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群逐梦大山扶贫的荔湾青年

2014-09-19肖学坤欧阳贻法

源流 2014年9期
关键词:连州荔湾区联村

肖学坤?欧阳贻法

流淌不息的湟川河,一路滔滔奔珠江,潮起潮落,诉说着粤西北连州两岸真实而感人的扶贫故事。

2013年6月以来,为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号召,一群来自广州市荔湾区的青年干部,齐齐来到了清远连州市的贫困山区驻村扶贫。他们都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通过三年的努力,让连州的贫困山村走上稳定致富之路。据悉,26名驻村(驻组)干部分别来自该区的组织部、经贸局(协作办)、综合执法局等部门以及22个行政街道。他们大多年轻而富有朝气,用当地村干部和群众的话讲就是“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给山区带来一股新鲜空气”,平均年龄38岁,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2人。

面对笔者的采访镜头,他们笑而不语,“没故事。”怎能没故事呢,一群大城市的青年来到大山扶贫,本身就是故事,就是好故事!他们离乡背井,与村民朝夕相处,风里来,雨里去,体现了扶贫干部的本色——爱心和奉献。

小伙子晒黑了,村民群众笑了

扶贫驻村一年多来,荔湾区对口帮扶的连州市东陂镇和西岸镇共11条贫困村,村集体收入从0元、数千元不等增加到平均10.9万元。帮扶单位共启动实施村集体项目130项、贫困户项目3289项。如该区花地街发动辖内知名电商企业唯品会出资30万元修缮前江小学;站前街、龙津街投资50万元环保机制碳厂改扩建项目;白鹤洞街、华林街共同出资50万元投资到东陂镇米可皮具厂;中南街、逢源街投资50万元建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三年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益28万元,并带动15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岭南街、东漖街投资20万元与当地农业专业户合作共建蔬菜种植基地;海龙街、多宝街投入30万元启动石马村兰管水库网箱养殖黄骨鱼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帮助村集体增加收入,同时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和开展规模种养,脱贫效果很好,扶贫“双到”工作已初见成效。

大城市里来的驻村干部,起早贪黑拜访农户,发动农户搞特色种养产业。“才来几个月,几乎每个城市小伙子都晒黑了。”说起荔湾区的驻村干部,东陂镇塘联村的黄书记一边“狡黠”地笑着,一边竖起了大拇指。今年该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6.3万元,是结对帮扶前一年的34倍。

洪水无情人有情

老天爷似乎要给初来乍到的清水村驻村干部陈广军、陈凯峰一个“下马威”。2013年8月,受第11号强台风影响,清水村连降暴雨,部分农田被淹,大批农作物被冲毁,部分农户房屋进水。两人与村干部一起,快速组织受灾的56名群众撤离,安置到村委会办公室等地居住。同时,将受灾情况及时报告两个街道领导,争取后方支持。大雨滂沱,两人冒雨为受灾群众送上了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食品饮料。两人的雨伞折断了,全身都湿透了。当笔者问起这件事时,陈广军说:“能使受灾群众安全转移,再累的工作我们俩都愿意去做,也应该去做。”

在今年5.22水灾面前,驻村干部身先士卒,成为抗洪救灾的中流砥柱。由于警钟长鸣,防范到位,村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天灾面前,村民看到了党员,看到了驻村干部,就感到温暖,对战胜困难充满信心。

改写村里没垃圾桶的历史

什么是好事、实事?东陂镇前江村、香花村、塘联村等6条村的驻村干部认准这个理:有益于群众的事,能让群众获得好处的事就是好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就是实事。为此,他们先从投放垃圾桶、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做起。

“香花村的卫生条件太差了,像个大垃圾场,对不起‘香花这个好听的名字。”这里有15个自然村,竟然没有一个垃圾桶。金花街、彩虹街派出的驻村干部扶东、王振两人谈到村容村貌时一个劲地摇头,心里很不是滋味。

针对这种情况,荔湾区驻东陂镇的12位驻村干部深入摸查各贫困村的卫生情况,并主动向镇的主管领导反映情况,提出各村设立垃圾桶、聘请贫困户做保洁员的建议。这一提议得到了市、镇、村的重视,仅仅东陂镇就购进了240个垃圾桶投放到各自然村,并采取三级负责的措施,聘请村级卫生保洁员。村里没有垃圾桶的历史终于被改写,村民们乱放乱扔垃圾的习惯也正在悄然改变。如今荔湾区帮扶的东陂镇、西岸镇11个贫困村的村头巷口共设立了470个垃圾桶,都聘请了卫生保洁员,村容村貌发生了从零突破的改观,迈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

聚会时,小伙子抱头大哭

从广州这样的大都市来到连州山区驻村扶贫,荔湾区的这批26名扶贫干部,可谓克服了不少旁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刚来时,山区蚊子多,夜晚睡觉‘人蚊大战是常有的事。”塘联村驻村干部潘旭新幽默地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该区扶贫工作组组长陈鸿钦向笔者介绍,驻组干部谢铭冠、驻西塘村的李伟聪、驻前江村的蒋粤斌、驻江夏村的陈金应和张伟东、驻马带村的韩顺良和李红日等扶贫干部家里孩子年幼,驻村数月后,由于回家少,没有时间陪小孩,家里小孩子不黏爸爸了。驻组干部肖学坤、驻七村村的刘敏学、驻塘联村的卢泳瑞、驻石马村的张志文等扶贫干部都是30岁前后的单身“剩男”,来到山区扶贫,他们或因两地分居和女朋友闹矛盾,或交际圈子缩小了缘分难觅,人生大事成了“难题”。驻西塘村的齐军、驻石马村的吴增达、驻七村村的吴能浩、驻河田村王世忠等是部队转业干部,他们把连州当成了人生的第二故乡,为帮助驻点村找项目经常周末不回家。驻大江村的李达文、李汉华,家里老父亲得了重病,长期住院治疗,不能时常陪伴老人家,心里不免感到自责,其中李汉华的父亲在他驻村数月后不幸辞世,他却不能及时赶到医院和老人道别,留下了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

连州的冬季特别寒冷。高山上白雪皑皑,北风呼呼。年终聚会时,小伙子再也控制不住复杂的感情,竟然动情地当众抱头大哭。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在春节将至的时刻,仍然坚守扶贫岗位的驻村干部们,远离广州、远离家庭,那一刻百感交集,感情、亲情、爱情,又有肩负的责任,时刻萦绕在心,挥之不去。

作为东陂镇驻村干部推举出来的“片长”,驻革命老区前江村的梅松谈到驻村干部个人困难时说:“扶贫开发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只有舍弃‘小家才能成就‘大家,相信好人一生平安。”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这群荔湾青年毅然决然选择了到大山扶贫逐梦。endprint

猜你喜欢

连州荔湾区联村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荔府征房〔2020〕3号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农村教师的新乡贤身份研究
——以浙江省兰溪市“联村教师”为例
兴旺农村产业用三招
神奇的连州地下河
小城里的中国记忆
行政复议的实践与启示—— 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提质增效求发展 联村联户见实效——成县2015年核桃产业发展纪实
山联村为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