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牌屋》与犬儒主义

2014-09-17/杨

浙江人大 2014年8期
关键词:纸牌屋德伍德犬儒主义

/杨 敏

在广大民众的视野里,权力运行是神秘的“少数人游戏”。《纸牌屋》之所以走红,不仅在于剧集制作的精良,还有着深厚的群体心理基础。

《纸牌屋》,这部充满阴郁色调的美剧一经开播就创造了收视奇迹。

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安德伍德。从众议院党鞭到副总统,这位节操碎了一地的男主角,却因其浑身散发的政治荷尔蒙,赢得了观众热捧。有些人从中读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成功学奥妙,也有人读出权力“恶之花”对人性的荼毒。

当然,一千个观众眼中,也有一千个美国民主政治。政客、媒体、说客,这三条主要人物线索所勾勒出的民主图景,让讨厌美国的人看到了两党制衡已经演变为“只要是你拥护的,我就反对”;也让喜欢美国的人看到,西方民主虽然让“做好事不容易”,但是做坏事也不会那么容易。

尽管人们对大数据捧火《纸牌屋》深信不疑,但仔细寻思大数据营销的背后,是反英雄与反价值的犬儒主义的社会心理。

9·11事件之前,政治题材在美国一直被视为票房毒药,但是9·11激发了美国人对政治投入了更多兴趣,一部《白宫群英》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窥视国家大事运作过程、打探政坛人物私生活的窗口。

一部主旋律,一部高级黑,同样是白宫题材但“玩”的不是一个路数,相距10多年均成功捕获观众眼球。其原因在于,热播的电视剧,其实都反映了社会对政治的总体判断。

《白宫群英》的社会心理基础是彼时美国人高涨的爱国热情以及理想主义,所以总统虽有人性缺点,但还堪称英雄。但是,《纸牌屋》却将美国政治的阴暗面放大到极致,副总统野心昭然、总统却软弱无力。

从相信“精英治国”的理想主义,到相信“国会山里无节操”,民主患上“肌无力”的虚无主义,这条社会心理变迁线索值得玩味。

可以想见,经济高速运转的时候,乐观向上的社会情绪,人们更愿意接受拥有理想主义情结的作品;而经济低迷时期,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抹黑政治人物的剧集,则更能观照社会现实。

在观众眼中,安德伍德不算个好人,似乎也没人将他贴上坏人的标签。因为,政治不是非黑即白的,政客也多游走在灰色地带。

安德伍德是有“信仰”的,而且他只相信权力;他努力,只为了实现野心而努力。他在剧中有几句经典台词,“我不相信任何意识形态,只相信权力”,“权力如同地产,位置是重中之重,你离中心越近,你的财产就越值钱”。

安德伍德的权力观就是他的价值观,他的这些台词,触碰到观众心底那根酥软的“麻筋”。在权力面前,人性是分裂的,对于这头“猛兽”,在公开场合我们会选择批判,但是私底下又会对其无限憧憬。

对安德伍德“灰色”人性的坦然接受,是一种犬儒主义。因为,犬儒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

有时候,我们警惕权力对人性的浸淫,但更多时候,我们甘心成为权力的奴隶甚至是帮凶;有时候,我们宁愿讥讽现实,而不是相信有能力改变现实;有时候,我们不仅对未来无望,还嘲笑那些怀揣希望的人。而这些,都是犬儒主义的“征候”。

毋庸置疑,美剧《纸牌屋》,可谓高级“腹黑”。权力、性、金钱,围绕一个政客的野心穿针引线,缝制了一条色彩斑斓的美国民主政治“底裤”。

猜你喜欢

纸牌屋德伍德犬儒主义
布加迪三款世界顶级超跑 在2022年古德伍德速度节上亮相
《纸牌屋》最终季剧情提前揭秘
犬儒主义的哲学起源与现实思考
光的时间印象——建筑与环境空间照明设计之卡尔德伍德伯恩休息区
Organizational Cynicism
现代犬儒主义研究之考
组织犬儒主义的概念界定、影响结果和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