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周期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我国蹦床训练策略研究

2014-09-22刘爱梅朱礼金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刘爱梅 朱礼金

摘要:第29届蹦床世锦赛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女子蹦床选手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高水平女子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发展达到了瓶颈,动作的选用和成套编排趋同化明显,竞技能力提高过程中难度与完成质量的矛盾关系更加明显,辩证的处理二者协调发展,继续提高成套动作腾空高度是技术训练的关键;蹦床比赛战术是为了表现出运动员自身的真实竞技水平而采取策略,主要有心理战术和保险战术两种应用;提高成套动作储备以及套难度,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梯队建设是我国女子蹦床队备战里约奥运会亟待解决问题。

关键词:蹦床;新规则;优秀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G8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4-0093-05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mpoline technology, the evolution of the rules, the technology and tactics of world elite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showed ne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Olympic cycle. In view of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female trampoline athletes in recent games, this paper gives a whole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level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female trampoline athletes in the 29th trampoline Champ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iculty development of action sets of worlds elite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has reached the bottleneck.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action sets has clear convergenc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fficulty and quality of movement is more obviou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Both the quality and the difficulty of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and raising the height of the action vacated are the key technology training. Trampoline tactics are a strategy in order to show true competitive level of trampoline athlete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sychological tactics and insurance tactics in practice. It is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difficulty reserve of sets of action,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train backbone to promote echelon construction in preparation for Rio Olympics.

Key words: trampoline; new rules; elite women trampoline athlete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China; countermeasures

第29届蹦床世锦赛是里约奥运周期的第一个世界顶级蹦床大赛,也是世界各国运动员队伍调整,适应新规则的一场重要比赛,中国蹦床队派出由奥运冠军董栋和何雯娜领衔的新阵容参赛,成绩喜忧参半,男子蹦床队依然保持了世界强者风范,一举获得团体和个人两枚金牌。而女子蹦床队仍然没有摆脱失误的困扰,在团体决赛中,由于李丹和钟杏平相继出现重大失误,中国队不但没能完成五连冠的目标,而且最终仅以113.520的得分排名垫底。半决赛中何雯娜因位移过大而名列第五,位李丹和钟杏平之后无缘决赛。女子蹦床队是我国蹦床运动的开山鼻祖,竞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然而,随着蹦床竞赛规则的修改,新老运动员的更替,我国女子蹦床的竞技水平起伏不断,特别是2011年以来,重大国际比赛上一直失误不断,业界专家学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症结所在至今并不明晰。随着2013年新规则的实施,新奥运战略的制定,有必要寻找一个新的切入点,研究蹦床运动技、战术特征,把握新时期蹦床竞赛制胜规律。本研究试图通过新时期的蹦床技术特征,从战术的角度探讨蹦床技术的运用,为我国女子蹦床运动训练及科学研究抛砖引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2016国际蹦床评分规则以及2013年第29届世界蹦床锦标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蹦床比赛、2011年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运动员自选动作和比赛录像资料。

1.2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对最新国际蹦床规则的实施情况及对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国家队和部分省队教练员及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访谈;对比赛相关数据进行了数理统计;并对分析的结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2.1.1蹦床成套动作腾空高度成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导因素

在以往蹦床评分规则中,蹦床比赛成绩主要由所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组成,动作腾空高度只作为衡量动作完成质量的一个评定因素,而最近两次规则修改均把腾空高度作为单独的评分指标,成为比赛成绩组成的一部分,用整套动作的飞行时间来表示,这足以说明腾空高度的重要性。选取第29届世锦赛决赛的8名选手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为反映选手的实际水平,选取每名选手4场比赛(个人预赛、团体决赛、半决赛、决赛)中最好成绩的动作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8名运动员的高度得分均高于其个人难度得分,整体上高度分与总成绩呈现正相关,即高度分高者其名次也靠前,反则反之。也就是说在比赛成绩构成中高度分的比重已经超过了难度分,而且高度分提升的空间较难度更大,这不仅跟比赛规则的导向作用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训练中也意识到了腾空高度的重要性,随着蹦床运动技术的发展,动作难度的提升,腾空高度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

