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价值取向

2014-10-08李渊博

关键词:人民群众价值取向习近平

李渊博

摘 要:所谓人民的价值取向,就是主体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自动站到人民一方,自动坚持以人民群众为重的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平时的工作还是文章讲话中,无不处处闪现着人民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对于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价值取向;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048-02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在国家治理、党的建设和人民生活都开始呈现新的喜人景象。你会发现,社会上的正能量多了,歪风少了,物价稳定了,收入增长了。新气象让全党振奋,让人民高兴,国际社会也普遍对中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开局精彩,起步稳健,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业,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也凝结着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理论思考。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业业,夙夜在公,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关于人民价值取向的思想。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也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人民的角度准确而又适时的指出,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迅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团体的响应,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了。

价值,是主体对于客体是否对自己有用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所谓人民的价值取向,就是主体在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自动站到人民一方,自动以人民群众为重的取向。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人民群众力量的源泉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人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民创造着物质财富,创造着精神财富,更创造着历史。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着历史发展的结局,人民群众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之源。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首先,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每个人力量的有限性和所有人合力的无限性在此构成了一个矛盾共同体。我们要重视个人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但是我们更要重视众志成城的力量。因为无论是在抗震救灾的前线,还是举国同庆的奥运会,都显示了人民的力量。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是对个人合力作用的极大肯定。其次,政党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受人民期望的鼓舞。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政治责任时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这些承诺不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担当,而且已经落实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理国家的实践中。每个人的工作时间固然有限,但是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在,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应该是无限的,也正是这样的要求和意识在不断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社会的发展力量之源究竟是谁?推动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之源究竟又是谁?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直接体现出一个政党的价值取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回答是很肯定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他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最好解答。

二、人民是否得实惠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尺

“你幸福吗?”在2012年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成为了网络上人民讨论的热点话题。原因是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的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句子背后蕴含着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引发了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国家好、人民好这固然是一种幸福,但是人民往往对幸福还会有更具体的要求。老年人觉得儿女在身旁的陪伴是一种幸福,中年人觉得收入高一点是一种幸福,刚刚走上社会的毕业生觉得工作好找一点、房价再低一点是幸福,正在读书的学生们希望选拔性的考试能够再公平一点是幸福,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的定义往往更加具体,并且与自身是否得到实惠相联系。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指出了衡量马克思主义政党工作好坏与否的标准就是人民是否得到了实惠,人民的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楼堂馆所何其豪华,迎来送往何其热闹,前呼后拥何其壮观,鸟语花香何其艳丽,觥筹交错何其铺张,而且都打着‘接待上级领导需要的旗号”。③这样的做法显然不是人民得到了实惠,而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委托为自己谋得了实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④

让人们得实惠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进行工作。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探访艾滋病患者、看望出租车司机和清洁工、深入农户和普通家庭中嘘寒问暖,我们看到了一位亲切爱民的领导人形象。这和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热爱人民的鲜明立场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刻的关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必须坚持人民价值取向。

三、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是衡量理想的客观标准

科学的理想信念犹如照亮人生道路的火炬,就像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中的指南,对人的行为起着定向和导向作用,能够使人们辨明方向,面对重重困难不言放弃。一个政党中党员的理想信念也对这个政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执政党来说,更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对于什么样的理想才是科学的信仰这种问题的回答,成为了衡量一个政党价值取向的关键。

“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⑤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为衡量理想信念的科学与否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心系人民的,那他必将是会被历史和人民永远铭记的。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在颁奖晚会上得到了大家的鲜花、掌声和泪水。在全国道德模范的表彰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称她为“老阿姨”。这位老阿姨被人称为是理想主义者,就是这位理想主义者说出朴实而又有力的话语:“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今天的一些失去信仰的、走向堕落的、思想和道德滑坡的共产党员,看到龚全珍老人这样的先进事迹,应当感到惭愧和内疚!

关于如何解决现在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荡,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度。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衡量理想科学与否的标志,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像龚全珍老人那样,树立了远大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的人,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就会受到人民的尊敬和铭记。

四、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有关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提出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讲的通的,在实践中是有益的,也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领导不是百事通,不是万能的。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⑦视人民为英雄才能够做到崇拜人民,才能够从人民身上学习到有用的东西。视人民为英雄,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放手,让人民群众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也就是说,在处理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的时候,首要的就是尊重,尊重人民自己为自己谋幸福的精神。同时,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与人民为伍,向不同领域的人民群众学习,走到人民当中去,发现并解决问题。与人们群众做伙伴,也是视人民群众为英雄的表现。

——————————

注 释:

①习近平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②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6.

③④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1-22.

⑤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13-1-5.

⑦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12-7—11.

参考文献:

〔1〕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3.

〔2〕论群众路线——重要理论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出版社,2013.

〔3〕王惠岩.政治学原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价值取向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