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成立首个省级“市场监管委”

2014-09-25

机构与行政 2014年9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天津市队伍

7月30日,新组建的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亮相。该委员会由原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整合而成。天津市率先建立了省级层面的大市场大部门监管新体制。

“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可以有效激发民间投资的潜力和全社会创造的活力,释放改革红利、制度红利。”该委主任林立军称,机构改革后,将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1+1+1>3”的最优组合。

综合性执法力量得到加强

这次机构改革主要体现了十个特点,即: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的多部门管理实现了集中统一的全过程监管;检验检测技术资源、执法队伍、信息化监管的分散配制实现了统筹、整合、融合;机构设置实现了“关口前移”;职能界定实现了“权责一致”;基层监管力量实现了专业化、综合性执法力量加强;由外部协调实现内部协同;对产品、商品质量监管逐步实现对市场主体监管;从全面微观监管实现宏观重点环节的突出监管;从事后应对实现事前预防、源头控制、风险防范;在转变政府职能放宽市场准入方面实现了简政放权与社会服务有机统一。

一支队伍执法一个窗口投诉

按照“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职能,形成统一的监管队伍,优化监管流程,实现与国际规则接轨、与各级政府联动,保证监管到位、激发市场活力”原则,整合后将实行“一个窗口办事、一个窗口投诉、一支队伍执法”的服务和监管新模式。

行政审批工作将由原来的三个部门分别受理行政审批许可事项,改为一门受理,实现“一个窗口办事”。“12315”、“12365”、“12331”三个受理平台,将整合形成一个机构、一支队伍、统一工作流程、三个呼号受理、集中一体化办公,实现“一个窗口投诉”。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的三支执法队伍也将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目标,实施一体化整合,形成“一支队伍执法”。

质量监管实现“一所一快检”

林立军介绍,这次机构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干部下沉”,改变市场监管体制上大下小、上有下无的状况。通过建立“街(镇)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所”,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和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有助于彻底改变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

初步设想是,在区县检验机构建设上,依托原有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组建区(县)食品药品检验中心,分步推进区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实现除城区外,“每个区县一中心”的建设目标。在镇街监督所设置不低于60至100平方米的“快检室”,实现“一所一快检”,为一线监管人员配备现场快速检测单兵技术装备。

优化资源配置改变多头管理

此次机构改革后,社会资源配置将更加优化。市场主体信息、检验检测、消保维权资源的一体化整合,可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全面、权威的信息服务,为企业投资提供指引,为公众生活提供便利,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得到大大强化。

同时,市场和质量监管工作将有更为顺畅的体制基础,过去多头管理、资源分散配置、监管力量难以集中的局面将得到改观,一些空白领域、薄弱环节将得到加强,监管工作有了更加广阔、更多作为的发展空间。

审批监督并重实行分级管理

针对以前三局分立时,工作中可能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督”问题,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石玉颖表示,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监督力度,做到审批与监督并重。

天津市针对企业将实行年度报告制度,改变从前的年检制度。让企业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内,将本企业的信息公开,再由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所有企业中进行3%的抽查,以防信息不实。同时将建立起企业黑名单制度,针对所有企业的信用进行分层级管理,不同信用层级采取不同的监督手段。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天津市队伍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天津市排水专项规划简介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