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的饭局

2014-09-17周凌华

浙江人大 2014年7期
关键词:迷局夫君润物细无声

周凌华

国人好面子,尤其是被人邀请喝酒吃饭,那是一个不小的面子。此风古亦如此,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就记载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个人家中一妻一妾,这位当丈夫的每次回来都是酒足饭饱,并在妻妾面前夸耀都是富贵之人请他吃饭。妻子不信,偷偷跟踪,可城中无人与其招呼,最后见丈夫到城外墓地的祭祀者那里,向他们乞讨祭祀剩下的酒肉。妻将这一幕告妾后,两人抱头痛哭,对所依靠的丈夫失去了信心。试想,假如这一妻一妾看到真有富贵之人请其夫君吃饭,那将是另一番场面,一定很开心,也很庆幸,因为她们的夫君在外有面子,“夫贵”自然“妻荣”。

在“食文化”发扬光大的今天,被人请喝酒吃饭自然是有面子的标志,那是一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时常听人炫耀性地感叹:“真没办法,这个邀,那个请,分不开身来应付。”这令没有“饭局”的人听了,不由“羡慕、嫉妒、恨”。

“饭局”一词源于宋代。“局”原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之意。“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意为把“局”设在饭里,形象又生动。纵观中国历史,这种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春秋时代的齐相晏子,在饭局上“二桃杀三士”;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保赵国数十年之太平。此外,还有“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等历代著名饭局。最厉害的饭局莫过于两千余年前那场“鸿门宴”,一餐饭差点改写了中国历史。

饭局千古事,得失心中知。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花钱赔笑请人吃饭的。饭局饭局,重点并不在于饭菜,而是以饭局作为媒介,达到设宴者的某种目的,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于是乎,饭局中的“门道”便成了官场、商场等名利场里局中人的经营之道。

在官场,饭局无疑就成了工作能力强弱和沟通协调水平的延伸。领导前来视察工作,就算平时工作拖拉些、粗心些,甚至马马虎虎些,过着“一张报纸,一杯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式生活都没问题。只要在领导视察期间把饭局等各项服务安排妥当,把这项工作作为党和人民交代的重要政治任务,那视察后的结果一般都是皆大欢喜的。

而在商场,饭局更是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煞费苦心经营的重点,最典型的莫过于厦门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为“畅通”走私渠道而特建的“大饭局”——“红楼”。这个投资 1.4 亿元修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奢侈场所,其设施极为豪华,可谓应有尽有。红楼的“一条龙”服务,真可谓是干部腐败的“速成班”。

常在饭局走,哪有不失手。饭局是导致官员腐败的一扇大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腐蚀犹如“温水煮青蛙”。因此,防止和减少官员腐败应当整饬“饭局”。目前,中央和各地党委、政府相继出台有关禁止“酒局、饭局”等规定。这一方面是在整顿政治环境,为“官员减负”,好让其从“饭局缠身”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官员腐败的现实需要,让饭局不再成为官员堕落的“迷局”。

常在饭局走,哪有不失手。饭局是致使官员腐败的一扇大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腐蚀犹如“温水煮青蛙”。防止和减少官员腐败应当整饬“饭局”,将官员从“饭局缠身”中解脱出来,让饭局不再成为官员堕落的“迷局”。

猜你喜欢

迷局夫君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休斯敦迷局
面试三个准夫君
D8风云之惊天迷局
富硒妈妈的致富迷局
春夜喜雨
没有画眉乐,偏是斗嘴欢
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