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贾斯丁·海宁技术网球步法的研究分析

2014-09-17甘钧宇张吾龙

关键词:回球海宁步数

甘钧宇,张吾龙

(北京师范大学)

0 引言

比利时女子网球选手贾斯丁·海宁被称为技术网球流派的代表,她只有167 cm的身高,有着比一般的女子网球运动员都要瘦小的身体.即使是这样她仍然获得了七届大满贯的冠军,盘踞世界第一达117周,战胜了很多比她先天条件优越很多的选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拥有灵活、简洁的步法,和快速精准的移动.网球运动被称为“腰部以下,肩部以上”的运动,“腰部以下”指的是双腿合理运用各种步法,快速移动到最佳的击球位置,这样才能使你的技术动作得到充分发挥.

海宁的身体条件与我国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相似,都没有欧美网球运动员高大的身材和强壮的体格.我国运动员也可以发挥亚洲运动员的优点,运用灵活简洁的步法,在我们的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我国优秀运动员都是有这灵活的步法和快速多变打法的特点.运用我们亚洲运动员的灵活的优势来弥补我们力量的不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第二轮海宁对阵德门蒂耶娃的比赛中的与步法和移动相关的技术指标为研究对象.

1.2 录像观察法

观看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第二轮海宁对阵德门蒂耶娃比赛的第一盘,作为研究的基本数据.

1.3 对比分析法

对两位选手在比赛中与步法和移动相关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评价.

1.4 文献资料法

在互联网上和在图书馆查找海宁的网球技术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海宁和德门蒂耶娃都是底线实力非常强的选手,底线步法的运用都非常出众,具有底线回球线路多变等特点.在比赛的第一盘中,对海宁和德门蒂耶娃移动各个步数的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的次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移动的步数是指从对方击球瞬间开始,到己方击球为止,之间所移动的步数.高质量击球:高质量的击球意思是可以选择击球的线路的回球,击出的球力量速度旋转充足,落点深或者刁钻,使球保持在相持状态中或能在相持中压迫对手,使对手回球落点变浅,力量变小,能在出现机会球时打出制胜球或能大范围调动对手的这几类回球,统称为高质量击球.高质量击球的多少决定你是否能掌握主动从而控制比赛的关键,而高质量击球建立在灵活的步法,稳定的重心移动之上.

表1海宁向左右移动步数的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次数统计结果

表2 海宁向前移动步数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次数统计结果

表3 海宁向后移动步数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次数统计结果

表4 德门蒂耶娃向右移动步数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次数统计结果

表5 德门蒂耶娃向前移动步数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次数统计结果

表6 德门蒂耶娃向后移动步数的总次数与各个步数中高质量击球次数统计结果

用高质量击球次数除以总次数,得出高质量击球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如图1所示.

用向左或向右移动、向前移动和向后移动的步数分别乘以相应总次数,然后再相加,得到了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总步数,向前移动的总步数和向右移动的总步数以及总共移动的步数(如图2所示).

图1 海宁与德门蒂耶娃高质量击球次数占总移动次数的百分比

图2 海宁与德门蒂耶娃向各个方向移动的总步数

2.1 短距离步法移动比较

由表1和表4的对比可知,从向左或向右移动方面分析,海宁和德门蒂耶娃都是以一步两步移动和三步移动为主,不同的是海宁在左或右一步、两步和三步移动的次数占总体的比例比较平均,而德门蒂耶娃在一步、两步和三步移动中运用两步移动更多,占总体的比例更突出也更高,这说明海宁在运用一步、两步和三步移动都非常熟练,没有明显的依赖某一步数的移动,所以这一步、两步和三步所占总体的比例比德门蒂耶娃要平均,而德门蒂耶娃明显比较依赖两步移动,所以表现为两步移动占总体比例要比一步和三步占总体的比例要高得多.

2.2 长距离移动击球比较

由表1和表4的对比可知,从向左或向右移动四步以上和向前移动四步以上击球的次数等长距离移动击球的方面来看,海宁的长距离移动击球的次数比德门蒂耶娃要少,说明海宁击球之后的回位做得比较好,因为回位及时,留给对方空当会少,不会被对方调动很大的距离,所以长距离移动的次数比较少.又由图1可知,海宁移动四步以上击出高质量击球的次数比德门蒂耶娃要高十一个百分点,说明海宁的长距离移动或在奔跑时脚步迅速,重心和身体位置保持得更加平稳,击球的瞬间很好地运动到了奔跑时腿部和重心的力量,所以高质量击球次数高.