2.3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1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整体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竞技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自我国正式开展蹦床项目以来,女子网上单人项目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4],历次世界蹦床大赛决赛中都能看的中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身影,并多次获得奖牌,但很少有选手获得冠军,从2000年奥运会以来,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以东道主的身份获得一枚金牌外,几乎再无人问津桂冠,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女子选手个人的竞技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首先,我国女子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一直是竞技水平提高的一个壁垒,本次世锦赛中国派出了4名选手,除李丹的成套难度为15外,其他3人的难度均为14.4,自2011年世锦赛以来3年的时间里,我国女子选手的参赛难度一直处于14.4~15之间,没有提升过,而本次世锦赛上,最高难度为加拿大的15.4,而我国选手的难度只能处于中下游水平。

其次,我国女子选手成套动作储备有待提高。本次世锦赛上,我国选手钟杏平和李丹在预赛、团体决赛、半决赛以及决赛四场比赛的自选动作使用的为同一套动作,不仅如此,李丹使用的一套动作早在2011年世锦赛上就已经在使用,虽然重复使用一套动作完成各个阶段的比赛是本次比赛中很多运动员的一个特点,但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成套动作发展不明显,而本次比赛的冠军在2011年使用的成套动作难度为15,2012年奥运会提高到15.4,并一直领先保持到2013年世锦赛,所以,我国选手难度还需提高。

最后,我国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和腾空高度一直是强项,但从本次比赛的情况看优势并不明显。虽然钟杏平和李丹的腾空高度要高于其他选手,但依然比第一名要低,再加上难度落后,总成绩明显差一截。另外,完成质量的表现也不容乐观,作为中国领军人物,何雯娜的成套动作出现了位移过大扣分,并造成了动作不稳定,最终没有进入决赛。

2.3.2我国优秀女子蹦床选手的比赛制胜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蹦床运动正式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女子蹦床队,从2002年成立国家队到2008年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然而从2011年开始,世界大赛上我国优秀女子选手就一直失误不断: 2011世界杯系列赛(中国站)中钟杏平因自选动作失误未进入决赛,捷克站比赛中黄珊汕和何雯娜双双出现失误未进入决赛,2012年奥运会测试赛中李丹和何雯娜均出现重大失误而无缘奖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冠热点何雯娜在最后一跳出现失误而憾失金牌,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黄珊汕也仅获银牌[5],2013年世界锦标赛团体决赛中,由于李丹和钟杏平相继出现重大失误,中国队不但没能完成五连冠的目标,而且最终仅以113.520的得分排名垫底,半决赛中何雯娜因位移过大而名列第五,位李丹和钟杏平之后无缘决赛。由此看出,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并不是技术能力差,而是在重要大赛上实际竞技能力发挥不出来,我们将这种比赛发挥失常归因于制胜能力不高,所谓制胜能力是指让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以获得胜利的能力总和,是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真实性的一系列措施。而这一系列措施中,本研究认为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起关键作用的。

2.3.3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梯队发展不完善,领军人物缺失

参加国际比赛不仅为了取得优秀成绩,同时也是培养新队员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大赛上历练新的运动员需要有一个领军人物,既能赢得比赛又为新选手提供一个技术和心理的安全保障。虽然我国女子蹦床整体竞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如黄珊汕、何雯娜、钟杏平、李丹以及刘玲玲等经常在重大比赛上摘金夺银,但起引领作用的选手不明显,更像是齐头并进发展,这也造成了大赛上运用“保险”战术反而不保险。

3结论

3.1新规则周期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奥运周期初期受规则修改的影响,成绩构成要素中高度分所占比重已经超过难度分,与我国选手相比有很大提升空间,腾空高度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

3.2目前高水平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已经达到瓶颈状态,动作的选用和动作的编排趋同化明显,既降低了竞赛的欣赏价值,又不利于蹦床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有突破必须加大高难度动作的储备,要注重成套动作中高难度动作的合理选用和编排创新。

3.3新规则的实施,优秀女子选手成套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的矛盾关系更加突出,蹦床运动训练中应该辩证的处理二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可以先提高腾空高度再增加难度最后巩固动作质量为一个周期的螺旋上升的模式,综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4蹦床比赛战术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心理能力和竞赛规则的应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是造成比赛失误的主要原因,“难度”战术有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双保险”战术是培养新队员的一种有效途径。

3.5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整体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新老运动员梯队没有形成,缺少领军人物,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相比,我国成套动作储备以及难度有较大差距;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制约比赛制胜能力提高主要因素。今后的训练中除了提高成套动作储备以及套难度外,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梯队建设是新奥运会周期亟待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礼金.蹦床网上成套动作连接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及诊断[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65-69.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1,260.

