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2014-09-25孙佃军

机构与行政 2014年9期
关键词:体制改革行政管理

孙佃军

郯城县李庄镇积极借鉴经济发达镇改革模式,在整合机构编制、下放审批权限、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政策机制等方面先试先行,通过两年时间的实践,进一步整合了资源,提升了乡镇行政管理、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一、合并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调整乡镇区划。将原所辖沙墩镇整体并入李庄镇,镇区域沿205国道向南延伸20公里,行政村居、人口、面积、耕地翻了一番,为实现跨越发展增添了后劲和空间。二是坚持科学规划。聘请同济大学、临沂规划设计院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科学编制了城镇和社区发展规划,确定“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十区三园一城,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翻三番,新增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50%,建成新型特色工贸强镇”的目标。三是强化区域联动。市县乡三级联动,投资数千万元,打造了镇驻地“五纵十横”交通网,完善了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与临沂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构建了优先发展的大李庄空间框架。

二、科学设置机构编制,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

一是调整理顺机构设置。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将李庄镇设置“三办五中心”,进一步规范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设置,理顺职责关系。二是加强人员编制配备。将行政编制增至56名,事业编制增至45名,实配在编在岗公务员39人,事业单位在编在岗148人。同时将领导职数增至9名,加大交叉任职力度,尤其加强对事业机构的领导,主要负责人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另配1名副科级副主任,进一步强化领导力量。三是多项措施吸引人才。县里调整了10余名优秀干部和专业人才进驻李庄镇工业园区;引进5名硕士到李庄工作;外派25名镇村干部参加党校和高等院校培训。四是实施目标责任制。量化分解任务目标,工作人员挂牌选岗,明确职责,鼓励创新,工作进展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福利、职务晋升等挂钩;县直部门派驻机构,划归镇统一指导和协调,主要负责人由县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兼任,考核实行条块结合、以镇为主;对工作不力的,镇党委向其上级建议调整。

三、充分下放管理权限,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确定下放权限。县里对可以委托行使的审批权限及相关事项,全部依法委托李庄镇行使;在李庄设有派驻机构的县直部门和单位实行内部调整放权,其他单位在李庄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窗口。两年来,规划、住建、城管等县直部门先后两批将95项行政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李庄镇,环保、公安等部门在李庄镇设立了派驻机构。二是搞好业务对接。县直部门派出业务骨干进驻李庄镇,手把手培训业务人员。三是搭建服务平台。便民服务方面,所有下放权限和审批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集中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方式等全部向社会公示。综合执法方面,镇政府对城镇管理、国土资源、人力资源、文化市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实行统一协调,杜绝各种吃拿卡要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象。土地储备方面,通过合并村庄、加快社区建设等途径,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净增土地1200亩,有效保障了发展用地。投融资服务方面,政府独资注册5000万元,成立了临沂三和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极大地便利了企业融资。

四、加大扶持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给予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专项资金,县财政按照1:1配套,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建设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对李庄范围内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城市建设维护税、耕地占用税等非税收入,除应上缴中央和省级收入外,全部返还李庄。县里落实“一个减免、两个返还”政策,第一年就返还李庄3880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市、县级以上财政用于转方式、调结构的资金,将李庄作为单列区域,单独申报,优先安排。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工业项目区享受郯城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限时办结、全程服务”。新引进落户企业享受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实行“1+1(1名干部联系1家企业)”跟踪问效服务制度。国土部门对李庄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指标使用上给予支持倾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上项目,享受临沂经济开发区重点项目用地政策。公安部门放宽落户条件,进一步吸引人口向镇驻地转移,方便企业招工。三是加大工业园区和社区建设。一方面,随着大批工业项目落户,逐步规划打造了电子商务产业园、IT安防信息产业园等5个工业园区,2013年完成工业产值约12.6亿元;另一方面,镇政府驻地精心打造了聚福城、柳苑星城和水榭星城3个核心新城花园社区。同时新农村建设以10个社区为中心,完成楼房建设136栋3700余户,全部实现水、电、暖、气入户上楼,青山小区还率先引入集中供暖和纯净水入户,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跨越发展。

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李庄镇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改革中也存在部分县级管理权限下放和承接不够到位、配套政策不够细化、用权监督不够到位、土地资金制约等问题。随着各地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李庄镇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简化和规范审批办事程序,全方位落实好行政审批权限和配套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和公信力,努力为全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趟出一条高速高效高水平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经济发达镇

猜你喜欢

体制改革行政管理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