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软环境建设的技术处理与应用

2014-09-23郭瑞静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严谨性多元性原则

郭瑞静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建设工作,但是在硬件设施上作好准备的同时,我们更要为学生的学习从软件上下功夫,在这里我们提出课堂内软环境的建设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学习的环境,更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学习从广度与深度上得以加强。

【关键词】 软环境建设操作原则课堂教学软环境建设只是一个理念,每个教师都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即过程可以有不同,但是评价的标准仍是没有改变的,因此在操作过程,涉及技术性的方面还是比较强。因学生不同,校风不同,教师不同,地域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根据研究发现,在建设软环境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技术加工与处理,在应用过程中更需要把握原则,研究的结果表示,新课标形势下,数学课堂教学软环境建设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

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是贯彻严谨性和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前提.“备课先备学生”的经验之谈,就出于此.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才能使制订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安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真正贯彻好这一原则.在教学中,对严谨性要求,应设法安排使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与机会,逐步提高其严谨程度,做到立论有据.例如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对严格论证很不适应,教学时应先由教师给出证明步骤,让学生只填每一步的理由,鼓励学生发扬“跳一跳够得到”的精神,合情合理地提出教学要求,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给出严格证明,最后要求达到立论有据,论证简明.但绝不能消极适应学生,人为地降低教材理论要求,必须在符合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组织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注意从准确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语言出发培养严谨性.这就要求教师备好教材,达到熟练准确,不出毛病。

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全面周密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严谨程度.一般数学中所研究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性质或它们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个别事物.于是要求我们思考问题全面周密是理所当然的.但中学生真正懂得这样做

的必要性并养成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常发生错误.

二、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一方面应提高理论水平,重视一般原理与方法的教学,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克服只注意算法,不注意算理,片面强调技巧,搞题海战术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应注意联系实际,注意用实例说明数学的应用,通过实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引入实例时,应注意例子的典型性和简明性,不断更新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处理手法,密切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的联系.

三、开放性与多元性原则

课堂是一个多元性的课堂,我们把传统的课型进行分类后发现有很多种,例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等等,从上课的方式又可以分为讲授式,实验式,探究式等等,不管你怎么分类都是错误的,在一节课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其中既有复习又有新授,既是专题又是习题,没有必要把课型分的很清,为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注重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我们完全可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学生需要什么知识,只要以这个为中心,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学生是自由的,可以采用多方式的学习,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中心也可以是多方面补充的,教学方式更可以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放开,让学生、学习内容、教师处于一个开放性的状态之下,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活跃,知识才能丰富广阔。

多元性原则,这在数学课堂中是很容易把握的,数学问题往往是多方法可以解决的,即做到一题多解,但是多元性又不是仅仅指一题多解就能达到的,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多元解题思路,新知的多元分解思维,学生解决问题的多元呈现,师生交流的多元化转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多元化。一个多元化的课堂将会把知识演绎的更加活化,把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能更深层次的展现,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有更好的帮助。

四、独立与合作并存性原则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独立的,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内容,那么师生之间就是自由人,如何才能把握好合作关系也是课堂成败的重要因素,虽然教师是相对独立的,但是课堂角色赋于教师的就是要把内容加工再教给学生。同样学生的学习也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要求从教师中获取信息并内化,这中间就有一个传递的过程,所以是独立到合作再到独立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很明确,那就是把知识加工成学生能接受的信息,学生在课堂中的任务也就是从教师那里接受信息内化为自已所有。在完成这个使命后,数学课堂就会完全变成一个合作创新的课堂,学生与教师拥有相同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把知识进一步进行合作深加工,让知识的外延达到更广。

五、时效性与应变性原则

数学课堂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知识的“消化”问题,这就是体现知识的时效性方面,如果知识能让学生当堂接受的,那就要求学生能即时消化并会应用,如果知识是还需要加深理解的,那么就要求加强课外训练,给学生的课堂环境就要求是内涵的理解加深。

所谓的应变性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差异,知识的难易,教师的讲解等等因素,造成了教师需要时时观察学生反馈的信息,做到应变有法,预料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标前提条件下,我们要把课堂教学工作做到实处。做到实现新思想,必须走软环境的建设,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接收新思维,注重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发展性,走创新之路,只有建设好一个软环境,学生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endprint

猜你喜欢

严谨性多元性原则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高职院学生严谨性培养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试谈参考书例习题中的“严谨性”问题
关注解题中所设的隐患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