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草系统离退休人员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14-09-12王婧婧涂阳军欧阳诚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身体状况主观幸福感

王婧婧 涂阳军 杨 智 欧阳诚军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以往的研究中幸福感研究对象较为广泛〔1〕,涉及各行各业,没有一定的针对性。烟草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从地域上说,它在全国均有分布,且涉及人员人数众多。从性质上说,它既属于事业单位,具有行政执法权,又是国有企业,从事烟草相关的经营活动,针对它的离退休人员现状的研究结果,对其他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尝试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学角度,对烟草系统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某省烟草系统离退休人员共193人,分别来自于某省18个县市,男102人,女91人;50~59岁 40人,60~69岁 101人,70~79岁 38人,80岁以上 14人。

1.2研究工具 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各个题项的设计源于前期的访谈数据。在研究前期,对烟草系统94名离退休职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将访谈所采集到的访谈记录转录成文本数据,再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整理编制确定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个人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和总体评价。除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外,各题项均采用1,2,3,4,5的五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对每一部分单独计分,以各部分的所有题项得分的均值作为衡量标准。

1.3量表施测 采用集体和个别施测相结合,对集中参与调研的离退休人员进行整群测试,严格使用规范的指导语;对个别有视力障碍的离退休人员采用个别施测,由主试向被试逐一解释题项,被试做出反应后由主试在问卷上记录。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二分类变量(如性别)进行方差分析、对多分类变量(如居住方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对其他因素(如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人际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总体状况 幸福感均值为3.34±0.03。幸福感属于中上水平,多数离退休人员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

2.2幸福感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的离退休人员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居住方式的离退休人员幸福感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

2.3多元回归分析 以幸福感为因变量,以与之相关的实际收入状况、主观收入评价、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观收入评价、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进入回归方程,调整后的R2为0.472,能解释总变异的47%。见表2。

表2 针对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幸福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单位良好的补贴待遇奠定了离退休人员较好的物质基础;完善的医保政策也基本为烟草系统所有离退休人员(上到高级干部,下到普通工人)免除了医疗保障的后顾之忧;优势单位的长期积累使得离退休人员普遍拥有较好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以上三方面的优势和保障,为烟草系统的离退休人员避免了许多其他行业离退休人员面临的实际困难,因此这部分人群的幸福感普遍偏高。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对离退休人员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李志雄等〔1〕研究结论一致。本文中年龄因素对离退休人员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与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结论一致〔2~4〕。这一点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离退休人员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年龄,所以年龄对其心理状况影响较小,二是本文研究对象的年龄都属于老年期阶段,年龄跨度相对较小,未能表现出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的显著影响。本文城市居住与非城市居住的离退休人员幸福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与以往相关研究〔5〕的结论不同。原因很可能是调查对象是来自某省烟草系统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人群中,城乡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差距很小,都具有相对较高的收入,且收入来源比较稳定。同时他们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也较为统一和一致。

本文说明离退休人员的主要生活重心处于家庭中。家庭关系和气氛与离退休人员的心理状况息息相关,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6〕。收入不均等和攀比心理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许多离退休人员主观收入评价。有部分离退休人员将自己的收入与在职人员的收入进行对比,觉得收入差距巨大,就直接降低了主观收入评价,同时心里也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和收入差距较大的事实直接降低了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至于实际收入状况不显著的原因,这可能与烟草系统这一特殊行业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和完善的福利体系有关〔7〕。烟草系统离退休人员基本不存在医疗这一许多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对该人群来说,目前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小,并且收入已经足够满足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原因,以往研究表明,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增加收入有助于提高幸福感,但是一旦达到某个限值(如5 000元)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任何影响〔8〕。

另外,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均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通过与离退休人员交谈,他们多次提到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健康和家庭和谐。身体状况好的离退休人员,几乎没有疾病经济负担,生活质量较高,幸福感也随之增强〔9〕。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的生理防御机制逐渐衰退,容易生病,小病也会导致心理上较大威胁。因此,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关注,从而身体状况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且心理状况对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差异的影响也是具有显著性的,这与国外学者〔10〕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表明心理健康和幸福之间存在正相关。究其原因,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感都采取的是主观自我报告的形式,个体的性格特质或认知倾向的差异会同时影响其对心理健康状况与幸福感的回答。

本研究中,社会支持对离退休人员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这与其他对老年人幸福感研究结果不一致〔11〕。该结果与某省烟草系统离退休人员这一调查对象有关。首先,他们有较好的养老体系,单位配备有较为完善的生活娱乐设施,并设置了专门从事老干工作的工作人员,一般有困难时他们都能得到组织的帮助。其次,单位定期开展娱乐活动、近郊旅游、外地参观、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健康教育都使其有归属感和充实感。这些都说明他们已经拥有较好的社会支持,所以这一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弱。人际关系对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差异的影响是很显著的,表明人际关系对幸福感有很大影响。良好的福利待遇,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障制度及各种文娱活动,会使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区的离退休人员,都具有较高的幸福感。因此,在整个社会中,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经济收入,并建立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对增强离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 参考文献

1李志雄,李鹏海,绍 平. 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770-1.

2唐 丹,邹 君,申继亮,等.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3):160-2.

3蒋怀滨,林良章.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调适的调查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28(24):2461-2.

4李 娟,吴振云,许淑莲. 北京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22(5):336-8.

5亓元伟,周少甫.收入、健康与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J〕. 公共管理学报,2010;7(1):100-7.

6姜晶梅,林 玲,孙国强. 我国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8(3):132-4.

7Gross JJ,Carstensen LL. Emotion and aging: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control〔J〕. Psychol Aging,1997;12(4):590-9.

8Frey B, Stutzer A. Happiness, economy and Institutions〔J〕.Econom J,2002;110(10):918-38.

9王 健,孟庆跃,Winnie Y,等. 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与健康的相关性〔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6(9):919-21.

10Dolan P, Tessa P, Mathew W. Do we really know what makes us happy?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J〕.J Econom Psychol,2008;29(1):94-122.

11邓云龙,阳中华,陈向一. 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3501-2.

猜你喜欢

身体状况主观幸福感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论医学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心理关怀研究
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对立与存在
幸福感
感觉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