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防火安全

2014-09-23刘佳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防火安全

刘佳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结构特点,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火灾隐患,便会形成独特的高层建筑施工火灾,从而对施工灭火、防火都提出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层建筑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防火;安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173-01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在享受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承受着高层建筑火灾隐患的威胁。

1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火灾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具有 “三多、一大、二快、二难”的特性,即火灾产生的烟气多,需要疏散的人员多,根据遇难人员多;火烟毒气大;火势蔓延快,烟气扩散快;人员安全扩散难,消防灭火扑救难。而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更是难上加难。易燃材料随处堆放,现场使用明火较多,临时消防设施不齐全等诸多方面的火灾隐患,消防安全工作如履薄冰。

2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火灾隐患

2.1施工现场可燃易燃材料多

施工现场大量的临时建筑、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易燃材料,比如方木、竹胶板、油漆等,特别是在缺乏消防安全管理的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便在所难免。

2.2施工现场明火作业多

明火作业是现场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电焊火花、施工保温加热、电气火灾等均有可能发生火灾。而大量的高层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表明,使用电焊等明火作业引起火灾占相当大的比重。

2.3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设计并使用消防设施

施工前对现场的布置不符合消防要求,防火分隔未要求合理,消防车道设置不规范。施工后消防设施未同时跟进。消防临时用水、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楼层及现场内灭火设施配置数量不符合规范等。

2.4人员消防意识淡薄

做好消防工作,不仅仅需要保证建筑具有较高的防火能力,还需要建筑的施工者具有一定的消防意识。但是目前很多生产工人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消防基本常识,往往在火情发生后,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事故扩大或者是事故难以控制时的未能及时逃生,以致造成重大的损失。

3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防火安全措施

通过对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防火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笔者根据QC解决方案,从人机料法环等五方面提出高层建筑施工中防火安全措施建议。

3.1“人”的环节

我国诸多高层建筑施工火灾事故调查显示,大部分火灾事故是因为操作者缺乏安全操作意识,存在侥幸心理,违章作业等引起。如2010年上海静安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规操作,散落的电焊火花将易燃保温材料引着导致。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重视人的管理。应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建筑工人展开全面的安全防火教育,详细讲述高层建筑施工的火灾特点和相应消防知识,使建筑施工中全体人员在意识深处对火灾的危害性有高度重视,增强其安全防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在入场之时便应将消防安全工作当做教育重点,内容包括:消防管理规定、一般消防安全知识、消防应急演练、电气焊作业施工安全等。

3.2“机”的环节

防火物资及防火设备是高层建筑施工中保证防火安全的基础。在施工期间,要做好消防水源、消防水管等设置工作,保证其能达到顶部施工楼层工作面,保证水压泵的扬程。高层施工中消防泵应不间断供电,采用双泵,其中一台是备用泵。此外还应根据临时消防用水量和水管内水流计算速度确定不应小于DN100的管径。同时设置临时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在各结构层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及消防软管接口。并且在进行焊接作业过程,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在关键的部位用防火材料进行隔离,在高空进行焊接作业时实施湿式作业法。即作业下方火花坠落半径内,用水浇湿使其不易燃烧,另外,每一名焊接工人需要配备小型灭火器,随身携带。

3.3“料”的环节

对建筑设计进行严格的把关,为建筑的消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建筑的消防安全能力。这就需要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材料,加强管理,入场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的耐火限制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在火情发生后能够起到长时间的支撑作用,逐渐淘汰易燃材料,加强对新型节能保温材料的开发与使用。从而使得材料本身进行主动预防。比如对外架使用密目网,不能只图便宜,应采用阻燃型。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应与材料人员共同监督把好材料入场关,杜绝不合格材料。

3.4“法”的环节

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加强安全制度建设:

①完善消防责任制度,确定消防责任人,明确各岗位防火责任制。

②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凡因施工需要动用明火时办理用火审批手续方可用火。严格执行动火地点、监管人、防火措施等。

③在施工现场设立消防临时设施,如水源等,并进行定期的检查,确保建筑消防安全。

④编制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提高消防应急能力,积极组织消防演练,从而锻炼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熟悉人员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方法,保障人身安全。

3.5“环”的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消防通道畅通,材料堆放符合防火间距相应要求。设计开始阶段及施工准备阶段应考虑防火间距。临建设施之间、可燃材料之间均应设置符合规范的防火间距。对高层建筑施工因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场地宽度不应<4 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净距不宜超过5 m。除了建筑主体施工中需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在建筑的装修阶段,也需要做好防火安全工作。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在施工阶段集中体现在装修施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在装修阶段对可燃性材料使用量大,装修环境恶劣。这就需要在建筑装修阶段对一些装修材料使用防火涂料等措施进行处理,并且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管理。

4结语

高层建筑不仅在施工技术等方面不同于低层建筑,在消防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消防安全,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识到火灾猛于虎,不能马虎大意,不断总结学习,认识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从而把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黄恒栋.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学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王祥明.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王延尚.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探析[J].生产与安全技术,2013,(2).

[4] 王占才.浅析高层建筑防火工作[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

[5] 王天龙.浅析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J].消防与安全,2011,(19).

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火安全
浅析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路径
大型建筑设计的防火疏散设计方式及关键点分析
民用飞机动力装置防火密封件设计及适航要求
飞机发动机短舱防火墙结构和密封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