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2014-09-23申双喜刘德泉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安全文化风险评估安全生产

申双喜++刘德泉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文章以安全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从安全文化、风险评估、培训、专项安全活动等四个角度出发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风险评估;专项安全活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43-01

1电力安全生产的范围

电力企业生产包括电力生产、电力基本建设两大部分。其中,电力生产按生产环节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5部分,电力基本建设按基建项目性质分为火电建设施工、水电建设施工和输变电建设施工等,现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系指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即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安全生产。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质的飞跃,尤其在设备先进化水平、人员素质方面,但是电力行业人身伤亡事故屡有发生,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从目前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有人、设备、环境等诸多原因,但最关键、最重要还是人的因素。我国电力企业从1976年至2008年统计在案的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中,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几乎达到85%,造成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高,不了解工作中涉及到的危险点,不按安规中相关规定工作,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展工作。②安全工作落实的绩效较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责任落实还是比较普遍,虽然上下级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指定了责任人就当作责任落实到位了,但是没有很好的跟踪安全问题的解决程度,缺乏后续监督。③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被检查部门有心理上的应付习惯,工作突击化,同时检查部门不能真正做到按章办事,检查结果中人为的因素多,实际的因素少,因而这样的检查对安全工作缺乏促进作用。④监督(安监部)与改进(生计部)相关职权部门分离,造成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存在真空地带,整改效率不高,增加了一线员工维护的压力,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⑤部分一线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不能适应电网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有些工种在技术上存在脱节,同时部分职工缺乏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3保证安全生产的对措及建议

3.1以闭环管理建设高效执行力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对安全生产中涉及到的诸如员工素质、设备水平、器具状况等方面,实施管理上的闭环,全过程的闭环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安监部以文件形式下达月度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完成期限、责任单位、考核指标等,工作内容涵盖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活动、事故障碍指标等事项,其中完成期限和考核比例依据每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工作量大小拟定;责任单位将计划逐项分解至各班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组织实施,最后由单位安监部、生计部专职人员到基层逐一核对检查,对检查中暴露出来需要整改的新问题,如有必要安监部与生计部可召开专门会议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从“安全”和“生产”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并做好解决问题的跟踪工作,保证“监”与“改”不存在管理真空。

3.2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载体,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南方电网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借鉴和融合国际上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规范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并结合电网企业的风险特点,于2013年10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该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九大管理单元(模块),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九大单元(模块)包括: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与审核。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使企业清楚自身在电网、设备、环境、作业过程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及其严重度,强化了员工的风险意识,为企业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

3.3建设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人永远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由作业环境风险评估和个人安全档案两部分组成,作业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属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子系统,它主要对班组的工作任务(主要为关键任务)进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于典型现场指定出标准化作业规范。个人安全档案则主要收集了每个职工历年来生产现场的违章情况,包括行为人违章行为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教育警告和处罚情况等,并可按违章时间、违章类型、违章人员情况、违章部门等进行有序排列和统计分析。所以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现场情况与个人情况的共性与个性的全面掌控,它既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能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个人形成差异化的安全提示短息。

3.4完善双向分级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这些年来,随着电力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职工安全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积极探索和创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成为安全教育部门的迫切任务。

①建立双向安全培训体系。现阶段安全培训体系主要由相关培训部门组织部署,大多为单向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的技术知识、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抢修处理方法、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虽然这些培训能够广而泛的覆盖到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但是它忽视人在安全认识上面的差异性,建立双向的培训体系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针对每一个员工的相应岗位所需技能进行自评和班组认定,尽可能的反映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技能现状,然后班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上级安全部门申请培训内容,培训机构统筹安排就能够保证安全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②建立分级安全培训体系。三级安全培训体系(即局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培训)能够保证有限的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三级安全培训面对不同的目标培训群体,能够做到目标培训群体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如局级安全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安规》学习、典型事故学习、现场急救等方面的安全内容,车间培训主要包括本车间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以及本车间相关的典型事故学习等方面的安全学习,班组培训的培训内容包括本班组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的特点以及本班组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学习。

4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走出一条适应电力生产安全、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时刻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做到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凌毅,梁广.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广东电力,2008,(11).

endprint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文章以安全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从安全文化、风险评估、培训、专项安全活动等四个角度出发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风险评估;专项安全活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43-01

