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爱》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及其局限性

2014-09-30周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简·爱体现女性意识

周洁

内容摘要:《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文章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简·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对爱情婚姻平等的追求,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来探讨她的女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当然,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其女性意识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对男性反抗的不彻底,对传统文学的崇拜以及对守旧婚姻观的妥协。

关键词:女性意识 体现 局限性

《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

一.女性意识在《简·爱》中的体现

(一)对男性中心地位的反抗

小说中简·爱在孩提时代就失去了父母,幼小的简·爱被寄养在舅父家中,而不久舅父也去世了。虽然舅母曾许诺会善待她,但却未能履行自己的诺言, 并且还百般虐待她,特别是表哥约翰·里德对她经常打骂,让她受尽了屈辱与折磨,这无疑是孩子世界里的男权主义。但这些屈辱和折磨都没能使简·爱屈服,反而激起了她的反抗意识。她当面怒斥约翰·里德的虐待和羞辱,“你这个恶毒残忍的孩子”,“你像个杀人犯,像个奴隶监工,像罗马皇帝!”后来,她对约翰·里德的反抗发展到与他对打,因此她被舅母关进了象征着在寻求自我价值过程中不可逃避的障碍的红房子,幼小的简·爱终因过度恐惧而出现了第一次昏厥,内心在愤怒地呼喊着“不公呵,不公”。这是简·爱这一角色在小说文本中第一次自我意识的产生。

对寄养家庭的反抗导致简·爱被送进罗沃德寄宿学校。她在寄宿学校的生活是从肉体的受罚和心灵上的被摧残开始的。这里的校长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是一个残忍伪善的父权制下的教育者。他本能地对女性充满敌意,尤其是对贫穷的女性。他把折磨惩罚罗沃德学校里的女孩子们作为自己的使命,荒谬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她们的灵魂。由于他的压迫与折磨,女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他甚至还试图剥夺女孩子们爱美的天性,完全除去她们的性别意识,让她们成为只会工作的机器。可以看出,这位校长的内心存在着虐待压迫女性的潜在倾向。简·爱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逆来顺受,她这种压迫的反应极为强烈。

在桑菲尔德,简·爱作为地位低下,相貌平平的家庭教师爱上了高高在上的罗切斯特。文中有一段他们为准备婚礼去米尔科特购置衣物时发生争执的描述。罗切斯特挥金如土,为简·爱添购丝绸、珠宝,可这种举动只使得敏感、自尊的简·爱感到自己就像是一个被苏丹宠爱的奴隶。她反对罗切斯特称她为“天使”,也不喜欢他像打扮一个玩偶样打扮她。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她还决定继续做阿黛尔的教师。这些都清楚地表明简·爱有很强的自我独立意识。

简·爱离开桑菲尔德,被圣·约翰收留。他不允许简追寻任何的享乐并把自己所谓的崇高目标强加在简的身上,哪怕是对简的赞扬也是围绕着他自己的目的。他完全不承认简·爱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可是,简·爱毕竟是个人,更重要的是,她是个女人。很明显,圣·约翰完全忽略了这一点。作者在这里隐约揭露了男性对女性态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他们歧视她们,只把她们当作附属品,看成工具。简·爱大胆地对圣·约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其中“要我的命”在原著中用了“kill”这个词。第一个“kill”是指在印度的传教生活会彻底摧毁人的健康;第二个则是指圣·约翰对简精神上的压迫与折磨会毁了她。最后,她在灵魂深处听到罗切斯特的呼唤,回到了桑菲尔德。

(二)对爱情婚姻平等的追求

当简·爱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罗切斯特时,她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既不美丽性感,也不温柔乖巧,她所拥有的是独立的思想和智慧。正是这种独立的人格魅力,击败了外表迷人性感、举止高贵典雅但却心灵贫瘠的英格拉姆小姐,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当得知罗切斯特还有一个疯了的妻子时,面对罗切斯特的哀求与自己对罗切斯特的深深爱恋,她在留下,做罗切斯特的情妇与离开,保持人格上的独立之间做了痛苦的挣扎。最终,她选择了后者,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三)独立的经济意识

女性的独立首先在于经济上的独立。只有在经济上独立,才有能力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才有基础去追求平等。从小说中简·爱的表现来看,她已经深深地领悟到了这一点。父母过世后,幼小的简·爱没有继承任何遗产,所以不得不寄住舅父家, 受尽舅母及其子女的屈辱与虐待 。青年的简·爱经历了痛苦和贫穷的煎熬,终于获得了家庭教师的工作,自食其力,即使和罗切斯特相恋后,简·爱因为双方经济地位的悬殊而深感不安。她要求继续担任家庭教师的工作,来获得部分经济上的独立。离开了罗切斯特的简·爱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了一份乡村教师的工作。 简·爱独立的经济意识贯穿文本始终。

