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业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4-09-23周晓琳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7期

周晓琳

摘要:新型能源的出现,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自身改革来寻找出路。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电力业扩工程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力业扩管理;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152-02

随着太阳能、天然气等新型能源企业的不断涌现,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电力企业在进行客户挖掘、建设与服务时,必须从长远出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维护客户的利益,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实际的业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缺陷,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电力业扩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电力业扩工程是供电企业运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具体含义为:客户向供电部门提出用电申请,电力企业根据配电网的现状,为客户办理供、用电的业务过程。整个业扩工程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勘查——审批——答复供电方案

——确定费用——设计文件——开始施工——竣工报验——竣工验收——配表——安装信息录入——送电与停电管理——信息归档。整个过程繁琐复杂,是企业和客户构建供用电关系的核心环节,此时两者之间还没有电能的发生,整个业扩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客户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影响潜在的客户,因此在整个业扩工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实现整个业扩工程程序的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以保证整个业扩过程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2电力业扩工程管理存在的缺陷

2.1业扩流程执行过程细节问题多

业扩工程虽然实行了精细化管理,但由于其繁琐复杂,因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整个业扩流程中,缺乏专门的统筹部门,前面环节完成才能继续进行后面的环节,环节之间的连接缺乏管理和监督考核。

②整个业扩流程办理程序中,设计部门和人员众多,各个部门和分管领导不同,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存在传递间隙,同时部门之间容易互相扯皮推诿,出现问题要层层请示汇报,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③各个部门仅考虑自己的责任,对于公司集体利益和客户利益少有考虑,客户出现不满意,难以查究归属于那个部门。

④流程太多繁琐复杂,就算是企业内部的人员才难以清楚掌握整个流程,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例如:脱节查找相对困难、整合管理不足等,严重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2.2业扩工程管理缺乏专业的系统支持

电力业扩工程重点是针对大客户而言的,重点服务于大客户或潜在大客户,但是在电力系统的软件、硬件建设上,虽然具有专门的VIP客服办公室,但在具体运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针对大客户的软件、硬件系统。目前正在运营的信息系统,难以区分大客户与小客户,两者具有完全相同的处理流程,没有充分体现出大客户的VIP优势。现阶段电力企业运行的营销系统、负控等多种系统,缺乏有效的整合,信息难以共享。

2.3员工缺乏正确的电力营销理念

虽然电力企业实行了VIP客户管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员工并没有真正认识大客户的价值和市场需求。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员工对营销缺乏正确理解,还是坐等客户上门,没有积极主动开展营销。因此,从根本上并未重视大客户的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各个部门不能积极配合,互相推诿。

3解决电力业扩工程管理缺陷的措施

3.1优化业扩工程执行管理流程

根据电力业扩工程流程可知,流程繁琐负责,各个环节缺乏相应的统筹,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基于此,对整个流程管理可采用关键路径法和计划评审技术。

3.1.1关键线路法(CPM)

对工程项目来说,确定其是否全部完成,关键是评估整个执行体系中最长活动路线是否完成,如果最长路径完成,才能确定整个项目结束,该路径学术上称为关键路径。所谓关键路径法,是选择一条耗时最短、效率最高的活动进度安排来预测项目工期的通过计算机分析的一种技术。总的来说,关键线路法主要通过项目网络图和消耗时间进行估算,活动最早、最晚时间的计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正推法和逆推法,根据计算结果确定整个执行程序的关键线路,同时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尽量保证项目工期最短、进度最优、效率最高。采用此方法的核心之处在于制定项目的关键线路,这个工序的完成主要依赖于活动清单、项目网络图及活动持续时间等。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整个执行流程及持续时间制作到同一表格中。

第二步,根据正推法和逆推法计算出活动的最早开始、最晚结束时间及最晚开始时间、最晚结束时间。

第三步,计算出路线中每项活动的总时差。

第四步,从所有计算结果中找出总时差最小的活动,所有最小活动的总和就构成了关键线路。

3.1.2计划评审技术

计划评审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部为了协调3 000多个承包商对潜艇系统的开发而提出的,该技术是基于两个基本假设:

①项目持续及完成时间具有随机性。

②时间表现出某种概率分布特征,该技术能够估算整个项目在特定时长内完成的几率。

在用计划评审技术对电力业扩工程项目进行优化时,将程序执行时间看作是具有某正概率特征分布的独立随机变量,所以在具体优化过程中可采用以下三点来进行时间估算。

①乐观时间:所有程序都顺利时,完成整个项目的时间。

②最可能时间:所有程序都正常时,完成整个项目的时间。

③悲观时间:所有程序出现最不利情况时,完成整个项目的时间。

若上述三个时间都满足P分布,根据下式就能计算每个活动的期望:

ti=(1)

上式中,ai,mi,bi分别表示该项活动的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及悲观时间。

参考计算结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能极大的提高业扩经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2 开发专业的信息系统

对电力企业来说,应该开发一套专门针对大客户、并与原有的信息系统相互兼容的管理系统,使得各中心筒不再排斥,资源共享,既满足了工作的需要,又从根本上体现了大客户的VIP性。

3.3优化业扩管理工程的管理模式

要对管理模式进行优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实施客户经理负责制度,责权分明,实行“一对一”工作模式。客户经理要最大限度的为大客户提供帮助,从申报、现场勘查、设计到验收等全过程服务,避免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同时要尽量加快工程进度,及时了解客户的服务需求,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②工程管理流程要尽量简化,提高管理效率。③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便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3.4提升职业素养,转变营销理念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强专业技能、提高整体素质,可以通过座谈会、知识培训等方式进行,还可以开展技能大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好的进行自我完善、挑战自我。同时更要进行营销培训,帮助员工转变传统的被动的营销理念,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发潜在客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综上所述,多种新型能源的出现,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何更好的巩固现有客户群,发展潜在客户群是电力企业极度重视的问题。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电力企业80%的销售额来自于大客户,大客户是电力企业获取利益的重要客户,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对电力企业来说,只有服务好大客户业扩工程的需要和管理工作,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 孙文婷.基于项目管理的电力大客户业扩工程管理[J].上海电力,2011,(5).

[2] 王蕾.项目管理方法在大客户业扩流程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9,(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