1电力安全生产的范围

电力企业生产包括电力生产、电力基本建设两大部分。其中,电力生产按生产环节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5部分,电力基本建设按基建项目性质分为火电建设施工、水电建设施工和输变电建设施工等,现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系指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即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安全生产。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质的飞跃,尤其在设备先进化水平、人员素质方面,但是电力行业人身伤亡事故屡有发生,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从目前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有人、设备、环境等诸多原因,但最关键、最重要还是人的因素。我国电力企业从1976年至2008年统计在案的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中,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几乎达到85%,造成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高,不了解工作中涉及到的危险点,不按安规中相关规定工作,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展工作。②安全工作落实的绩效较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责任落实还是比较普遍,虽然上下级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指定了责任人就当作责任落实到位了,但是没有很好的跟踪安全问题的解决程度,缺乏后续监督。③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被检查部门有心理上的应付习惯,工作突击化,同时检查部门不能真正做到按章办事,检查结果中人为的因素多,实际的因素少,因而这样的检查对安全工作缺乏促进作用。④监督(安监部)与改进(生计部)相关职权部门分离,造成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存在真空地带,整改效率不高,增加了一线员工维护的压力,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⑤部分一线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不能适应电网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有些工种在技术上存在脱节,同时部分职工缺乏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3保证安全生产的对措及建议

3.1以闭环管理建设高效执行力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对安全生产中涉及到的诸如员工素质、设备水平、器具状况等方面,实施管理上的闭环,全过程的闭环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安监部以文件形式下达月度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完成期限、责任单位、考核指标等,工作内容涵盖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活动、事故障碍指标等事项,其中完成期限和考核比例依据每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工作量大小拟定;责任单位将计划逐项分解至各班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组织实施,最后由单位安监部、生计部专职人员到基层逐一核对检查,对检查中暴露出来需要整改的新问题,如有必要安监部与生计部可召开专门会议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从“安全”和“生产”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并做好解决问题的跟踪工作,保证“监”与“改”不存在管理真空。

3.2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载体,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南方电网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借鉴和融合国际上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规范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并结合电网企业的风险特点,于2013年10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该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九大管理单元(模块),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九大单元(模块)包括: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与审核。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使企业清楚自身在电网、设备、环境、作业过程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及其严重度,强化了员工的风险意识,为企业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

3.3建设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人永远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由作业环境风险评估和个人安全档案两部分组成,作业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属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子系统,它主要对班组的工作任务(主要为关键任务)进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于典型现场指定出标准化作业规范。个人安全档案则主要收集了每个职工历年来生产现场的违章情况,包括行为人违章行为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教育警告和处罚情况等,并可按违章时间、违章类型、违章人员情况、违章部门等进行有序排列和统计分析。所以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现场情况与个人情况的共性与个性的全面掌控,它既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能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个人形成差异化的安全提示短息。

3.4完善双向分级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这些年来,随着电力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职工安全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积极探索和创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成为安全教育部门的迫切任务。

①建立双向安全培训体系。现阶段安全培训体系主要由相关培训部门组织部署,大多为单向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的技术知识、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抢修处理方法、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虽然这些培训能够广而泛的覆盖到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但是它忽视人在安全认识上面的差异性,建立双向的培训体系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针对每一个员工的相应岗位所需技能进行自评和班组认定,尽可能的反映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技能现状,然后班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上级安全部门申请培训内容,培训机构统筹安排就能够保证安全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②建立分级安全培训体系。三级安全培训体系(即局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培训)能够保证有限的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三级安全培训面对不同的目标培训群体,能够做到目标培训群体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如局级安全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安规》学习、典型事故学习、现场急救等方面的安全内容,车间培训主要包括本车间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以及本车间相关的典型事故学习等方面的安全学习,班组培训的培训内容包括本班组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的特点以及本班组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学习。

4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走出一条适应电力生产安全、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时刻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做到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凌毅,梁广.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广东电力,2008,(11).

endprint

摘要: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文章以安全现状分析为出发点,从安全文化、风险评估、培训、专项安全活动等四个角度出发谈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生产;安全文化;风险评估;专项安全活动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43-01

