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丽丝·门罗唤醒疲软的纯粹文学写作

2014-09-29雷泓霈

新晨 2013年11期
关键词:艾丽丝纯文学门罗

雷泓霈

10月11日多家媒体报道,瑞典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瑞典学院公布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加拿大知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并致颁奖词: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短篇小说作家,还是成名较晚,37岁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很多人也许会因为门罗的这种“小”和“晚”,而对其写作持有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因为在短篇小说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的今天,纯文学、“小”,注定属于一种不热闹,“寂寞的文学坚守”,没有耀眼的媒体效应,注定无法形成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和光环效应,无法成就令人羡慕的“文学大部头”。“晚”就更不用说了,出道晚,名气不大,人脉不广,影响力就会有限。让谁说,这都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写作”。

但是就是这样的纯文学、短篇小说作家,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大奖,并且被冠之以“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给予了较高的文学评价,给予了庄严的文化认同。“大师”,那可意味着已经形成了自成一家、独具一格、颇有技巧、颇有造诣的门派,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如果说,写作是一种生存门道的话,“大师”的写作,则将文化敬畏感和使命感放到了顶礼膜拜的最高位置,是虔诚的“文学圣徒”。这不仅是对门罗的积极认同,更是对精致写作、用心写作、寂寞写作的一种赞誉。只要我们的作家,真正拨动了缪斯的琴弦,用这种淡泊的追求和读者达成了文学共振,就算是这种文本更属于纯文学、短小题材,也是很有前途的。正如学者陈晓明的评价:“门罗的得奖是对纯粹文学的一种致敬……甚至她的获奖是一种反潮流的,但这个奖项我觉得更多的是表达的对文学态度的一种致敬”。我深以为然。

不妨看看门罗是怎样写作的,钟情的素材是小地方普通女性的平凡生活,文笔简约,文风质朴,作品不以故事情节引人,而是语言的表达魅力和揭示灵魂深处的情感时的深邃,用朴实的文字来表述深挚的情感,用简单的故事去触及严肃的主题。“一切都是基于顿悟的时刻,突如其来的感悟,她与契科夫一样着迷于时间,迷恋于人们在试图去延迟和阻止时间无情的前进步伐时所感到的无能为力,令人深感悲伤的无能为力”。而门罗自己则说: “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得到了较高的评价,《纽约时报》评价说,“被中断的人生、岁月的痕迹、生命的残酷……艾丽丝·门罗达到了无以伦比的高度”。布克国际奖给她的评语是,“每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道生命中曾经疏忽遗忘太多事情”。吉勒奖给她的评语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语言精细独到,情节朴实优美,令人回味无穷。”坚守自我叙述角度、自我风格,坚守文学应有的人文本性,以及纯粹性,同样能够成功。

纯文学和纯粹写作,在我们这里早就成了奢侈品了,文学沦为了商业化的道具,沦为了利益和名利工具。短篇小说这个文学体裁已经受到社会严重冷落和忽视,就是明证。当下的短篇小说作家已经太稀缺了。所以,我们应该让门罗的获奖,点燃暗淡、疲软的纯文学和纯粹写作的灯火,给中国作家以及文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本真的创作和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艾丽丝纯文学门罗
作家的闲谈
作家的闲谈
坐火车上班的男人
为什么当代人都不喜欢看纯文学?
燕南飞
接受理论与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
门罗的健康秘诀
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呢
关于纯文学的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