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4-09-23潘雪佳

吉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

摘要:吉林省作为大豆的主要生产地区,栽培技术工作更应有着细化的要求,从春季开始整地到最后的收获和贮藏都必须严格把关,以保证大豆的高产和品质的优良。

关键词: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S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36-11整地

整地是在栽培作物之前进行的基本耕作,包括耕翻、耙碎、耢平、镇压、作畦等。春大豆种植是一年一熟,在前茬收获后有较长时间可以耕翻地。根据前茬收获的早晚,翻地可分为伏翻、秋翻和春翻。耕翻后的地块上形成一些大垡片和大土块,必须及时耙碎,减少耕层中的孔隙,使土壤表面平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耕地后仍有一些土块不碎,为使土壤达到播种状态,还需要用耢子耢地。

2施肥

2.1大豆的养分需求规律

氮素营养。大豆氮素营养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土壤和肥料中所含的氮素,二是来自根瘤菌的共生固氮,共生固氮作用大约能满足高产大豆所需氮素的1/2~2/3。施用化学氮肥时也应注意充分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试验证明,施用氮肥过多,对根瘤菌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使根瘤数减少,固氮率降低。通常认为,在特别缺氮的土壤中,早期施用部分氮肥,可以促进大豆幼苗迅速生长。在氮肥抑制根瘤菌的作用消失之后,能加快根瘤的发育而增加其固氮力;磷素营养。大豆一生中都需要吸收磷素。大豆体内有机质的合成及转移都离不开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越低,施用磷肥的增产作用越大。当100克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于15毫克时,施用磷肥就有增产效果。磷肥有促进根瘤发育作用,从而增强大豆固氮能力,达到“以磷增氮”的效果;钾素营养。钾素能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使茎秆强壮不倒。通常情况下土壤不太缺钾,有机肥料含钾也丰富,因此在一般土壤上施用钾肥往往效果不显著。但是当大量施用氮、磷肥料时,配合施用钾肥是必要的,每100克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5毫克时,施钾有增产作用,高于8毫克以上增产效果不显著。

2.2大豆施肥方法

大豆种肥可用腐熟的优质厩肥拌草木灰,亦可施用化学肥料。常用化肥有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每公顷施用150~225公斤。化肥作种肥时,要注意不要烧苗,可采用深施或侧深施来进行,一般以施在种子侧下方4~5厘米为宜。可用微量元素或菌肥浸种或拌种;大豆分枝后进入开花期时需要大量营养。此时,结合大豆中耕锄草,每公顷施肥5~7公斤对大豆增产有很好的效果。大豆盛花期到结荚期进行根外追肥,效果也很好。一般每50公斤水加钼酸铵20~25克,制成溶液,每亩喷洒溶液375~450公斤。

3播种

3.1播前准备

播前准备包括精选种子、测定发芽率、根瘤菌接种等项工作;精选种子是将破碎粒、病粒、虫口粒及杂物挑除,并按粒形、粒色和脐色等品种性状,去掉杂豆;根瘤菌接种是针对没有种过大豆土地和大豆根瘤菌生长不好的土地。方法是根瘤菌剂拌种或土壤接种;播种期。春大豆决定大豆播种期的主导因素是温度,一般以土壤5厘米处温度稳定通过6℃~7℃时开始播种。

3.2播种方法

条播。是许多地方采用的方法,可用各种谷物播种机。条播的行距与管理机具有关,用畜力耕管理的行距,最小应在45厘米以上,近年来由于使用除草剂,而将大豆行距缩为15~30厘米。密播大豆不中耕,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穴播。也叫埯种。通常在播前整地起垄,在垄上按一定距离刨埯,每埯4~6粒种子。埯种便宜于除草管理,但在地力差时产量比条播低。现在已很少采用;点播。用人工或机械按一定距离播1~2粒种子。等距点播大豆,出苗后即保持适宜的株行距,不必再间苗。由于植株分布均匀,形成整体一致的群体结构,可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在肥沃土地上增产更为显著。

4田间管理

大豆田间管理的任务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间苗培根、追肥灌水,以便促进大豆生长。在有徒长倾向时,又要抑制生长,并且要及时消灭病虫害等,查苗补种。大豆出苗后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出现缺苗断条,为保证全苗,应及时检查苗情采取补救措施,如结合间苗进行移栽或催芽补种,是争取全苗的好方法;间苗。间苗是提高大豆产量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措施。间苗时期以越早越好,大豆子叶拱出地面后,子叶张开时就可间苗,拖延时间就会降低间苗的效果。间苗方法一般是用手工按留苗计划拔去多余的苗,同时用小扒锄铲净苗眼草。在种子田上还要根据幼茎色拔除杂花豆;中耕除草。大豆整个生育期间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特别是在大豆封垄前更加重要。及时中耕除草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过分蒸发,同时又防止杂草与大豆竞争养分、水分。中耕深度视苗期墒情而定。在生育后期不能中耕时应把大豆田中的大草拔掉,以免影响大豆生长。后期中耕时应注意在大豆根部培土。化学除草作为中耕除草的补充手段,也有很大效果;防治病虫害。大豆的主要病害有大豆孢囊线虫病、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等;主要害虫有大豆蚜虫、食心虫、豆荚螟等,一定要注意及时防治,以免影响产量。

5收获和贮藏

大豆的收获期。大豆各地收获期不同,在同一地区的收获期,也因品种和收割方法不同而不同。人工收割和机械分段收割,由于割后种子在植株上还有一段后熟期,可以在黄熟期进行,对大豆产量和品质没有不良影响。用机械联合收割,则必须在完熟期才行;脱粒与贮藏。机械脱粒大都用动谷物脱粒机,注意豆秆不要裹粮,也可将干燥的豆枝铺放在场院上,厚度1米左右,用畜力或拖拉机牵引镇压器等打场。也有人工敲打脱粒,但效率低;大豆种子晒干扬净,种子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在高温条件下贮藏不易变质和丧失发芽率。如果在低温条件下贮藏,含水量稍高也不易变质。但是温度高的场所贮存温度大的种子,就非常容易发霉变质,并丧失发芽能力。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温度,测量种子含水量,防止霉烂变质。

作者简介:潘雪佳,本科学历,镇赉县科技局,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播种施肥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