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有效阅读化学教材

2014-09-24王亮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3期
关键词:图表课本化学

王亮

1.学生教材阅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很多学生缺乏认真阅读化学教材的习惯。211名高一学生参加了“关于化学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63%的学生认为学好化学最重要的是多做题;超过70%的学生只有在默写、考试前才会看教材;42%的学生每周(包括课内)阅读教材的时间少于20分钟;学化学主要靠听课、记笔记、做题目。学生对教材阅读环节的漠视造成化学阅读能力下降,越学越累。

第二,教材阅读片面化。不少学生将化学知识等同于化学方程式,看书成了死背方程式,对教材上的图表等不予理会。于是,诸如能熟练默写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却说不清氯水为什么具有漂白性的学生屡见不鲜。

第三,教材阅读简单化。看书时静不下心,仅仅停留在阅读文字层面,对化学知识不加思考,缺乏理解,造成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更严重的甚至误解教材含义。当发现有学生粗心的将课本原文“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理解成“碳酸氢钠是糕点的主要成分”时,我深感教学中提高学生教材阅读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2.如何提升学生教材阅读的能力

第一,抓好课文的精读理解和含义的准确把握。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首先应从精读课文、准确把握含义开始。授课时,我常选取一段课文,围绕其中的知识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静心阅读后作答。

第一次实践尝试,我选取了教材上关于高炉炼铁的两段文字,给学生5分钟时间仔细阅读,同时思考4个问题:高炉炼铁的原料有哪些;CO是如何形成的;铁矿石是如何被还原的;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很多学生很快就举手作答,但答案漏洞百出。如回答原料问题时用“氧气”代替“空气”;认为CO是C和O2不完全燃烧产生;认为石灰石的作用是“为了生成炉渣”。当我指出这些答案存在严重的问题后,我要求他们静下心,逐字品味课文的含义。学生幡然醒悟:CO的产生,课文分明说是由焦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O2,CO2再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CO;至于原料,使用空气方便且免费,用纯净的氧气会增加成本。当学生头脑中绷紧了“精读细品”这根弦时,发现认为石灰石的作用是“为了生成炉渣”很可笑,课文原意是使杂质形成炉渣除去(除杂)。

教学中,我逐步强化精读课文环节,引导学生重视课文阅读,进而养成精读课文的好习惯,为提高化学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重视图表,促进知识点掌握。

化学教材上除了文字以外还有丰富多彩的图表,引入这些图表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但学生常会将其忽略。仅通过文字来学习,思维是抽象的,如能结合图表等直观材料,将枯燥晦涩的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多彩的形象思维,化学学习必将事半功倍。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教材在介绍重要物质的用途时都配有插图。如金属铝的应用配有多张图片,形象地展示了铝的各种用途。学生通过看图,头脑中印下形象的画面,强化了记忆。学习元素周期律时,不同性质的“递增”、“递减”因为抽象而易混淆。此时,认真阅读教材图表中的数据、曲线图的走势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元素各种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三,注重阅读的同时要积极思考。

精读课文,善于使用教材上各类素材辅助学习,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要进一步提高化学阅读能力,还需在阅读的同时思维活跃,注重思考。

学习SO2气体漂白性时,学生从课文中读到“这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加热时,这些无色物质又会发生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工业上,SO2可用于漂白纸浆以及……”此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课文中的“矛盾”:为什么SO2的漂白性不稳定却还广泛应用?何不用次氯酸、过氧化钠代替?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掌握SO2的漂白性。

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极思考,不仅有利于培养化学思维,也为材料题的解题打下了基础。

第四,鼓励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鼓励喜爱化学的学生将阅读向课本外延伸,获取更多知识。如学习铁及其化合物时,课本提到“为除去废水中的Fe2+,常先将废水中的Fe2+氧化为Fe3+,再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沉淀析出”。思维活跃的学生会追问:为什么要先氧化再沉淀?用什么试剂氧化?如何调节pH值?这些问题延伸到工业生产的实际,近几年的化学考题中也有涉及。学生若在课后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不仅拓展了视野,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学科能力。

3.实践中获得的一些经验

通过坚持不懈的引导,学生逐渐重视教材阅读。他们回答问题不再想当然,而是立足教材观点;解题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翻书;课后巩固,首先熟读教材。学生进步的同时,我总结出化学教学中抓好教材阅读的一些经验。

第一,师生观念要转变。

要求学生重视教材阅读,教师先要改变传统以讲练为主的教学观念,要在课堂上舍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实际行动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化学虽然是理科,但阅读能力仍非常重要;用教学行动感染学生,转变学生不重视教材阅读的观念;引导学生养成静心精读教材的习惯,这是提升化学阅读能力的必要条件和良好开端。

第二,备课重心要调整。

以往教师备课的重点在于将书本知识归纳整理好,以便课堂上逐条讲授。也许是觉得这样效率高,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做几道练习题、多补充几个课外知识点。然而,这样备课忽略了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来了解知识点,进而锻炼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现代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备课的重心在于立足教材资源,精心设计,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资源的教材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三,习题考试要回归课本。

为了强调教材阅读的重要性,在家庭作业和课外习题的选择上应做到紧扣课本,以教材习题为主。至于考试,在讲评试题时尽可能回归到书本的知识点上。这种回归教材的做法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认识到教材阅读的重要性。

第四,阅读技巧要提升。

抓好课本阅读的同时,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面对文字材料把握好关键词、关键句;阅读图表时明确图表中各个元素的含义;综合性阅读中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把握好所得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阅读技巧是跨学科的,对学生学习的进步有着长远的意义。

总之,提高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积极创设条件,注重引导,通过平时点滴的积累帮助学生稳步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学好化学。

(责任编辑 刘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表课本化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奇妙的化学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