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能服务外包的多元治理方式构成与形成机理
——能力理论与社会网络的视角

2014-09-14王宇露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发包方外包契约

王宇露

(上海电机学院 商学院, 上海 201306)

节能服务外包的多元治理方式构成与形成机理
——能力理论与社会网络的视角

王宇露

(上海电机学院 商学院, 上海 201306)

发展节能服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节能服务外包的质量不高,信任、公平、承诺缺失,严重制约了节能服务的发展,迫切需要优化外包关系的治理方式。本项目从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多层性和关系治理的多维性入手,分析外包关系多元治理方式的构成(包括合同、关系契约和心理契约等3种治理方式),探索各治理方式的维度;并运用能力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揭示外包管理能力、交易特征等因素对治理方式形成的影响机理。

节能服务外包; 多元治理方式; 外包管理能力; 社会网络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纷纷倡导节约能源,企业面临的节能减排与节能增效压力也日益加大,不少企业开始将能源服务外包(Outsourcing)给专业的节能服务商(Energy Service Companies, ESCOs;或Energy Management Corporation, EMC)。节能服务外包由此兴起。在节能服务外包中,节能服务商(作为接包方)利用专业的技术、设备、知识为用能企业(作为发包方)提供节能服务,降低其能源成本,并承担风险,共享节能收益。进入21世纪,中国节能服务外包迅速发展,2012年的产值已达2000亿元。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节能服务总产值将达3000亿元。遗憾的是,当前中国节能服务外包中弥漫的不公平、抱怨、猜疑等负面情感,已经严重制约了节能服务的顺利开展,迫切需要优化外包关系的治理方式。在低碳经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研究制约节能服务外包发展的关系治理问题,从产业发展层面看,不仅能直接推动节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而且能为其他服务外包业的绩效提升带来启示;从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层面看,不仅有利于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能推动我国早日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1 文献综述

综述文献,当前对节能服务外包关系治理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节能服务商与用能企业之间书面合同的签订以及执行上,少部分研究分析了关系治理方式(如信任)的效应。典型的观点包括: ① 外包双方之间通过建立信任,能降低外包交易成本和契约风险。② 节能服务外包双方需要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做出各种伙伴关系的安排,如允许合同随着情况的变换而修订,对合同进行定期修订;甚至是双方不签订能效协议,而是成立合作企业,共同负责能源设备的供给、安装、运营和更新[1]。③ Joseph等[2]提出,对于建筑节能服务外包这种高不确定、高频率的交易,应运用双边治理方式来治理。总的来看,当前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外包关系的合同治理,少数学者分析了关系契约治理的效应;多从组织间关系和外包一方的视角来展开研究,关注交易特征对关系治理的影响。对于关系治理中的能力因素、心理契约、各种治理方式的互动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

考虑到学术界对节能服务外包这种新兴外包类型的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研究更为成熟的IT服务外包等外包文献,发现服务外包关系治理的研究存在以下趋势: ① 从合同治理到关系契约治理,再到心理契约治理。早期的研究注重于外包关系中的合同治理。在认识到合同的不完全、外包关系的复杂性后,学者们开始提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来治理[3]。Sabherwal[4]较早提出,大部分组织间关系不仅涉及到合同,还涉及心理契约。遗憾的是,他并未探究心理契约的内容及其治理作用。Koh等[5]总结了IT外包中客户与服务商心理契约的内容,并检验了心理契约与IT外包成功的关系。Mikael[6]建立了心理契约影响工业买卖关系中情感承诺的概念模型。② 从单一方式治理到多种方式协同治理。早期的研究认为合同治理和关系契约治理是两种互斥治理方式。而Poppo等[7]发现了两者的互补关系,Goo等[8]进一步考察了这种互补关系的动态性。Miranda等[9]研究了合同和心理契约在IT外包中的治理时机,以及合同对心理契约的影响。Qi等[10]探讨了合同、关系和IT外包成功间的关系。③ 从发包方视角到双边视角,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大部分对服务外包的研究都从发包方的视角开展,有少部分探讨接包方的战略与核心能力的研究是从宏观、产业层面的视角来展开。从发包和接包双方的视角开展的研究很少,只有Sabherwal、Song等少数学者。部分学者如Kim和Chung认为服务商的能力是IT外包成功实施的最关键因素,但他们只是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对外包管理能力的内涵与维度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有: Shi等[11]从发包方视角对IT外包管理能力的维度研究发现,其包括信息充分下的购买能力(Informed Buying)、契约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3个维度。Qi和Chau从发包方的视角,通过描述性的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契约维度(包括契约复杂性和契约管理)、关系维度(包括信任、承诺、知识共享和沟通质量)和IT外包成功(战略利益、经济利益和技术利益)3者间的相关关系,发现契约维度是关系维度的基础,契约维度和关系维度都对外包关系的成功有正面影响。

