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2014-09-23程超孔屏

吉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技术玉米

程超+孔屏

摘要: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在生物学范围里,玉米属于碳4植物,苞叶却用碳3模式进行光合作用,属于雌雄同株。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想让玉米高产,掌握一定的田间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自古就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法,充分说明了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42-1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其营养丰富,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之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要玉米高产增收,除了选用良种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田间管理技术,自古就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法,充分说明了玉米田间管理的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1 除草

除草剂的选择也有讲究,不能盲目,玉米除草剂的使用也要依照玉米的品种来决定,不同品种使用的除草剂也不尽相同,同时也分为苗前除草和苗后除草,苗前除草与苗后除草的除草剂使用上也不相同。

苗前封闭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墒情比较好的地块,且杂草没有出来,喷后就下雨,能很好的除掉各种杂草。播后苗前,每公顷可使用38%莠去津5公斤+50%乙草胺3公斤对水1000公斤喷雾,可有效防止草荒,水量要足够,便于形成封闭的药层。

苗后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3~6叶期,杂草4叶期以前,可以很好地起到对杂草的防治。但一般还有烟嘧,对玉米有一定的危险,所以在玉米6~10叶期使用时一定要定向喷雾,禁止喷到玉米心叶,10叶后一般禁止使用。还有一种就是巴斯夫的苞卫,对玉米没有选择性,对龄期也没有选择性。

2 查苗、补苗

查苗、补苗是玉米出苗后必须进行的工作,玉米出苗后,就要求种植人员,经常地查看玉米的出苗情况,一旦发现缺苗现象,要第一时间补栽,为了保证玉米幼苗植株的健壮,保齐苗、保全苗,提高玉米的产量。补苗要带土坐水移栽备用,以保证玉米育苗成活。

3 中耕追肥

一次性施肥不符合玉米需肥规律,为了预防玉米后期脱肥早衰,结合拿大垄,实行垄沟深追肥,诱导根系发育,在四轮车的轴承不打断苗的前提下,合理晚追。苗期不铲地只拿1次大垄,是为了使除草剂封闭的药层不被破坏,提高灭草效果。满足养分需求在拔节至小喇叭口期(6~10叶展)期间,结合中耕进行施肥。通过中耕,灭麦茬松土、除草。追肥以氮肥为主,不要地表撒施,应集中靠近根部穴施或条施后覆土,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烧苗。

4 防治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玉米优质、高产的关键一步,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建议使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为主,其次要进行药剂拌种,播种出苗后,要注意水肥管理,同时注意及时清理杂草,这些注意事项都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玉米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玉米纹枯病、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穗病等,主要虫害主要以玉米螟和地下害虫为主。

玉米黑粉病播种时用种子量0.4%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同时以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土壤和粪肥处理。同时生长期可以彻底防治玉米螟等虫害。对于玉米黑穗病建议还是提前进行必要的药剂拌种,防患于未然。

对于常见的虫害玉米螟,药剂防治方法建议:于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三指一撮”法以3%呋喃丹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灌心,防治效果明显;生物防治建议,心叶中期撒施白僵菌颗粒剂,即将含菌量为50~500亿/克的白僵菌孢子粉500克与过筛的煤渣5公斤拌匀,撒施于玉米心叶中;放赤眼蜂治螟。即在越幼虫羽化率达到20%时,每亩设5~10个放蜂点,放蜂量为15000~30000头放蜂防螟。

玉米常见的地下害虫比如小地老虎,可以药剂防治低龄幼虫,可用溴氰菊脂、辛硫磷等农药兑水藻根和对水喷雾防治。也可人工捕捉,可在每日早晨检查幼苗,若发现新咬断或心叶萎蔫状植株,可就近挖土捕捉,连续3~5天,效果也很好,但是相对来比较耗费人力;化学防治建议,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4~5公斤/亩撒施。待出苗后2~3叶时,依据田间破坏情况,有选择地用50%辛硫磷乳油750克加饵料(菜叶或麦糠)75公斤制成毒饵,傍晚撒于破坏严重的田块进行诱杀;发现幼虫,可选用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克/亩,对玉米茎叶喷雾。

5 适时晚收

适时晚收对玉米中晚熟品种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降水作用,对提高玉米的商品等级有重要作用。所以根据自家玉米长势情况,可以适时晚收,但是不能盲目,要有一定科学性。

6结语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要想玉米高产增收,第一步就要选用良种,除了要选用良种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田间管理技术,玉米田间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生产环节。笔者通过本文介绍了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孟庆瑞,于健三.东北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及经验[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05).

[2] 刘斌,边学亮,张顺,王春梅,范慧,郭长义.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3).

[3] 吾买尔·热合曼.玉米叶片生理及对应田间管理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3,(06).

作者简介:程超,本科学历,浑江区农业局,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推广;孔屏,本科学历,浑江区农业局,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推广。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技术玉米
无花果田间管理
收玉米啦!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最饱满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