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马不应该有马镫
2014-09-25刘绍义
刘绍义
《三国演义》的影视作品中,在战场上厮杀的战马上都披挂有马镫,这是不符合史实的。
三国时期,人们骑的马上还没有马镫,这一点,无论是从史料的记载里,还是从考古的发现中,都被证明了。
我们先看这个“镫”字。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它是“锭”,当时的“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盛熟食的器皿,另一种就是指用于照明的灯盏。这种解释,得到了曹魏时期张揖的《广雅》和南朝梁·顾野王《玉篇》的赞同。如果“镫”字还有其他解释,他们都会在这些工具书里加以更正或增删,但是没有,这说明这个时期还没有“马镫”或者马镫还没有普及,绝不会大量用于战场上。
到了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里,出现的“临奔走,犹求玉帖镫”的“镫”,就不是“灯盏”之义而是“马镫”的意思了。这是说东晋名相谢安之弟谢万在寿春兵败逃亡之际,还在奢求享用嵌玉的马镫。还有《南齐书·庐陵王子卿传》:“纯银乘具,乃复可尔,何以作镫亦是银?”以及同期的梁·简文帝《紫骝马》诗:“贱妾朝下机,正值良人归,青丝悬玉蹬,朱汗染香衣。”这里的“镫”或“蹬”,都是马镫。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马镫。如果三国时期有马镫,这些典籍中一点都没有记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三国以前没有马镫的证据。山东沂南曾发掘出一座曹魏时期的石墓,其中墓壁上有一幅反映马夫在马厩中喂马的石刻画像。马厩中挂着各种马具,有鞍鞯,有革靷,有络头,有革带,就连装饰用的缨络都有,就是没有马镫。还有四川成都、乐山等地出土的一些陶马,虽然个个形象逼真,马背上鞍鞯都清晰可见,但也没有马镫。
但到了西晋时期,就明显不同了,那些出土的陶马中,马镫皆清晰可见。例如长沙发现的西晋永宁二年(302)的墓葬中,其中三匹陶马的左侧都有一只三角形的小镫。“小镫”只在左侧,右侧没有,这表明西晋时期的马镫只是用于人们上马的,相当于古代的“上马石”,还不是用来在马上稳固身体的。但1995年辽宁出土的冯索弗的墓葬中,就有了一副名副其实的马镫,这马镫虽然不是后来的马蹄形状,还是西晋陶马的三角形状,但这个鎏金铜片包裹的桑木心马镫,用处已经不单单是上马的了,它就是用来稳固身体的,已与现在的马镫用处完全一样。因为墓主冯索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文成帝的弟弟,由此可以断定,南北朝时期,真正的马镫已经出现了。
“镫”字作为马镫解释,最早出现在宋人编写的《广韵》里,它把“镫”字解释为“鞍镫”,已经是“马镫”之义了。
以上种种表明,三国时期确实没有出现马镫。所以《三国演义》、《汉王刘邦》等影视剧中骑士脚踏马镫的镜头,都是不符合史实的。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