总的来看,当前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外包关系的合同治理,少数学者分析了关系契约治理的效应;多从组织间关系和外包一方的视角来展开研究,关注交易特征对关系治理的影响。对于关系治理中的能力因素、心理契约、各种治理方式的互动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虽然学者们对IT服务外包等其他服务外包关系治理的研究比节能服务外包更为深入,但仍存在如下不足: ① 多注重交易特征对治理方式的影响,忽视外包管理能力与治理方式的关系。② 多注重合同和关系契约治理,提出了心理契约治理,但没有揭示影响外包心理契约形成、演化的因素,也没有揭示个人——组织间层面的心理契约治理与组织间层面的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之间的互动机制,及其对外包绩效的影响。③ 多从接包方或发包方视角出发,以单边数据来研究双边关系,缺少双边对偶数据的实证分析。

由此,本文拟建立包括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和心理契约治理3种治理方式的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治理方式,并运用能力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揭示外包管理能力、交易特征等因素对治理方式形成的影响机理。

2 节能服务外包关系治理的困境分析

对节能服务外包商的调研发现,节能服务外包有着3个不同于其他服务外包的重要特性,这些特性对节能服务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要求。

(1) 节能服务外包中普遍存在隐含的心理契约。在组织间关系的研究中,Pavlou等[12]、Kingshott[13-14]、Lovblad等[15]都证明了组织间的买卖关系间存在心理契约,但这些研究没有揭示心理契约对组织间买卖关系的具体影响。Mikael则建立了心理契约对工业买卖关系中情感承诺影响的概念模型。节能服务外包更容易形成关于彼此责任和义务的主观期望——即心理契约。一方面,节能服务外包在用能企业处实施,接包方期待用能企业修改经营管理制度与流程以配合节能改造、无保留地提供用能信息。另一方面,不少用能企业存在节能之外的其他隐形利益需求,如生产率、生产安全、社会形象、知识转移等。外包双方的这些需求可能在合同中并未写明,但却会影响外包绩效。因此,节能服务外包必须重视心理契约治理。

(2) 节能服务外包关系是一种涉及到项目组成员、成员间和外包企业间的多层面关系。项目组成员、外包双方的节能项目主管领导等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组成了节能服务外包的关系网络。组织间关系是一个涉及个人、组织、组织网络、产业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但目前大多数组织间关系的研究都集中于组织层面,很少有研究关注个人层面。然而,现实是组织间关系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是个人活动的结果[16]。正因为如此,Lacity等[17]提出的在IT外包领域,迫切需要通过研究外包各组织内的个体间关系来理解组织间的关系。在外包关系网络中,很多时候,项目组成员间的关系从正式的角色关系开始,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人际关系开始形成。但是,正式的角色关系仍然会维持,并且仍然会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重要依据。因此,项目组成员间因为工作互动形成的正式角色关系(Role Relationship)以及因为人际互动形成的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完全分开。在节能服务中,外包双方的项目经理具有较大的决策权,往往会代表企业履行责任和义务。项目经理对另一方心理契约履行情况的感知会影响其情感、承诺,并通过外包网络关系传递,进而影响组织间层面的关系治理方式,甚至是关系的终止或持续。

