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潜在脑力

2014-09-10吴再丰

大自然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算左脑右脑

吴再丰

英国作家史蒂文逊在小说《化身博士》中描写了一位兼具双重人格(善与恶)的主人公。白天,他是受人尊敬的医生——杰基尔博士;夜晚,他又变成了可怕的杀人恶魔——哈伊特。事实上,这种双重人格不单单存在于小说情节中。上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利博士在对因治疗癫痫而被切断连接大脑两侧神经纤维束胼胝体部分的患者的研究证实:左右脑持有不同的感觉、知觉以及机能。自此,左右脑机能差异研究的序幕拉开,斯佩利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虽然科学家目前对大脑的机能尚未全部查明,但仍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例如读写能力在左脑,空间辨别能力在右脑。相对来说,左脑侧重于分析抽象逻辑的思维,右脑则侧重于综合直观的思维。近年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崭新的创造力中心在右脑。当然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大凡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是擅用左右脑的人。

爱因斯坦的大脑

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擅用左右脑的典型例子。他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一名出类拔萃的理性思想家,也是一名脑袋里充满各种符号和公式的伟大数学家。总的来说,爱因斯坦是左脑发达且极富逻辑条理的人。但他的思想却首先来自于图景和形象(也就是右脑),之后再把它们翻译成简洁的语言和数学符号。著名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也不是他老人家理性思维的结果。他并没有坐下来用纸和笔一步步地推理演算,从而得到符合逻辑的结论。相反,相对论诞生在一个闲适的下午茶时间。当时,爱因斯坦正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透过微闭的眼睑凝视太阳,玩味透过睫毛而进入眼睛的光线。突然,一个灵光闪过,他开始好奇:沿着光束行进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于是,他就像进入了梦境一样,躺在那里,让思想随意邀游,幻想着自己正沿着光束进行。接着,他的脑子里又浮现出一个闪念,他立即意识到这正是他所要探求的问题——相对论。相对论不是逻辑推论的结果,不是分析思维的结果,而是极富创造性的直观的顿悟,是综合思维的结果。

虽然许多人和爱因斯坦一样,也对某些事物有着同样深刻的理解和顿悟,但他们却没有能力把它们表达出来。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除了具备理性思维能力,还兼具优秀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样,他能用数学的方法使他的洞察力变成逻辑的符号公式,这就大大地促进了大脑两个半球的沟通。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也是这样一位“全能型达人”:他既是出色的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也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雕塑家和画家。他的那些精美画作在艺术上超越他同时代的任何人,他的艺术著作充分表达了精辟的形象化概念。

不谙数学的心算冠军

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发现许多善于开发左右脑,最终出人头地的人,例如心算冠军。研究人员指出,心算冠军的能力关键在于大脑的使用。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最大限度地掌握左脑和右脑擅长的机能并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心算冠军是如何锻炼并掌握使用左右脑的呢?

日本心算名人一波多野在20世纪90年代不仅获得了日本举行的各项珠算冠军,还获得了世界计算技能冠军赛的冠军。她不仅心算了得,操作计算机等先进工具也很在行。有趣的是,由于用手指敲击计算机键盘的速度有限,而使用大脑中的“算盘”,就不会受到机械速度的限制,所以她的心算比计算机还快。而这正是波多野取胜的决定性因素。波多野不但心算速度比计算机快,而且可以进行16位数字的心算,这打破了13位数字心算纪录。波多野的心算特点是,只要看到或听到数字,她的头脑中就立即浮现算盘,算盘珠子自动地飞快拨动,瞬间就显示出了答案。

当然,波多野能够成为世界冠军,这与她从4岁起就受到教珠算的父亲的严格训练是分不开的。幼时,她每天平均要进行8小时的练习。久而久之,她的心算就与绘画一样,什么数与什么数组合变成什么数,会瞬间在脑中构成影像,然后闪现出来。

科学家对波多野心算时的脑电波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普通人使用左脑心算,而波多野在心算时,其思维是在右脑的后部(主司视觉的部位活动)进行。也就是说,她主攻右脑心算。科学家对其他一些心算名家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心算名家们不是按顺序进行计算,而是做了图像处理。波多野在高中时数学成绩并不好,她的成功似乎进一步证实了右脑的图形能力超过了左脑的计算能力。

