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理工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思政教育

2014-09-30王俊成程琳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工类社会化个性化

王俊成+程琳

当前,非理工类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非理工类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重视。从当前我国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以及现状出发进行研究,并根据现状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方向和对策,以期为非理工类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素质而服务。

一.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与现状

(一)主体意识得以提升,独立意识与依赖性并存

非理工类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由于具有文科的背景和发散性思维,独立意识开始凸显,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要面对很多的情况,而这些情况不在老师和家长的掌控之中,由此学生就会在高校生活中逐渐培养独立自主意识,但是,由于缺乏一些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难免对教师和家长存在依赖心理,这就是当前非理工类大学生自主独立意识和依赖意识并存的现状。

(二)集体意识有待提高,以自我为中心现象较严重

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自我中心意识,非理工类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生活各个方面过于突出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相对于理工类大学生较为缺乏。非理工类大学生在个性化发展过程中把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割裂开来,并且有的大学生把个人利益看得过于重要,并且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部分非理工类大学生把自我意识单纯的看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甚至因为自己的想法而牺牲别人的时间和利益,这样就极易造成不团结的现象,使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逐步扭曲。

(三)批判意识强,反省意识缺乏

随着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以及思想意识的逐渐成熟,加之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非理工类大学生对社会种种现象和学生生活产生各种抱怨,并逐渐具备极强的批判精神,对不满意的现象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批判理论,这就导致大学生很难冷静的思考问题,而是主观地根据自己的片面理解做出对事物的判断,这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成熟。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大学生当前自省能力极差,大学生很难从自身找原因,大多把原因归于外界,从而逃避对自我责任的承担。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非理工类大学生难以形成担当意识。

(四)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融合并存

当代非理工类大学生对平等和自由理念有着执着的追求,他们热衷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同时,当代非理工类大学生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他们有着传统的道德观念,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在国家危难能够心系国家、忧国家之忧。作为当代非理工类大学生,在发展个性的同时能够吸收民族精华,并在此基础上与外来文化融合,并把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融于一身,这就是当代非理工类大学生的素养,他们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非理工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个性化发展对策

(一)制定符合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协调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对非理工类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制定教育的目标,从而通过适当的教育使非理工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化活动相一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培养具有道德、具有创新精神的接班人,因此,就要把教育目标定位在个性与社会角色的协调性上。单纯地强调个性化发展或者强调社会化要求都会使教育效果不理想。当前,学生过分标榜个性化发展,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化需求,单个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但是,制定两者协调的教育目标并且调整教育手段就可以在两者之中达到平衡,从而既可以突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又使学生符合社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非理工类大学生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以人为本,尊重非理工类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首先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逐步成熟,学生代表的是个体,个体都是存在差异的,因而,在教育过程中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就要充分正视现代与传统的道德冲突,要引导学生增长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

(三)引导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现个性化发展

实践出真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寒暑假调研或者义务劳动,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社会化生活,并且秉承服务社会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磨练自身意志,历练人格,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正确进行个性化发展。思想教育工作不能一味地采取理论教育的单一模式,使学生被动地进行理论学习只能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切实地感受到风险和作为的力量。

[基金项目:2013年东北电力大学校级教改立项“新时期高校非理工类大学生个性发展动向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44。]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工类社会化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数说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同桌宝贝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对理工类职业的四个误解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