(3) 外包关系治理方式的有效性依赖于双方的外包管理能力。比如: 合同的管理与双方的信息处理能力密切相关,关系契约的有效治理依赖于关系管理能力,心理契约的有效治理依赖于情感管理等能力。因此,外包管理能力是影响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认为,造成当前中国节能服务外包发展困境的原因在于: ① 外包双方忽视彼此隐含的责任和义务,造成了心理契约违背,降低了外包绩效。② 由于双方对彼此外包管理能力的忽视以及外包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治理方式的选择不当,以及治理效果不佳。遗憾的是,当前研究对于关系治理中的能力因素、心理契约,各种治理方式的互动等问题缺乏研究。

3 节能服务外包的多元治理方式构成

从关系治理角度分析,影响中国节能服务外包绩效的因素可归纳为多个层面: 节能服务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关系,项目组成员与另一方企业间的关系,以及节能服务各企业间的关系。对这些层面的关系可从多个维度进行治理,分别有心理契约治理、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等3种治理方式(具体的理论模型见图1)。当然,这3种治理方式在治理节能服务关系的内容、方式等方式都有所差异。

图1 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多元治理方式Fig.1 Multipl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in energy-saving service

从治理内容上看,合同、关系契约、心理契约分别从经济、社会、心理等3个维度来治理节能服务外包关系,以降低交易成本。威廉姆森[18]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和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3个方面对交易成本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交易的市场环境是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在威廉姆森指出的影响交易成本的3个方面因素中,治理方式能影响的主要是资产专用性。交易成本理论认为,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威廉姆森提出了5种资产专用性: 地理区位的专用性(Site Specificity)、人力资产的专用性(Human Asset Specificity)、物理资产专用性(Physical Asset Specificity)、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专用性(Devoted Assets Specificity)以及品牌资产的专用性(Brand Asset Specificity)。本文认为,这些资产专用性都是可以感知的,也是合同和关系契约的治理重点。然而,在外包关系中,双方基于合作历史、另一方的能力、利益博弈、议价能力等方面研判,从而产生心理认同,进而付出情感,产生情感资产专用性。情感也是一种资产,并且是一种专用性资产。这种资产专用性隐含在各方的心理层面,并对其他资产专用性的进一步加深产生影响。

从治理方式看,心理契约治理与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从治理方式是通过经济要素还是社会要素来治理,即“经济要素-社会要素”,以及治理方式的“易感知性-不易感知性”两个维度刻画多元治理方式在治理方式上的差异。图2表明,合同治理主要是通过易感知的经济要素(如合同的条款)来治理节能服务外包关系,关系契约治理主要是通过易感知的社会要素(如共同解决问题、信任等关系规范)来治理节能服务外包关系,而心理契约(包括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治理则通过隐含在交易者心理层面的不易感知的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来治理节能服务外包关系。

图2 节能服务外包多元治理方式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multiple governance mechanismof energy-saving service outsourcing

为了获得节能服务外包的心理契约内容,对6位发包方的项目经理、9位接包方的项目经理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采用关键技术法(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Flanagan 1954),询问项目经理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外包项目,就此项目讨论外包双方承担的义务或责任。

访谈结束后,通过半开放式问卷方式,请5个接包方的项目经理、4个发包方的项目经理列出至少5项他们认为节能服务中双方最重要的义务或责任。问卷回收后,将半开放问卷结构与深度访谈结果比照分析,本研究发现两者有较高的一致性。剔除重复的内容后,共获得25项外包心理契约的要素。然后,采用Miles和Huberman提出的对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访谈获得的外包双方对另一方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结合对义务和责任的文献评述,将其进行分类,共得出9个要素。其中,发包方对接包方应承担的责任或义务有4项: 对外包提出明确的要求;迅速足额付款;积极参与和配合项目开展;为外包提供管理支持。接包方对发包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5项: 合理安排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能与用能企业有效沟通;独立完成项目,对用能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小;有效转移节能知识。

