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阿尔都塞矛盾多元决定论

2014-09-29安博

关键词:矛盾结构

安博

摘 要:阿尔都塞的矛盾多元决定论是在同黑格尔的比较中阐述马克思的辩证法时提出的。多元决定强调的是矛盾的不平衡发展以及内部矛盾的多层次性,同时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复杂整体的多环节主导结构。阿尔都塞反对用单纯的经济决定论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阿尔都塞的矛盾多元决定论作为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一种延伸,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意义。

关键词:矛盾;多元决定;结构

中图分类号:B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7-0025-02

阿尔都塞作为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他主张回到马克思文本,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从卢卡奇到萨特所兴起的西方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潮中,阿尔都塞以一种反人道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形态独树一帜。本文将从阿尔都塞对马克思、黑格尔的矛盾概念的辨析出发,揭示其矛盾多元决定论的内涵。

在《矛盾与多元决定》中,阿尔都塞重新审视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阐述。马克思提出要将黑格尔辩证法“倒过来”,才能发现其合理内核。阿尔都塞则认为马克思所要剥去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外壳,不仅仅是从唯心到唯物。也就是说,不只是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颠倒过来就完成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是绝对精神,而历史与现实都是绝对精神的展开。阿尔都塞认为绝对精神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原始构成,仅仅存在于思想的领域。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辩证法面对的是真实世界。所以“应从黑格尔那里把辩证法拿来,把它应用于生活而不是把它应用于观念”。①原先人们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只是用物质代替了精神,但实际上起关键作用的不仅有内容还有形式(即辩证法的结构)。前者只能理解为黑格尔式的唯物辩证法,后者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一、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概念

辩证法最核心的概念就是矛盾,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与黑格尔辩证法根本性的差异就在于对矛盾概念的不同理解。黑格尔辩证法表面上看有许多因素参与其中,但实际上矛盾本身却是简单的统一体。它在发展过程中,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经历了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序列。无论其经过何种扬弃,无论其内容如何丰富,最终都会恢复为原始的统一体。这种总体性的原则最终显现出二者结构上的不同。马克思这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到黑格尔面前都成为绝对理念的外在表象。黑格尔的矛盾虽然具有漫长艰难的发展历程,但其始终都维持着一种单纯的结构模式。阿尔都塞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构成其某个历史世界具体生活的所有要素都归之为一个统一的内在本质,而其在原则上又只是一个精神本质”。②

虽然矛盾在黑格尔那里是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动因,但它却渗透着绝对精神的本质。所以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构建其辩证法时,由于矛盾内核的变更,导致其运动模式的变化。与黑格尔一样,马克思的矛盾也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但其内在结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统一体。这个矛盾不仅具有整体性的外观,还具有多层次多环节的结构特征。社会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其中各部分的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脉络。而社会结构也不是由一种矛盾决定其性质,其所表现出的多样化正是其内部矛盾的复杂性所致。社会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部分建立起来。这些部分既独立自主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矛盾本身极不平衡又不确定,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的部分也不同。而各个矛盾以及每个结构的环节都是整体存在的前提条件。阿尔都塞还反对仅仅把经济看作是决定因素。在他看来,经济因素从来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也并不一定说明上层建筑的更替。“经济的辩证法从不以纯粹的状态起作用;在历史上,上层建筑等领域在起了自己的作用以后从不恭恭敬敬地自动引退,也从不作为单纯的历史现象而自动消失,以便让主宰一切的经济沿着辩证法的康庄大道前进。无论在开始或在结尾,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因素从来都不是单独起作的。”③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并不直接引起结构性质的改变,与其相联系的其他矛盾,在其变化过程中相互决定、相互影响,最终才能达到稳定的结构形式。阿尔都塞强调黑格尔的矛盾辩证法因其精神本质而丧失了现实性更失去了理论价值,而马克思的辩证法应具有多结构多层次的复杂内部构成。