[3]FIG . CODE OF POINTS TRAMPOLINE GYMNASTICS[S]. 2013-2016.

[4]刘兴. 第28届奥运会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3):62-65.

[5]朱礼金.训练学视角下蹦床比赛制胜规律的哲学思考与层次解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35-4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2.1.1蹦床成套动作腾空高度成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导因素

在以往蹦床评分规则中,蹦床比赛成绩主要由所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组成,动作腾空高度只作为衡量动作完成质量的一个评定因素,而最近两次规则修改均把腾空高度作为单独的评分指标,成为比赛成绩组成的一部分,用整套动作的飞行时间来表示,这足以说明腾空高度的重要性。选取第29届世锦赛决赛的8名选手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为反映选手的实际水平,选取每名选手4场比赛(个人预赛、团体决赛、半决赛、决赛)中最好成绩的动作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8名运动员的高度得分均高于其个人难度得分,整体上高度分与总成绩呈现正相关,即高度分高者其名次也靠前,反则反之。也就是说在比赛成绩构成中高度分的比重已经超过了难度分,而且高度分提升的空间较难度更大,这不仅跟比赛规则的导向作用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训练中也意识到了腾空高度的重要性,随着蹦床运动技术的发展,动作难度的提升,腾空高度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

2.3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1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整体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竞技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自我国正式开展蹦床项目以来,女子网上单人项目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4],历次世界蹦床大赛决赛中都能看的中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身影,并多次获得奖牌,但很少有选手获得冠军,从2000年奥运会以来,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以东道主的身份获得一枚金牌外,几乎再无人问津桂冠,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女子选手个人的竞技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首先,我国女子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一直是竞技水平提高的一个壁垒,本次世锦赛中国派出了4名选手,除李丹的成套难度为15外,其他3人的难度均为14.4,自2011年世锦赛以来3年的时间里,我国女子选手的参赛难度一直处于14.4~15之间,没有提升过,而本次世锦赛上,最高难度为加拿大的15.4,而我国选手的难度只能处于中下游水平。

其次,我国女子选手成套动作储备有待提高。本次世锦赛上,我国选手钟杏平和李丹在预赛、团体决赛、半决赛以及决赛四场比赛的自选动作使用的为同一套动作,不仅如此,李丹使用的一套动作早在2011年世锦赛上就已经在使用,虽然重复使用一套动作完成各个阶段的比赛是本次比赛中很多运动员的一个特点,但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成套动作发展不明显,而本次比赛的冠军在2011年使用的成套动作难度为15,2012年奥运会提高到15.4,并一直领先保持到2013年世锦赛,所以,我国选手难度还需提高。

最后,我国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和腾空高度一直是强项,但从本次比赛的情况看优势并不明显。虽然钟杏平和李丹的腾空高度要高于其他选手,但依然比第一名要低,再加上难度落后,总成绩明显差一截。另外,完成质量的表现也不容乐观,作为中国领军人物,何雯娜的成套动作出现了位移过大扣分,并造成了动作不稳定,最终没有进入决赛。

2.3.2我国优秀女子蹦床选手的比赛制胜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蹦床运动正式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女子蹦床队,从2002年成立国家队到2008年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然而从2011年开始,世界大赛上我国优秀女子选手就一直失误不断: 2011世界杯系列赛(中国站)中钟杏平因自选动作失误未进入决赛,捷克站比赛中黄珊汕和何雯娜双双出现失误未进入决赛,2012年奥运会测试赛中李丹和何雯娜均出现重大失误而无缘奖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冠热点何雯娜在最后一跳出现失误而憾失金牌,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黄珊汕也仅获银牌[5],2013年世界锦标赛团体决赛中,由于李丹和钟杏平相继出现重大失误,中国队不但没能完成五连冠的目标,而且最终仅以113.520的得分排名垫底,半决赛中何雯娜因位移过大而名列第五,位李丹和钟杏平之后无缘决赛。由此看出,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并不是技术能力差,而是在重要大赛上实际竞技能力发挥不出来,我们将这种比赛发挥失常归因于制胜能力不高,所谓制胜能力是指让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以获得胜利的能力总和,是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真实性的一系列措施。而这一系列措施中,本研究认为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起关键作用的。