4 节能服务外包关系多元治理方式的形成

在揭示出节能服务外包关系治理的3种机制后,下文将重点探讨3种治理方式的形成时间、形成机理,并建立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

4.1节能服务外包3种治理方式的形成时间

节能服务外包项目的整个周期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 能源审计—可行性研究—合同签订—项目设计—设备和材料采购—工程施工—节能量监测—培训、交付。

从外包的整个项目周期来看,合同治理方式在合同签订时已经形成。当然,在合同签订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合同中的部分条款有可能发生变更。关系契约治理方式则是在节能服务外包项目执行之前就已经基本形成,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巩固。而节能服务外包中的心理契约的形成则贯穿了节能服务外包的整个过程。具体来看,合同签订前对交换关系的谈判是形成心理契约的基础。这是因为在双方在谈判时的显性或隐性承诺将是另一方形成心理期待的重要因素。而节能服务外包的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以及监测等过程中的沟通则使得心理契约进一步清晰化或者被外包双方重新理解。因此,心理契约的形成贯穿了节能服务外包项目的整个周期。

4.2节能服务外包3种治理方式的形成机理

前人主要关注交易特征对合同治理方式以及关系契约治理方式形成的影响。本文认为,交易特征也会影响心理契约治理方式的形成,并且,节能服务外包双方的外包管理能力会调节交易特征与治理方式形成的关系。此外,合同治理方式和关系契约治理方式的形成,会通过节能服务网络结构,影响心理契约治理方式的形成。由此,本文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多元治理方式形成模型。

4.2.1 交易特征对多元治理方式形成的影响机理 在合同治理和关系契约治理方式的形成过程中,节能服务与用能企业核心能力的接近性、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等交易特征会直接影响合同治理和关系契约治理的形成。① 节能服务与用能企业的核心能力越接近,用能企业就会越重视能源管理系统的改造、升级,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推动节能服务合同的形成。② 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越强,如企业高管团队具有节能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较强,都会驱使企业与节能服务商进行接触,形成节能服务合同。

图3 节能服务外包关系的多元治理方式形成模型Fig.3 Development mode of multiple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energy-saving service outsourcing

而在心理契约治理方式的形成过程中,外包双方谈判时的预期等交易特征对心理契约治理形成有着直接作用。外包双方谈判时形成的预期会影响彼此对另一方的权力、责任的感知。如果外包双方谈判时的预期过高,将不利于心理契约治理方式的形成。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节能服务与用能企业的核心能力越接近,合同治理越可能形成。

H2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越强,合同治理越可能形成。

H3节能服务与用能企业的核心能力越接近,关系契约治理越可能形成。

H4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越强,关系契约治理越可能形成。

H5外包双方谈判时的预期越高,心理契约治理越难以形成。

4.2.2 外包管理能力在交易特征与多元治理方式形成间的调节作用 对中国多个节能服务案例的考察发现,在节能服务外包的治理方式形成中,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外包管理能力会对交易特征与契约形成的影响产生调节作用。以酒钢集团为例。在第一个节能服务项目开展时,虽然合同虽然签了,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表现在: 节能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用能企业与节能服务有关的管理者、员工对节能服务的价值、流程与关键点有一定的认知,需要用能企业建立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酒钢,最初就出现过这样因为财务制度问题,导致节能服务款无法支付的问题。节能服务带来了能源成本的降低。按照财务制度,由降低生产成本而产生的支付给节能服务商的款项理当从成本里支付。但是按照酒钢当时的管理制度,没有一项能走得通,财务部门不知道如何支付费用。之后,酒钢制订了《酒钢集团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办法》,对节能服务项目的布局、论证、谈判、签约管理、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等都进行了规范,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建设和运行,以及用能单位的积极配合。因此,发包方和接包方的外包管理能力是影响节能服务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认为,发包方的外包管理能力包括信息处理、知识吸收、合同管理、关系管理、情感管理等要素。接包方的外包管理能力包括信息处理、流程再造、合同管理、关系管理、情感管理等要素。① 节能服务外包项目的这个过程都需要节能服务商和用能单位的密切合作。因此,发包方和接包方的信息处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都非常关键。② 在节能服务外包的实施中,节能服务商需要对用能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改造,并由此带来能源费用的减少。用能企业需要对生产流程、财务流程等进行再造。用能企业根据节能服务外包项目的实际修订管理制度、再造流程的能力对于外包项目的顺利实施也非常关键。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6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交易特征与多元治理方式间的关系。