1电力安全生产的范围

电力企业生产包括电力生产、电力基本建设两大部分。其中,电力生产按生产环节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5部分,电力基本建设按基建项目性质分为火电建设施工、水电建设施工和输变电建设施工等,现阶段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主要系指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即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的安全生产。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质的飞跃,尤其在设备先进化水平、人员素质方面,但是电力行业人身伤亡事故屡有发生,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从目前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有人、设备、环境等诸多原因,但最关键、最重要还是人的因素。我国电力企业从1976年至2008年统计在案的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中,因为人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几乎达到85%,造成这些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高,不了解工作中涉及到的危险点,不按安规中相关规定工作,抱着侥幸的心理开展工作。②安全工作落实的绩效较差,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责任落实还是比较普遍,虽然上下级签订了安全责任状,指定了责任人就当作责任落实到位了,但是没有很好的跟踪安全问题的解决程度,缺乏后续监督。③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被检查部门有心理上的应付习惯,工作突击化,同时检查部门不能真正做到按章办事,检查结果中人为的因素多,实际的因素少,因而这样的检查对安全工作缺乏促进作用。④监督(安监部)与改进(生计部)相关职权部门分离,造成安全隐患的闭环管理存在真空地带,整改效率不高,增加了一线员工维护的压力,同时也埋下了安全隐患。⑤部分一线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不能适应电网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有些工种在技术上存在脱节,同时部分职工缺乏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

3保证安全生产的对措及建议

3.1以闭环管理建设高效执行力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对安全生产中涉及到的诸如员工素质、设备水平、器具状况等方面,实施管理上的闭环,全过程的闭环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所示,安监部以文件形式下达月度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质量要求、完成期限、责任单位、考核指标等,工作内容涵盖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活动、事故障碍指标等事项,其中完成期限和考核比例依据每项工作的重要程度、工作量大小拟定;责任单位将计划逐项分解至各班组、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组织实施,最后由单位安监部、生计部专职人员到基层逐一核对检查,对检查中暴露出来需要整改的新问题,如有必要安监部与生计部可召开专门会议做好信息沟通工作,从“安全”和“生产”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并做好解决问题的跟踪工作,保证“监”与“改”不存在管理真空。

3.2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为载体,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南方电网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借鉴和融合国际上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规范化和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并结合电网企业的风险特点,于2013年10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该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九大管理单元(模块),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九大单元(模块)包括: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系统、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与审核。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使企业清楚自身在电网、设备、环境、作业过程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及其严重度,强化了员工的风险意识,为企业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

3.3建设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

人永远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由作业环境风险评估和个人安全档案两部分组成,作业环境风险评估体系属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子系统,它主要对班组的工作任务(主要为关键任务)进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于典型现场指定出标准化作业规范。个人安全档案则主要收集了每个职工历年来生产现场的违章情况,包括行为人违章行为具体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教育警告和处罚情况等,并可按违章时间、违章类型、违章人员情况、违章部门等进行有序排列和统计分析。所以个人安全预警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现场情况与个人情况的共性与个性的全面掌控,它既要符合施工现场实际,能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个人形成差异化的安全提示短息。

3.4完善双向分级安全培训体系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这些年来,随着电力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设备、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对职工安全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积极探索和创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成为安全教育部门的迫切任务。

①建立双向安全培训体系。现阶段安全培训体系主要由相关培训部门组织部署,大多为单向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的技术知识、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抢修处理方法、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虽然这些培训能够广而泛的覆盖到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但是它忽视人在安全认识上面的差异性,建立双向的培训体系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针对每一个员工的相应岗位所需技能进行自评和班组认定,尽可能的反映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技能现状,然后班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上级安全部门申请培训内容,培训机构统筹安排就能够保证安全培训做到有的放矢,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②建立分级安全培训体系。三级安全培训体系(即局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培训)能够保证有限的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三级安全培训面对不同的目标培训群体,能够做到目标培训群体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如局级安全培训体系主要包括《安规》学习、典型事故学习、现场急救等方面的安全内容,车间培训主要包括本车间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以及本车间相关的典型事故学习等方面的安全学习,班组培训的培训内容包括本班组管辖范围内的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的特点以及本班组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学习。

4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巩固和创新,走出一条适应电力生产安全、操作性强的管理路子,时刻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做到筑牢防线、长抓不懈、警钟长鸣,为公司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凌毅,梁广.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广东电力,2008,(11).

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文化风险评估安全生产
浅谈电力基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研究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评估
浅议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局限性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