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2014-09-30赵亚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学生

赵亚茹

内容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开展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掌握课程目标;坚持“两观”统一;改变学习方式;注重活动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 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以调查、实验、观察、交流、协作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性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性为基本性质,以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广泛性、丰富性等为必备性质。因此,也可以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养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所以综合性学习应该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三.开展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一)掌握课程目标

掌握课程目标,是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一是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二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三是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四是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摘引资料的出处。

显而易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是十分明确、具体的。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

首先,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其次,强调实践性,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第三、体现自主性,综合性学习应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明确并掌握课文综合性学习的这些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

(二)坚持“两观”统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统整性,坚持语文核心观和大语文观的有机统一,既要避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惟智主义,突破传统狭隘的语文学科课程观,防止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唯语文”倾向,又要防止对其他学科的侵占或被其他学科所淹没的“无语文”倾向。

另外,教师一定要研究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意图,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用正确的科学的教学观指导教学。只有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水平整体提高了,综合性学习的选题、活动内容等才能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读、写、听、说等得到全面提高,从而真正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

(三)改变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学生自主合作的活动过程是实现这一课程价值的重要阶段,决不能轻视。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第十九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初中语文学生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赶不走的学生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学生写话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