H7节能服务商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交易特征与多元治理方式间的关系。

根据交易特征与治理方式的具体类型,H6和H7可细分为:

H6a1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节能服务跟其核心能力的接近性与合同治理形成的关系。

H6a2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与合同治理形成的关系。

H6b1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节能服务跟其核心能力的接近性与关系契约治理形成的关系。

H6b2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其节能主动性与关系契约治理形成的关系。

H6c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外包双方谈判时的预期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的关系。

H7a1节能服务商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节能服务跟用能企业核心能力的接近性与合同治理形成的关系。

H7a2节能服务商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与合同治理形成的关系。

H7b1节能服务商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节能服务跟用能企业核心能力的接近性与关系契约治理形成的关系。

H7b2用能企业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与关系契约治理形成的关系。

H7c节能服务商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外包双方谈判时的预期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的关系。

4.2.3 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对心理契约治理形成的影响 外包项目经理嵌入由项目组成员、项目组之外的外包双方节能服务人员,以及彼此之间的经济社会关系组成的外包关系网络。按照新经济社会学的社会嵌入思想,外包项目经理是受关系和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影响的结点,外包项目经理的行为会受到其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系、位置,以及社会关系网络整体结构的影响。从对嵌入的系统描述维度或嵌入的操作维度,可把各种嵌入分为关系、位置和结构嵌入。关系嵌入是研究二元关系的结构特征,位置嵌入是分析个体所处的网络位置对其行为的影响,而结构嵌入是分析网络的整体构造对其行为的影响[19]。可以从外包项目经理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嵌入强度,外包项目经理在网络中位置(如中心性、是否占据结构洞)、外包关系网络的密度、闭合性等角度分析外包关系网络的结构。在不同的网络结构下,组织间层面的合同履行、组织承诺等因素如何通过网络关系影响项目经理感知的另一方心理契约履行情况,合同治理和关系契约治理由此会对心理契约治理的形成产生影响。具体研究假设如下:

H8外包关系网络的关系嵌入会正向调节合同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

H9外包关系网络的位置嵌入会正向调节合同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

H10外包关系网络的结构嵌入会正向调节合同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

H11外包关系网络的关系嵌入会正向调节关系契约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

H12外包关系网络的位置嵌入会正向调节关系契约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

H13外包关系网络的结构嵌入会正向调节关系契约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发现,节能服务外包关系需要建立包括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和心理契约治理等3种治理方式的多元治理方式。在文献述评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较有意义的理论假设: ① 节能服务与用能企业的核心能力越接近,合同治理和关系契约治理越可能形成;② 用能企业的节能主动性越强,合同治理和关系契约治理越可能形成;③ 外包双方谈判时的预期越高,心理契约治理越难以形成;④ 外包双方的外包管理能力会正向调节交易特征与多元治理方式间的关系;⑤ 外包关系网络的关系、位置和结构嵌入会正向调节合同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⑥ 外包关系网络的关系、位置和结构嵌入会正向调节关系契约治理形成与心理契约治理形成间的关系。未来,可以建立实证模型,开展追踪调研,获得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检验所提的假设。

