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2014-09-23孙少龙王英智

吉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大豆病害

孙少龙+王英智

摘要:大豆即黄豆,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古就是我国比较重要的豆类之一。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分支,植株喜欢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大豆不但食用价值高,经济价值也很高,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豆比较常见的四种病害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大豆;病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85-1 本文主要介绍大豆四种病害的防治技术,分别为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病毒病。对于大豆所有病害的预防,建议以选用良种为基础,选用良种可以降低各种病害的发生几率,提高大豆抗逆性,因此选用良种非常关键,建议农户严格把关种子的选择,同时也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同时做好大豆栽培工作与病害的预防。下面依次对大豆的常见病害进行分析。

1 大豆灰斑病

灰斑病是露地、保护地作物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温度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

大豆灰斑病是常发性病害,由大豆尾孢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一般地块减产10%~15%,为害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30%以上。

防治方法:每亩用80%多菌灵超微粉50~60克,喷药时间要选在晴天上午6~10点,下午3~7点时进行。

2 大豆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为害的作物就是大豆,据了解最早发现大豆霜霉病就是在东北地区,当时以东北地区病害比较严重,其次是华北地区。

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和豆粒上,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早期就会出现落叶现象,再严重就会出现种子发霉、腐烂,可导致减产30%以上,为害较大,因此大豆霜霉病发现初期就要马上进行防治,以免造成严重减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大豆选种不慎,将带菌种子播下,可能导致幼苗系统发病。

防治方法:可落花后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克露6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与天达2116大豆专用型600倍液混配,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3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大豆细菌疫病假单胞菌)侵染而致,属病原细菌。主要危害幼苗、叶片、叶柄、茎及豆荚。一般种子带菌率高,幼苗发病重。夏秋季气温低,多雨、多露、多雾天气,发病重。暴风雨后可加速病情增长,由于伤口增多,有利于侵入发病重。此外,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低洼易涝地比岗、平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每亩用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100毫升或1%武夷霉素350~500毫升对水叶面喷雾。

一般也建议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也可以发病初期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液400倍液,视病情防治1~2次。

4 大豆病毒病

为了预防大豆病毒病的发生,首先应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褐斑、饱满的豆粒作种子。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并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病残体,深翻晒土,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同时也要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并在在开花前、幼荚期和膨果期各喷施一次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果实发育,无空壳、无秕粒。

防治方法:可在开花后喷施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也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春大豆病毒病应从苗期开始,这样才能提高防效。可结合苗期蚜虫的防治施药,药剂可选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者5%菌毒清400倍液,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1次。

5 结语

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病毒病是大豆比较普遍的病害,通常来要以预防为主,一旦植株发病,再采取药剂防治,尽最大努力的保护大豆植株不受侵害,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子强,王有江.浅谈大豆常见病害症状识别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

[2] 陈金魁.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

[3] 汪桂君,佟殿文,夏培丽,朱丽红.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08).

[4] 潘淑霞.大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01).

[5] 刘先竹,司晓军,张鸣,李耀锋,穆红军.大豆病虫害防治[J].河南农业, 2006,(04).

[6] 沙尔江·沙塔尔,韩英. 大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7,(03).

[7] 王成武.大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08,(03).

作者简介:孙少龙,本科学历,公主岭市农村能源农业环境保护办公室,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王英智,大专学历,乾安余字乡农业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4-6-1015:14:25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2.1186.S.20140610.1514.002.html

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大豆病害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