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语文课堂发言引导初探

2014-09-23刘新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鹤群探究语文

刘新梅

【摘要】新的课改形势下,如何更有效的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堂发言入手,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从圣贤教育和心理教育中汲取智慧,总结了课堂发言出现冷场、供不应求两种常见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共识。为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备受推崇,可如何让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投身学习活动,有效地交流分享探究成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困惑之一,就此课题将近期初步的尝试探究和大家分享。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小组合组探究学习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也是如此。丰富的知识积累,明确的学习目标,具体的分工合作,是保障课堂上学生有话说的前提,所谓“有备无患”是这个道理。

一、观望和冷场的解决策论

有时,我们虽然也对课堂进行了意境的创设,精心的设计,科学的规划,但发现并非向我们预想到的那样,有话说就有人说。探究初期,问题提出后往往会出现冷场现象。怎么办?指责、抱怨、还是放弃,都与我们的初衷相悖,于心不甘。对此,我们只能深入调查,理智分析,科学引导,做出示范,树立榜样。

早在两千年前,孔老夫子就在《论语》中给我们指点迷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难发现,有些时候学生不说话的原因,不是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这时候我们不妨给学识提供一个说话的模式提供,比如:我认为……;我是这样理解的……;引导学生表情达意。值得品味的是,当我们提示学生回答问题时使用第一人称,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开口表达,而且激励以主人翁的身份深入学习活动,使他们感觉到,我说的是我的看法,不是名师、教授的权威结论,就算不完美也无妨,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表达自我的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精神。其次,甚至套用一些更为具体的固定模式来回答问题,比如,在整体把握《鹤群》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就请学生参考“谈论鹤群”,套用“——鹤群”的模式来回答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有些时候不是学生不知道说什么,也不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说,而仅仅是不愿意去说,更准确的说是不愿意第一个去说,缺乏争当排头兵、当头雁的精神。怎么办?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一下学生当时的心理:害怕说错了,同学笑话;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在犹豫徘徊;等等看,别的同学怎么说,在等待观望;……这个时候我们找个榜样做第一,“我来说”,或者鼓励班上性格外向,善于表达的同学,或者是小组长、课代表、班委们先来示范。一旦有学生打破这个局面,学生会畅所欲言,势如破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花中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些时候,学生确实对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存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教师应该给及时的指导,比如:怎么样来做好所探究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怎么样做好课前预习,怎么样完善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怎样来积累自己的语文基本知识,怎么样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要想传“道”,自己的有“道”,要想解“惑”,自己得不“惑”,因此,作为师者,也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文教育教学的水平,才能做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引路人。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启发智慧、教书育人。小组合作探究模式下语文课堂绝不简单的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绝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做课堂主人的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供不应求的疏通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课堂上越来越多的人积极要求发言,出现你争我抢,争执不下的火热局面,怎么办?压制?疏导?当然是后者。此时我们就要对学生,特别是小组长进行发言策略的培训,什么问题让什么水准的成员来回答要讲究策略。对于那些基础性的问题,就请语文基础薄弱、思想保守的学生来回答,这样做,一是带动基础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全员参与;二是满足了基础学生表达自我的愿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三是可以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这是他们成长和成功过程中不可或缺教育。《弟子规》云: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小关爱身边的人,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对建立友爱和谐、团结合作的小组和健康进步的班集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让语文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学生来回答,其他同学静心听讲,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诲,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学习层面学生的需求,也给班级培养了学习上的领军人物,有利于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的形成。

对于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我们可以本着机会均等的原则,每个小组针对同一个问题都有一次发言机会。但当我们遇到有些问题不需要反复阐明,而发言的小组又很多的局面时,通常情况下,凡是要求发言的小组都要给与奖励,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结构,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精神,我在班内提出了“举起来不如站起来,站起来不如说出来”的口号,起到了推动学习高潮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你把手举起来等待不如就直接站起来示意老师,站起来示意老师老师不如在别人都没有发言的情况下不失时机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不断的尝试,课堂气氛时常会变得异常的热烈,学生置身其中也体验到了学习的愉悦和满足。

endprint

猜你喜欢

鹤群探究语文
通过图像增强与改进Faster-RCNN网络的重叠鱼群尾数检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