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2014-09-23王艳夫王鹏程李丹

吉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玉米

王艳夫+王鹏程+李丹

摘要:玉米倒伏是玉米产量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有效防治倒伏是目前玉米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玉米; 倒伏;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3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86-1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主要有品种特性、地力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病虫危害、自然灾害等多种。近年来,倒伏已成为影响其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危害面积大,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十分严重。因此,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加以防范,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 倒伏的发生时期

在吉林省,玉米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后期和抽雄以后,多发生在7~8月份,玉米进入旺盛增长期,植株高大,需要养分较多,此期若遇暴风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玉米倒伏率明显增加。在高水肥及高产地块,玉米倒伏发生率较中低产田低。

2 玉米倒伏的类型及影响

在吉林省,玉米倒伏按照类型划分为3种:根倒、茎倒折和根茎复合倒伏。根倒伏是玉米植株自地表处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其主要原因是根系发育差,在大雨或是灌溉后,土壤因水浸泡而变得松软,湿度过大,根系固持能力下降,遇大风而发生倒伏。因根倒伏植株倾斜度大,甚至植株平伏于地面,倒伏后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对产量影响较大。茎倒伏是植株未发生根倒伏前,从基部以上某个节位折断,折断的部位多是抗折能力弱的节或节间。玉米倒伏发生的时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研究表明,从吐丝至乳熟中期,玉米倒伏发生得越早减产越严重,单株穗粒数越少,同时百粒重较低。

3 倒伏的影响因素

3.1 品种选择不适宜

品种本身抗倒伏能力较差,或没有因地制宜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品种,这就增加了玉米倒伏风险。

3.2 种植密度不合理

群体密度的增大导致植物间争光气、争肥水,作物茎秆细弱,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营养物质合成减弱。茎秆节间增长,茎秆强度和矿质元素含量降低,根系在不同耕层的分布发生改变,根系伸展受到限制,从而增加玉米的倒伏风险。国内外每年由于玉米倒伏而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达5%~25%,个别年份甚至更高。

3.3 施用肥料不科学

玉米对肥料需求量较大,目前大部分农民过分重视氮肥的施用,忽视了有机肥、磷肥、钾肥及微肥的施用,使肥料比例失调,造成玉米营养失衡,植株过高,节间抗折力降低,容易造成倒伏。此外,在玉米生长前期施肥量过多,造成前期养分集中,玉米生长过快,而在中后期玉米脱肥早衰,若不及时追肥,或追肥深度不够或距离植株根部过近,都不利于根系养分吸收及入土扎根,进而造成植株倒伏。

3.4 病虫害的危害

受气候的影响,病虫害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细菌性茎腐病会使植株基部节间变软,内部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降低;玉米螟也会破坏输导组织,严重甚至会将茎秆蛀空,降低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受到病虫危害的玉米遇风会使得田间倒伏率增加。

3.5 田间管理不当

在玉米生长期间,未及时中耕培土。拔节期后中耕,可产生大量的支持根减轻倒伏的发生。

3.6 气候因素

吉林省玉米拔节到开花灌浆的关键时期,正值高温、寡照、多暴风雨的7、8月份,很容易造成玉米倒伏。

4 抗倒伏措施

4.1 选择合适玉米品种

目前在吉林省广泛种植抗倒伏性能较好的品种有良玉99、利民33、郑单958、迪卡516、农华101等,各地区应根据土壤特征和生态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抗倒高产玉米优良品种。

4.2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理化性状、种植方式等综合因素选择最适宜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玉米倒伏。此外,可适当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协调优化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以减轻倒伏的风险。同时,合理密植也可形成适宜的叶面积系数,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

4.3 科学施肥

积极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掌握“前轻中重后补充”的原则,做到有机肥和化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底肥与追肥三结合。同时加大施肥深度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证玉米生育期尤其是生育中后期对养分的需求,保证根系的充足生长,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

4.4 加强田间管理

播种前精细整地,进行深松以蓄水保墒,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使总根数增加且入土较深。加强中耕除草,尤其是拔节期以后的培土,促进玉米气生根的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在玉米生长7~8叶期,用“玉黄金”或“壮丰灵”等在植株顶部进行叶面喷施,通过降低株高、穗位高达到抗倒伏的目的。

4.5 防治病虫害

选择抗病虫品种,播种前进行晒种和拌种,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发根能力。玉米生长期间重点防治玉米螟和茎腐病,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及时防治玉米螟。

4.6 倒伏后的挽救措施

尽管遇到自然灾害也无法控制倒伏,但可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损失。玉米倒伏后,特别是抽雄前后的倒伏,上部难以自行其立,倒伏后立即人工扶起并铲土将根培好。

参考文献

[1] 张继余,刘姝,宋朝玉.等. 玉米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山东农业科学,2009,(11): 119 - 121.

[2] 崔天祥.试论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 2010,(06) .

[3] 许正学,李福林,张淑琴,肖增民,邬生辉.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

作者简介:王艳夫,本科学历,德惠市万宝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