2.3.3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梯队发展不完善,领军人物缺失

参加国际比赛不仅为了取得优秀成绩,同时也是培养新队员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大赛上历练新的运动员需要有一个领军人物,既能赢得比赛又为新选手提供一个技术和心理的安全保障。虽然我国女子蹦床整体竞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如黄珊汕、何雯娜、钟杏平、李丹以及刘玲玲等经常在重大比赛上摘金夺银,但起引领作用的选手不明显,更像是齐头并进发展,这也造成了大赛上运用“保险”战术反而不保险。

3结论

3.1新规则周期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奥运周期初期受规则修改的影响,成绩构成要素中高度分所占比重已经超过难度分,与我国选手相比有很大提升空间,腾空高度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

3.2目前高水平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已经达到瓶颈状态,动作的选用和动作的编排趋同化明显,既降低了竞赛的欣赏价值,又不利于蹦床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有突破必须加大高难度动作的储备,要注重成套动作中高难度动作的合理选用和编排创新。

3.3新规则的实施,优秀女子选手成套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的矛盾关系更加突出,蹦床运动训练中应该辩证的处理二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可以先提高腾空高度再增加难度最后巩固动作质量为一个周期的螺旋上升的模式,综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4蹦床比赛战术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心理能力和竞赛规则的应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是造成比赛失误的主要原因,“难度”战术有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双保险”战术是培养新队员的一种有效途径。

3.5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整体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新老运动员梯队没有形成,缺少领军人物,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相比,我国成套动作储备以及难度有较大差距;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制约比赛制胜能力提高主要因素。今后的训练中除了提高成套动作储备以及套难度外,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梯队建设是新奥运会周期亟待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礼金.蹦床网上成套动作连接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及诊断[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65-69.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1,260.

[3]FIG . CODE OF POINTS TRAMPOLINE GYMNASTICS[S]. 2013-2016.

[4]刘兴. 第28届奥运会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3):62-65.

[5]朱礼金.训练学视角下蹦床比赛制胜规律的哲学思考与层次解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35-42.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

2.1.1蹦床成套动作腾空高度成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导因素

在以往蹦床评分规则中,蹦床比赛成绩主要由所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和完成质量组成,动作腾空高度只作为衡量动作完成质量的一个评定因素,而最近两次规则修改均把腾空高度作为单独的评分指标,成为比赛成绩组成的一部分,用整套动作的飞行时间来表示,这足以说明腾空高度的重要性。选取第29届世锦赛决赛的8名选手的技术动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为反映选手的实际水平,选取每名选手4场比赛(个人预赛、团体决赛、半决赛、决赛)中最好成绩的动作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8名运动员的高度得分均高于其个人难度得分,整体上高度分与总成绩呈现正相关,即高度分高者其名次也靠前,反则反之。也就是说在比赛成绩构成中高度分的比重已经超过了难度分,而且高度分提升的空间较难度更大,这不仅跟比赛规则的导向作用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训练中也意识到了腾空高度的重要性,随着蹦床运动技术的发展,动作难度的提升,腾空高度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

2.3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1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整体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竞技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自我国正式开展蹦床项目以来,女子网上单人项目整体实力一直处于世界前列[4],历次世界蹦床大赛决赛中都能看的中国女子蹦床运动员的身影,并多次获得奖牌,但很少有选手获得冠军,从2000年奥运会以来,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以东道主的身份获得一枚金牌外,几乎再无人问津桂冠,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女子选手个人的竞技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首先,我国女子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一直是竞技水平提高的一个壁垒,本次世锦赛中国派出了4名选手,除李丹的成套难度为15外,其他3人的难度均为14.4,自2011年世锦赛以来3年的时间里,我国女子选手的参赛难度一直处于14.4~15之间,没有提升过,而本次世锦赛上,最高难度为加拿大的15.4,而我国选手的难度只能处于中下游水平。