2.3 高质量回球次数比较

由图1可知,从各移动步数成功击出高质量回球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比来看,海宁除了向左或向右移动一步击出高质量击球的百分比比德门蒂耶娃低以外,其他的都比德门蒂耶娃的百分比要高,而且从图1的总计来看,海宁总共击出的高质量击球占总体次数的百分比为86.14%,而德门蒂耶娃为78.60%,海宁比德门蒂耶娃高了七点五个百分点,说明海宁在对方击球瞬间做出判断和反应更快,移动到最佳击球点更快速也更准确,在移动过程中使重心保持平稳移动和平稳制动的能力更强,能更好地运用到重心和腿部的力量去击球,所以高质量回球的比例更高,失误率更小.而结合比赛录像来看,德门蒂耶娃失误有三个原因,一是击球时重心起来了,重心起来意味着腿伸直了,这样大腿的就产生不了向上的力量,击球时只用到了手臂的力量,不是造成回球出浅就是回球下网.二是重心在最佳击球点时不稳定,就不能借助身体的力量去击球,只能用手臂去控制球,这样造成了击球的不稳定.三是没有移动到最佳击球点,这样就要改变正确的技术动作去击球,造成技术动作的僵硬、变形,使击球质量下降.

2.4 步法的精确度和节省化比较

由图2可知,从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总步数来看,海宁向左或向右移动所用的总步数为543步,而德门蒂耶娃所用的步数为585步,结合比赛中两位选手的移动特点,可以看出海宁用的步子比德门蒂耶娃要少,而海宁的高质量击球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又比德门蒂耶娃的高,也说明了海宁步法移动的精准和简洁,用调整步的次数也比德门蒂耶娃要少,能调整自己的步子大小准确的移动到最佳击球点,能两步到位绝对不用三步或者去做过多的调整步,这样既能缩短移动到最佳击球点的时间,省去了过多的调整步法,也节省了体力.反而德门蒂耶娃调整步比海宁要多,这样就比海宁移动到最佳击球点的速度要慢,可选择的击球路线就少,步法不够简洁,使总的步数增多,更加消耗体力,使击球稳定性下降.移动中过多的调整步会使重心起伏,不能保持很好的重心平稳移动以及造成重心突然制动,都会造成重心向后或向前倾斜,造成击球时拍面的不稳定,表现为回球出界或下网.或者击球时不能很好的用到重心和腿部的力量击球,还有就是难以击中球拍的甜区,造成力量的损失,表现为回球出浅,旋转弱,力量小,也无法控制球,使击球稳定性降低,击球质量下降.说明了击球质量的高低与所用的移动步数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说移动的步子多或者调整步用得多,击球质量就会高,简练而精确的步法比过多使用调整步要有效率得多.

2.5 各个方向移动能力比较

由图2,表2和表5的对比,表3和表6的对比可知,从向前移动所用的总步数和向后移动的总步数来看,海宁向前和向后移动所用的总步数都要比德门蒂耶娃的要高,说明海宁不仅仅在底线的移动技术好,而且向前移动的次数也比较多,表明海宁遇见机会就会采取主动进攻,在网前给对手制造压力,同时面对对方的高挑球,也要有很好的向后移动的能力.海宁的步法移动全面,可以向各个方向快速移动,移动覆盖的场区很大,左右移动的能力强这既保证了底线击球的能力,向前移动的能力强保证了主动上网进攻的能力和防守对方放小球的偷袭,向后移动的能力强保证了打后退高压球的能力,和跑回底线接高调球的能力.全场移动的覆盖面积大,步法灵活,使对手很难把球击打到海宁跑不到的位置.因为向各个方向移动能力都很全面,所以面对对手的回过来的前场球,中场球和后场球都能很好的处理,拥有向各个方向移动的全面灵活的步法也是打出多变的回球的基础.也是执行各种战术的基础.

3 总结与建议

3.1 对海宁步法的优势及其特点的总结

3.1.1 海宁的快速的移动和灵活简洁精确的步法,源于她出色的快速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以及刻苦的反复训练.

海宁与德门蒂耶娃相比,在对手击球的一瞬间,海宁有明显的分腿垫步的动作,这可以使身体重心重置到两腿中间位置,为快速移动提供了保证,多数情况下,德门蒂耶娃没有明显的这一动作,如果重心没有重新调整到两腿中间,在移动的过程中就先要调整重心,再使重心向来球方向倾斜,这样移动到最佳击球点的时间就延长了,由于匆忙移动,这样重心也很难保持稳定,使击球质量下降.

3.1.2 海宁观察到如果球飞向正手位,身体重心迅速向来球方向倾斜,利用重心来辅助快速移动,运用简洁而流畅的步法准确地移动到最佳击球位置,并采用半开放式的击球站位,击球后,挥拍的惯性会使她的身体重心转向左边,有利于她的迅速回位.