研究对中国节能服务外包关系治理带来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① 在节能服务外包中,针对影响节能服务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综合运用合同治理、关系契约治理、心理契约治理等多元方式,提高节能服务外包的绩效。② 在节能服务外包中,需要重视外包双方的心理契约治理方式。在节能服务项目前期,外包双方要给予具有实现可能的承诺,避免双方预期过高。③ 在节能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合同、关系契约对心理契约治理方式形成的影响,改善项目组人际关系,加强员工情感管理,防止心理契约违背。

[1] Yik W H,Lee W L.Partnership in building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J].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2004,32(3): 235-243.

[2] Lai J H K,Yik F W H,Jones P.Critical contractual issues of outsource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2006,17(4): 320-343.

[3] Willcocks L,Kern T.IT outsourcing as strategic partnering: the case of the UK inland revenue[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1998,7(1): 29-45.

[4] Sabherwal R.The role of trust in outsourced IS development project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9,42(2): 80-86.

[5] Koh C,Ang S,Straub D W.IT outsourcing success: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4,15(4): 356-373.

[6] Lovblad M,Hyder A S,Lonnstedt L.Affective commitment in industrial customer-supplier relations: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pproach[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12,27(4): 275-285.

[7] Poppo L,Zenger T.Do formal contracts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function as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8): 707-725.

[8] Goo J,Kishore R,Rao H R,et al.The role of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in relational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An empirical study[J].MIS Quarterly,2009,33(1): 119-145.

[9] Miranda S M,Kavan C B.Moments of governance in IS outsourcing: conceptualizing effects of contracts on value capture and creation[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onology,2005,20(3): 152-169.

[10] Qia C,Chaub P Y K.Relationship,contract and IT outsourcing success: evidence from two descriptive case studi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2,53(5): 859-869.

[11] Shi Z Z,Kunnathur A S,Ragu-Nathan T S.IS outsourcing management competence dimensions: 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 exploration[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5,42: 901-919.

[12] Pavlou P A,Gefen D.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 in online marketplaces: 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moderating rol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5,16(4): 372-399.

[13] Kingshott R P J.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upon trust and commitment within supplier-buyer relationships: a social exchange view[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35(6): 724-739.

[14] Kingshott R P J,Pecotich A.The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n trust and commitment in supplier-distributor relationships[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7,41(9/10): 1053-1072.

[15] Lovblad M,Bantekas A.What do you expect?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on affective commitment in industrial marketing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2010,9(3): 161-178.

[16] Ring P S,Andrew H,Ven V D.Developmen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4,19(1): 90-118.

[17] Lacity M,Willcocks L.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urcing practices: lessons from experience[J].MIS Quarterly,1998,22(3): 363-408.

[18] Williamson O E.Contract analysis: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M].[S.L]: The Economics Approach to Law,1981: 23-28.

[19] 王宇露.海外子公司的网络学习[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58-168.

Constitution and Formation of Multi-Governance forOutsourcing of Energy Saving Service—View of Competence Theory and Social Network

WANGYulu

(School of Business,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Developing an industry of energy-saving service is important for establishingbeautifulChina. However, outsourced energy-saving services in China have poor relational quality due to deficiencies in trusty, fairness and commitment, and therefore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saving service.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From the multiple-level and multiple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saving outsourcing, this work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 in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 relation contract, and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studies the dimension of these governance methods. It also reveals how outsourcing management competence and transacti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utsourcing of energy-saving service; multiple governance mechanism; competence; social network

2014 - 07 - 30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13YJC630174);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资助(13XKJ02)

王宇露(1978-),男,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战略,E-mail: lulu_wyl@126.com

2095 - 0020(2014)05 -0292 - 08

F 426.62

A

猜你喜欢

发包方外包契约
三方众包市场中的发包方平台博弈机制设计
一纸契约保权益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离岸IT外包中如何降低发包方的知识保护: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浅析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下发包方的成本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