释:

①刘猛,我国当代知名作家、编剧,他创作的军旅题材和国家安全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②《我是特种兵》原名《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是刘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惊人的速度风靡网站,被读者誉为“中国第一部真正具有国际意义的军旅小说”。

③④仲呈祥.新颖独到 别开生面——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三题[J].当代电视,2011,(3).

参考文献:

〔1〕仲呈祥.新颖独到 别开生面——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三题[J].当代电视,2011,(3).

〔2〕李胜利,肖惊鸿.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戴清.英雄模式的新变_近年军旅题材电视剧英雄形象的审美文化研究[J].当代电影,2008,(4).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审美观念传统文化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