3.1.3 如果球飞向反手,海宁的调整步会比正手击球的调整步用得多,原因是单手反手击球点比正手击球点要求高[1],用小碎步调整到最佳击球位置是高质量击球的保证,海宁从移动到击球再到回位的整个过程显得行云流水、干净利落.不管是正反手击球,截击或高压球,灵活的步法和稳定的重心移动是基础,而平稳地移动到最佳击球点和脚下步法与动作技术的良好配合时打出高质量回球的关键.

3.2 对我国网球教学训练的建议

3.2.1 基本素质方面的训练

要使学生掌握快速的移动和灵活简洁的步法,需要学生拥有快速的反应能力的良好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身体的基础素质训练显得很重要,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要求腰部和下肢的力量做基础,运用在平衡垫上做静力性半蹲或者蹲起练习,走平衡木练习和用手托着推盘上盛满水的水杯,在网球场底线左后来回移动时或前后移动时水杯的水尽量少的渗出,从而锻炼平衡能力.听口令快速反应左右跑和看图片快速反应左右跑可以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3.2.2 移动和步法在教学中的训练

(1)网球教学训练中,教师要在注重学生们的击球技术动作的同时,更要注重腿部的移动和步法,因为移动和步法是高质量击球的基础,有了快速的移动和灵活的步法做基础,学生才能准确而快速地到达最佳击球点,正确的技术动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全身的力量顺利的通过球拍传递给球.多注重学生的步法和移动,有利于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形成,击球的质量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培养.

(2)在教学训练中,注重学生移动和步法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看见来球的反应起动步、移动中的步法、步子大小、身体的平衡以及到达击球点的最后一步重心平稳制动.教师不能只注意学生在击球动作上的问题,击球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源于移动和脚步的问题,比如没有到达最佳击球点,会使技术动作不能充分的做出来,造成了动作的紧张、僵硬和变形,使击球质量不高,还有到达击球点时重心不够稳定或者没有平稳地制动,导致没有很好地运用到重心和腿部的力量去击球,使击球质量不高.强调尽可能快的到达最佳击球点,可以充分做好击球准备,提高击球质量,还有就是可选择的击球线路多,使对手不容易判断你的击球线路.所以在移动和步法的每一步中,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使每一个环节衔接协调流畅,这样才能在动作技术训练中事半功倍.

(3)在教学中,注意纠正学生过多的调整步,应该仔细训练学生的步法中的每一步的训练,让每一步都高效实用.让学生采用简洁的步法,这样既缩短了到达最佳击球点的时间,由更加节省体力.还要注意训练让学生根据来球远近的变化和不同,通过调整步子的大小来准确移动到击球点.养成判断球的距离从而选择最简洁的步法的习惯.

(4)不仅注重训练底线左右移动步法,还要兼顾前后移动的步法训练,这样既可以让自己的跑动覆盖范围增大,使对手很难打到你跑不到的位置上,而且全场的多个方向的跑动能力也是执行各种战术的必要条件.

(5)运用比赛情景模拟的训练方法[2],模拟比赛中不同的情景和场上的各种情况,注意训练学生的移动和步法的套路,让他们形成自己最擅长的步法套路,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1步移动、两步移动、3步移动和长距离奔跑移动的击球套路,使每个移动步法套路都非常熟练,移动时才不会有明显的弱点,在比赛中面对不同距离的球就会更加从容,因为训练时都练习了很多次,移动快速和准确率就会提高,使击球质量提高.

3.2.3 学生在认知和心理方面的训练

(1)根据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的原则[3],让学生明白如果有扎实的步法和稳固的基础自己会有什么提高和改变,说明练习的过程中需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并且鼓励学生把稳固的基础和负责任的精神运用与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学生对枯燥的步法训练有更深的认识,交给学生训练的方法和自己评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2)教师可以采用连锁塑造的方法,所谓连锁塑造,就是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当学生完成每一步时都给予强化.在枯燥的步法训练中,让同学们看见自己在步法和移动方面的一步一步地提高,从而建立起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转化为学生的内部动机,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和自我的提高中得到快乐.

(3)学生在训练或者比赛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去注意自己的脚下步法移动,而不是只注重比分,提醒学生注重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置更多掌握目标,使学生成为任务自我卷入的学习者,这样他们就会关注自己的是否学到了技能,技能的细节是否掌握到位,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学习技能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4].这样更能体会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与提高,从而在学习网球和参与网球运动中获得快乐.

[1] 彭国熊.网球步法移动对技术掌握的影响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2~6.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4-105.

[4]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1-142,215-216,228-229.

猜你喜欢

回球海宁步数
刘海宁作品(一)
平凡的人 伟大的事
楚国的探索之旅
天下奇观海宁潮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
里约奥运会中外女排接拦回球效果的比较研究*
妙用积分定义解题
中外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失误原因的比较分析
对世界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比赛中接发球战术特征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