二.女性意识的局限性

《简·爱》这部小说以维多利亚早期为背景,该时期见证了欧洲革命、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以及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的高涨。在那个时候,女性地位卑微,无权掌管财产,她们的一切都由其丈夫掌控。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的限制下,简·爱虽然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但她在女性意识上还没有走得那么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局限性。

(一)对男性反抗的不彻底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小说中的简爱在男女的尊严、爱情、经济等方面都渴求平等,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从文中的有些部分也可以看出对于男权的崇拜 与妥协:1、在罗沃德寄宿学校,刚开始,简强烈地反抗布罗克赫斯特先生,但后来接受了正统的宗教教育,并且由于受海伦和谭波尔小姐的这两位虔诚的基督徒的影响,简本能的反抗和报复意识都被逐渐地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基督徒的宽容、隐忍。最终,简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自己都说,“我忠于职守,遵守纪 律,我似乎是一个循规蹈矩、克己安分的人。”2、对于罗切斯特的相关描写“胸膛很宽”“脸庞黝黑”“眉毛浓密”等,而这种粗犷的阳刚之美正好反衬简·爱的娇小,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了她是希望得到这种男人爱护的心理。3、简·爱与圣·约翰牧师的关系。约翰试图用教义摧毁简·爱的自我。简·爱在圣·约翰面前可谓诚惶诚恐,不由自主地屈服于他。当他强迫简·爱嫁给他时,简·爱又表现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2.对传统文学的妥协心理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总是貌美而优雅的,所以简·爱的妥协心理首先就表现在对自己外貌的自卑上,碰到任何苦恼的事情总会联系到自己的外貌。 从童年开始,简·爱就因自己平凡的外貌而苦恼,开始受到自卑的折磨。“我明白,如果我是一个聪明开朗、无忧无虑、漂亮顽皮、不好伺候的孩子,即使同样是寄人篱下,同样是无亲无故, 里德太太也会对我的处境更加宽容忍让;她的孩子们也会对我亲切热情些,佣人们也就不会一再把我当作保育室的替罪羊了。”

由此可见,外貌的普通给幼小的简·爱增加了很重的负担。而成年的简·爱也没有走出自卑感的束缚。当简·爱得知罗切斯特结婚的对象可能是美貌绝伦、多才多艺的贵族英格莱姆小姐的时候,自卑感让她不战而逃。“简·爱,听着对你的判决: ……用粉笔绘出你自己的画像, 要照实画,不要淡化你的缺陷,不要省略粗糙的线条,不要抹去令人讨厌的不匀称的地方,并在画像下面书上:‘孤苦无依,相貌平庸的家庭女教师肖像”。“在男权社会中,性的审美观一直占据主导。它告诉女性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使女性放弃自身的审美标准而适应这些新的身体规范。”简·爱对自己外貌的自卑又不可避免地认同了维多利亚时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角色要求。

3、对守旧婚姻观的妥协

在结尾,简·爱意外地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罗切斯特家遭遇火灾,罗切斯特身受重伤,双目失明,外貌上的阳刚之气荡然无存,疯女人被烧死,由于这些巧合的幸与不幸,简·爱与罗切斯特得以结合。因为罗切斯特双目失明,外貌上的阳刚之气荡然无存,简·爱对自己平庸外貌的自卑也就不再成为阻碍;而简·爱所获得的那一笔遗产,也使他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不再如鸿沟;疯女人被烧死,简·爱和罗切斯特的婚姻变得合乎道德和法律。作者运用戏剧化的手法安排了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如果罗切斯特没有身受重伤,简·爱没有意外地继承一笔财,疯女人没有被烧死,那么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结合将变得不可能,一切都太具有巧合性和戏剧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简·爱的婚姻思想还不够解放。简·爱明明知道自己爱罗切斯特,也知道对方是真心爱自己,却还是选择愤然离开,放弃自己苦苦追求的爱情。这说明,那个时代守旧的婚姻观已经扎根在简爱的心里,她无法摆脱,时刻顾及,在思想上还不能达到完全解放的状态。

总之,简·爱既是一个为了争取和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与父权势力展开艰难斗争的新女性,又是一个为了被父权意识形态所接纳而潜意识地做出依附迎合姿态的传统保守女性。简爱形象的塑造,为后来的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创作作品时如何发展并超越女性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简·爱体现女性意识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情感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体现
艺术品位在生活中的体现
音响符号在舞台表演中作用的体现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简·爱》中生态主义伦理观视角解读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从《简·爱》中的女权主义论对现代女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