其次,我国女子选手成套动作储备有待提高。本次世锦赛上,我国选手钟杏平和李丹在预赛、团体决赛、半决赛以及决赛四场比赛的自选动作使用的为同一套动作,不仅如此,李丹使用的一套动作早在2011年世锦赛上就已经在使用,虽然重复使用一套动作完成各个阶段的比赛是本次比赛中很多运动员的一个特点,但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优秀女子选手的成套动作发展不明显,而本次比赛的冠军在2011年使用的成套动作难度为15,2012年奥运会提高到15.4,并一直领先保持到2013年世锦赛,所以,我国选手难度还需提高。

最后,我国优秀选手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和腾空高度一直是强项,但从本次比赛的情况看优势并不明显。虽然钟杏平和李丹的腾空高度要高于其他选手,但依然比第一名要低,再加上难度落后,总成绩明显差一截。另外,完成质量的表现也不容乐观,作为中国领军人物,何雯娜的成套动作出现了位移过大扣分,并造成了动作不稳定,最终没有进入决赛。

2.3.2我国优秀女子蹦床选手的比赛制胜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蹦床运动正式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女子蹦床队,从2002年成立国家队到2008年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然而从2011年开始,世界大赛上我国优秀女子选手就一直失误不断: 2011世界杯系列赛(中国站)中钟杏平因自选动作失误未进入决赛,捷克站比赛中黄珊汕和何雯娜双双出现失误未进入决赛,2012年奥运会测试赛中李丹和何雯娜均出现重大失误而无缘奖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夺冠热点何雯娜在最后一跳出现失误而憾失金牌,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黄珊汕也仅获银牌[5],2013年世界锦标赛团体决赛中,由于李丹和钟杏平相继出现重大失误,中国队不但没能完成五连冠的目标,而且最终仅以113.520的得分排名垫底,半决赛中何雯娜因位移过大而名列第五,位李丹和钟杏平之后无缘决赛。由此看出,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并不是技术能力差,而是在重要大赛上实际竞技能力发挥不出来,我们将这种比赛发挥失常归因于制胜能力不高,所谓制胜能力是指让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以获得胜利的能力总和,是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真实性的一系列措施。而这一系列措施中,本研究认为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起关键作用的。

2.3.3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梯队发展不完善,领军人物缺失

参加国际比赛不仅为了取得优秀成绩,同时也是培养新队员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大赛上历练新的运动员需要有一个领军人物,既能赢得比赛又为新选手提供一个技术和心理的安全保障。虽然我国女子蹦床整体竞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如黄珊汕、何雯娜、钟杏平、李丹以及刘玲玲等经常在重大比赛上摘金夺银,但起引领作用的选手不明显,更像是齐头并进发展,这也造成了大赛上运用“保险”战术反而不保险。

3结论

3.1新规则周期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的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奥运周期初期受规则修改的影响,成绩构成要素中高度分所占比重已经超过难度分,与我国选手相比有很大提升空间,腾空高度将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

3.2目前高水平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已经达到瓶颈状态,动作的选用和动作的编排趋同化明显,既降低了竞赛的欣赏价值,又不利于蹦床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想有突破必须加大高难度动作的储备,要注重成套动作中高难度动作的合理选用和编排创新。

3.3新规则的实施,优秀女子选手成套动作难度与完成质量的矛盾关系更加突出,蹦床运动训练中应该辩证的处理二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可以先提高腾空高度再增加难度最后巩固动作质量为一个周期的螺旋上升的模式,综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3.4蹦床比赛战术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心理能力和竞赛规则的应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是造成比赛失误的主要原因,“难度”战术有利于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双保险”战术是培养新队员的一种有效途径。

3.5我国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整体实力处于世界前列,但新老运动员梯队没有形成,缺少领军人物,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相比,我国成套动作储备以及难度有较大差距;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制约比赛制胜能力提高主要因素。今后的训练中除了提高成套动作储备以及套难度外,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骨干力量,促进梯队建设是新奥运会周期亟待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礼金.蹦床网上成套动作连接技术的运动学分析及诊断[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4):65-69.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1,260.

[3]FIG . CODE OF POINTS TRAMPOLINE GYMNASTICS[S]. 2013-2016.

[4]刘兴. 第28届奥运会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竞技实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3):62-65.

[5]朱礼金.训练学视角下蹦床比赛制胜规律的哲学思考与层次解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