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4-09-24罗海玲

关键词:问题对策

罗海玲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曾经发挥着巨大作用的营业税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和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虽然我国税制一直在不断变革和完善中,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当前的矛盾。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优化了我国经济结构,更加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在营改增过程中,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对改革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作用。本文就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对策,希望本文能对这一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问题 对策

0 引言

税收是我国为实现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利,并依法强制、无偿的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合理的税制对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营业税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对其改革迫在眉睫。2009年我国提出了营改增的重要举措,增值税的引入,不仅克服了营业税的缺陷,也符合世界先进税制的发展要求。但是在改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必须及时予以解决,以便后期“营改增”的有序运行。

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和国家税收的影响

1.1 对国家、地方税收机构的影响

1.1.1 对国家税收体系的影响

2010年,增值税收入占总收入的28.81%,营业税仅是增值税的一半。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国内增值税在除开进口环节增值税前提下,已经高达44.05%。对我国税制改革前后增值税的比重进行了研究分析,税改前增值税比重在35%左右,税改后增值税比重保持在50%左右。营改增,加重了整个税收体系对增值税的依赖程度,不利于我国税收稳定性和安全性。

1.1.2 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增值税和营业税在我国总税收收入中占到50%以上,在不考虑进口环节下,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按75:25分配,营业税收入除银行、铁道部以及保险公司外,其余税收全部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因此营业税收入一直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支撑力量。营改增后,按照税收不变的情况下,地方税收将减少75%,这势必会给地方住政府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压力。

1.2 对企业的影响

1.2.1 对小规模企业的影响

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条例中明确规定,年应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企业。从税率角度看,小规模纳税企业营业税税率是3%,改征后增值税的税率也为3%。虽然税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税基发生了变化,营业税按照含税销售额作为税基,增值税按照不含税销售额作为税基,使得税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营改增,降低了小规模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了他们的税收负担,对小规模纳税企业是有益的。

1.2.2 对一般企业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一般企业纳税额等于营业收入与适用税率的乘积;在“营改增”之后,应纳增值额税额=当前销项税额——当前进项税额。由于我国营业税的税率较低,增值税税率较高,因此,改革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受惠。不同企业因其经营特点和发展结构不同,对增值税税率适应程度也不同,造成税改后所承受的税收负担更重。

2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利与弊

2.1 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2.1.1 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服务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当前主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在营改增后,从根本上解决了第三产业中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使得第三产业的税收压力大大减低;第二产业对工作人员的需求量远远小于第三产业,也因此提高了就业增长率,从而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

2.1.2 完善了税收制度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税收的主要特点是简化、公平以及合理。2009的“营改增”这一重大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营业税税制下重复征税的现象。同时,扩大了增值税征收的覆盖范围,完善了我国税收制度,更加符合国际先进税收的水平和要求。改革后,统一的税率促进了税务机关税收管理水平的提升,较大程度降低了征税机关征税的成本。

2.1.3 降低了税收边际成本

按照CGE模型的估算,增值税的边际成本估量往往小于营业税边际成本估量,在实际税率减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取较高的福利收益。营改增使增值税的税率增加了6%和11%两档。这样的改革对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由于商品价格含税金额的减少,使得商品价格降低,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销售市场空间,还增强了货币的购买能力,增加了社会的福利。

2.1.4 促进外贸出口

营改增最大优点就是减小和消除了重复征税的问题。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此改革提升了生产和消费商品的数量,有利于扩大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对投资者来讲,重复征税的消除降低了投资成本,对企业扩大投资规模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营改增使出口退税向服务业延伸,促进了外贸出口,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

2.2 营改增存在的问题

2.2.1 导致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冲突

目前营改增基本已经覆盖了全国,这必然是导致营业税和增值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果在我国众多行业中推行营改增,那么营业税势必会被完全忽略,这种忽略对于营业税而言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千万不能忽视行业规律而肆意进行营改增,对改革的进程起到阻碍作用,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2.2.2 不利于地方财政收入

营业税是我国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营改增”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财力。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中央政府采取了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的方法,改征后收入仍然归属试点地区。这种方式暂时保证了地方政府财力收入,促进地方政府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但此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应该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从而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

2.2.3 管理问题

在营改增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较多的问题,如企业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另外,营改增的实施对一些大规模的企业来讲无疑是一种压力,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从而影响了此改革的进程。因此在“营改增”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高效的方法,细化管理,推动改革良性发展。

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建议

3.1 提高对营改增的认识

为确保营改增税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使其产生较大的积极效应,首先需要增强地方税务机关对其的认识程度,意识到营改增的重要性。其次是做好政策落实和效应的分析工作,相关税务机构部门及其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营改增的主要内容、改革方法等,正确预估营改增给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小规模企业以及一般企业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确保营改增为各行各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3.2 完善增值税专业发票的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增值税专用发票法律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无法提供增值税销项、进项税额等资料的,不能领购和开具专用发票,这就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但由于成本过高使得中小型企业无法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逐渐背离营改增的初衷。因此在设计改革时,应该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着重考虑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票制度,实现真正的税改效益,从而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和经济压力,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随着营改增在事业单位的推广与实施,使得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便更好的满足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可以建立“服务性收入——免税”和“服务性收入——应税”等模式,更好的满足营改增的需求,从而优化税务管理制度,确保事业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 完善财政扶持政策

对于一些人力资源投入大、固定资产投入少的企业,营改增可能会导致进项税额减少,税改后增加了税收负担。因此需要继续完善原有的财政扶持政策,细化补贴方案,完善配套设施,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及时消除“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促进“营改增”的顺利实施。

5 总结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的开展,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拉开了序幕。在“营改增”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各方面对营改增的认识,完善相关的制度条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从而确保营改增的顺利进行与实施,促进我国税制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甘泉.探析财政分权视角下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J].北方经济,2012,06:81-82.

[2]张宏,赵悦辰.上海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及推广过程中的问题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03:74-79.

[3]许春华.营业税改增值税若向全国推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2,22:126.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