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河道的治理与对策

2014-09-23代巍

吉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治理农田水利河道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的命脉,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十分必要。水利工程设施的标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稳定与提高,但现阶段,由于方面的原因,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仍存在“抓大放小”的情况,也就是只注重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忽视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最后一公里”建设方面没能真正重视起来,以致于在一些地方,对于农田的河道管理及维护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与提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田水利;河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54-11 农村河道治理中的问题

1.1 保护意识越来越弱

国家在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从规划设计到建设施工及后期管理,都有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但在农村河道管理方面,管理的程度及管理意识越来越弱。很多地方的农村,由于管理跟不上,加上河道两岸的群众也没有足够保护河道的意识,很多地方的村民甚至把河道当成垃圾场,随意倾倒废物,一些地方的群众,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视河道为已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全然没有保护的意识,在河道中无规划地取沙,违规搭建一些建筑物等情况相当普遍,致使河道失去了原有的排灌、通航等功能。

1.2 河道的水环境污染严重

城镇化的脚步不断推进,城镇向周边扩展的半径不断加大,而且人们都有近水的倾向,使得原本离城镇有一定距离的河道,随着城镇的发展,变成了城中河,密集的人口对河道的影响日益严重,很多农村在经济的浪潮中,也大办工业,一些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处理不善,就直接排入河道中,常年累月的侵蚀,河道水体的自然净化功能退化。目前,多数农村的河道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上管理不善,河道中水草、浮萍、杂物等长期积聚,水质严重变差,很多河道达到了干涸的程度,已无水可流。

1.3主体不清,河道保洁工作不到位

由于农村的河道,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国家主导,也有当时群众共同施工兴建的,在管护主体上,很多地方都存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很多河道处理都处于一种自然半自然的状态,归哪个部门负责管理,权责难以明确,这就导致了河道保洁工作的缺失,有的根本没人管,有的即便是有人管,也多数管护不到位,加之河道的流动特点,上下游、左右岸的管护范围及职责都难以分清,各河段互相推诿的情况大有存在,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河道的管理及保洁。

1.4 资金投入不足

市场经济下,凡事都得有资金的支持,离开资金的保障,河道管理想达到一定的水平是万万不能的。多年来,国家注重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而在农村河道及小型农田水利上却明显不足,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及河道都苦于资金缺少而无法达到理想的管护水准。加上河道的权属问题,上下游、左右岸分属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使得河道及水利工程的资金保障无法落实,偶有一点资金投入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保证维护质量。

2 农村河道治理的建议及对策

2.1 加大宣传,提高意识

要从上到下认真重视起来,提高对河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各种形式,来宣传水利的法律法规,宣传河道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通讯媒介,提高每个人在水利方面的保护意识,从内心意识到水利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自主保护的责任。大力宣传水法,宣传河道知识,加强水利方面的宣传推广,转变人们的意识,让人人都能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自觉加入到维护河道的工作中来,从点滴做起,共同维护河道的清洁。

2.2 加大河道治理力度

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头,每个河段都设专门的部门及专人管理。加大河道两岸的绿化、生态建设,加强护岸力度,做好保法工作。根据河道的地理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护岸形式稳固河道两岸河坡、河岸,防止水土流失,满足河道生态性和沿河居民群众安全性、亲水性和休闲性等综合需求。同时结合河道整治和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科学合理进行河道的疏浚,解决淤积严重、排灌不畅、调蓄能力弱化、水质较差等实际问题。

2.3 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依法管理

河道的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机制下才能有效完成,所以在河道管理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从河岸规划设计、河岸施工建设、河道的清理疏浚、河岸的保洁、河岸两侧的绿化、工程设施的配备等方面,都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程序,依法、依规进行管理,形成一种长效的管理制度,避免人为管理的随意性。对于河道管理可以实施已定政策、定责任、定河段、定人员、定考核的“五定”保洁措施。有效督促各保洁责任单位和镇、街开展日常化、制度化、常态化的保洁工作,从而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河岸无垃圾的“四无”保洁目标。

2.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队伍建设

政府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确定河道的归属,并在资金上加大投入,确保河道管理在资金的强力保证下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要努力完善河道管理的队伍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培训、引进等各种方式,“从内部培养出,从外面请进来”的方式,完善河道管理的队伍建设,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引进,确保河道管理能与时俱进。应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及管理办法,把河道管理提到一个新的水准上来。

作者简介:代巍,大专学历,舒兰市小城水利管理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田水利。

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理农田水利河道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治理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