二、阿尔都塞的多元辩证法

阿尔都塞的矛盾多元辩证法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首先,矛盾内部的不平衡性。虽然矛盾的内部结构复杂交错,但是各部分的发展却是有主有次,而且这个主要方面也是不断变化的。占主导地位的矛盾也只是诸多矛盾整体中的一支,它也只有在这个有机综合体中才能发挥其作用。矛盾的不平衡性是其本质属性,贯穿于其运动始终。主要矛盾会由于条件的更替转化为次要矛盾,反之亦然。这里要强调的是矛盾的多元决定论是以矛盾内部的不平衡性为前提的。所以矛盾的统一是外在的、暂时的,矛盾的对立则是内在的、持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不平衡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阿尔都塞认为一定要打破教条、机械地理解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他认为经济主义用简单的经济决定论来运用辩证法是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曲解。在他看来,马克思既阐述了社会历史中的经济基础所起到的“最后层次上的决定作用”,又论述了上层建筑的影响。马克思不仅指出了二者的不平衡性,还提出社会整体的表现形式也归根于此。社会各个层次既依附于整体又各具独立性,上层建筑也能对社会历史的某个阶段起支配作用,但是这些部分的影响范围却是由社会整体决定的。内部不平衡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才是社会生活展现出多样化的一面。矛盾多元决定论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多层次多结构性。“矛盾在其内部受到各种不同矛盾的影响,它在同一项运动中既规定着社会形态的各方面和各领域,同时又被它们所规定。我们可以说,这个矛盾本质上是多元决定的。”④人们不能简单地将黑格尔辩证法的结构运用于现实生活。否定、否定之否定、扬弃、异化等都是简单地将黑格尔嫁接在马克思之上。阿尔都塞认为黑格尔的“总体”概念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其并不具有复杂的结构特征,也不具有差异性的主导力量,只是一个单一循环的原始统一体。相反马克思所指涉的总体概念是一个有多重环节多个层次的复杂整体,其内部的差异与融合是整体的存在条件。阿尔都塞在这里抛弃了线性及表现因果观的思维方式,提出了结构因果逻辑范式。一种是笛卡尔式的“线状因果观”,主张一物的作用及于他物的因果观。阿尔都塞说,这种因果观能够描写一个因素对于另一个因素的作用,但却不能描写整体对于局部的作用,因为它把因果关系归结为一个物的作用及于它物的效力;建立在这种因果观模型上面的解释,则把整体看成是它的各个部分的合成结果或总和,当然就不能设想整体对于局部的影响。表现因果观,是由莱布尼茨首先表述,在黑格尔那里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发展。这种因果观在考虑整体对于它的各个局部的影响时,预先假定了整体可以还原为一个内在的本质,而整体的各个局部则无非是它的现象的表现。所以,这种因果观虽然能考虑到整体对局部的影响,却不能把整体看成是一个结构,而且必须预先假定整体具有某种性质,并且恰好是一个精神整体的本质。在这个整体中,每个要素都无非是莱布尼茨单子论的整个总体的表现罢了,这就把整体的影响简单化了。阿尔都塞强调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同于上述两种因果观的另一种类型的因果观,这就是“结构因果观”。社会整体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由此可以推出一个多元的社会历史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一切矛盾在历史实践中都以多元决定的矛盾而出现。”⑤而马克思所创造出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等概念为人们分析具体现实的社会生活提供理论支撑。即使各个矛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主从关系,但“每个矛盾结构每个基本环节,主导结构中各个环节间的一般联系,都是复杂整体本身存在的条件”。⑥虽然由主导作用的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但是整体展现出的样态却和内部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告诉人们,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结构的改造才是理解马克思的关键,这样才能达到辩证法从内容到结构的统一。

三、结论

阿尔都塞要强调的不是多元决定而是矛盾的多元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因还应在矛盾本身,但这时的矛盾并不在某个社会因素,而是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作用。也就是说,相对于黑格尔的一元决定论,阿尔都塞所说的是多元决定论。但是这里的多元并不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是指各个部分组成的结构。由于矛盾内部的不平衡性以及部分之间的相互更替,使得整体显示出相互关联复杂重构的表现形式。这就与黑格尔的还原主义划清界限,不再把社会发展的动因还原为一个或者多个社会因素上,而是归结为多要素有机组成的结构功效。其表现为,在不同条件下社会结构的决定要素的不同,因时制宜地在构成要素中进行选择。结构形式就在这些要素起作用时作为整体出现。如果借用海德格尔的“在场”概念,便可以说结构本身是以不在场的方式在场。就如同他在《读〈资本论〉》中说的那样,只有人们认识到社会结构是多元决定的有机结合整体,它被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并且最终成为社会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构所决定时,人们才能理解马克思。

阿尔都塞打破了旧的思维方式中认识论框架,将整体的本质归于内部的主导结构,即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但这也导致了其学说具有非决定论的倾向。多元决定论虽然分辨了主从关系,并在对社会历史的分析中提出了“归根到底的经济决定作用”,但是这个整体仍是以结构为主导,结构又取决于不平衡的关系。于是矛盾多元决定论把人们引向描述性分析方法。由于结构不是直接显现于矛盾内部,人们在结构因果观中只能看到矛盾的多样性、差异性,无法把握矛盾的统一性。在阿尔都塞这里,起关键作用的不再是“有形的”社会构成因素而成为社会多重结构。因此,历史就成为无主体的异质非连续性的时间。

注 释:

①②③④⑤⑥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商务印书馆,2010.78,80,103,89,84,176.

参考文献:

〔1〕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徐崇温.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3).

〔6〕王雨辰.阿尔都塞论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J].青海社会科学,1997(3).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矛盾结构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论结构
爱的矛盾 外一首
新型平衡块结构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