智力竞赛取胜的奥秘

要在各种形式的智力竞赛中夺冠,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一位上世纪90年代某电视台举办的《纵横美国》超级知识大赛的冠军获得者,在上小学时看了电视台的知识竞赛节目,受到强烈震撼,暗下夺冠决心,并用了近10年时间埋头苦干。他购买了各种知识竞赛的问题集,然后逐个进行解答。他观看电视台举办的各种知识竞赛节目,一个也不漏。他还特地买了一个与电视比赛所用相同的开关,以此练习在回答的瞬间快速按键的动作。此外,他还努力培养自己集中注意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中,知道答案未必就能取胜,关键还在于要比别人按键更快。因此,他在听到问题时,哪怕头脑中还不清楚答案,只要有一丝闪念掠过,他就立即按键,而答案往往是在按键后才得出的。秘诀就在于,在超级知识大赛中,允许参赛选手在按键后5秒内作出回答,他正是利用这短暂的5秒进行思索,调动起一切知识来搜寻正确的答案。

从这位冠军的经历,我们可以知道,竞赛获胜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这位智力竞赛冠军9次参加比赛、6次夺冠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从大脑生理学来讲,这位冠军的故事有什么意义呢?据专家的解释,还不清楚答案就能够出现闪念的能力,是右脑直观能力的表现。一般来说,用左脑思考也一定能得出答案,但右脑的处理速度是每秒几千比特,而左脑至多是几百比特,两者悬殊很大。由此可见,锻炼右脑的直观能力,可为左脑理性地进行思考创造富裕的时间。

左右脑的差异

大脑在形态上以中央沟为界分为左和右两个半球。沿着脑沟,在靠近大脑中心的地方,有一块称为胼胝的部分。有大约2亿根神经纤维束通过那里,联结左右脑。由于神经纤维束发生交叉,所以右脑支配左半身,左脑支配右半身。这就是说,善于用右手(简称右利)的人能活跃地运用左脑,善于用左手(简称左利)的人(俗称左撇子)能活跃地使用右脑。

过去,为了治疗癫痫病,一些患者的胼胝体被完全切断,他们被称之为“裂脑者”。现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裂脑者,几乎都是美国人或加拿大人。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斯佩利博士在这些患者的配合下进行了多项有趣的实验。其中一个实验是。让一名女患者看一张男性裸体画。在将画示于她的右视野时,她马上断定这是绘画,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而将画示于她的左视野时,她马上就脸红了。研究显示,裂脑者犹如在一个身体里潜藏了两颗分离的心。

通过这些实验,斯佩利博士指出,左脑与右脑可能分别承担不同的机能。他认为,读、写、听、说的机能归左脑掌管;而右脑几乎是无能的。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才搞清楚,左脑擅长计算和逻辑思维;右脑擅长识别物体形状,即图像识别、空间辨别,以及音乐欣赏等。

因此,被切断胼胝体的癫痫患者,在左视野得到的信息,不能进入有图像识别能力的右脑。所以,即使他们知道是裸体男,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事实上,左脑的语言机能早在19世纪就被科学家注意到了。法国外国医生波尔·布格卡在调查失语症患者的大脑时,发现右脑受损伤不会引发失语症,而左脑受伤就会引发失语症。不过,语言中枢存在于左脑直到百年后才由斯佩利的不同寻常的实验证实。

左右脑孰优孰劣

现在,同左脑有关的能力在生活中明显占有优势。人们倾向于重视理性思维,重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而不太重视同右脑有关的能力,如空间感觉能力、艺术欣赏能力、创作创新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对左脑的重视可追溯到早期的学校教育。多数人入学后所受到的教育都主要是以读、写、算为基础,这些基本上是左脑的功能。当然,也有美术课、音乐课,偶尔也有舞蹈课或戏剧课。这种教育方式,再加上社会重视分析思维而不重视综合思维,导致左脑思维在习惯上占主要地位。这带来了副作用,善于用右脑的孩子常被错误地认为是不正常、智力低下或迟钝。而事实上,休斯敦大学的研究表明,许多被看作是“迟钝”的孩子,在艺术才能方面是正常的甚至是十分优秀的。

近年来,有些学者已经意识到完善的教育应同样重视语言分析思维和艺术合成思维。如果一个学生只受到语言分析方面的教育,实际上就切断了他直接体验周围世界的许多途径,而没有直接体验的教育是枯燥的,没有意义的和令人厌烦的。正像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一位学者所指出的:他的大脑被系统地损害了,在许多方面他没有受到教育。

对此,有些学校开始尝试增加艺术课程的比例,以开发右脑的功能,并增强同左脑联系的能力。例如在美国的一所小学,孩子们用一半的时间上各种艺术课,用另一半时间上常规课程。结果,他们的数学和许多其他科目的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差不多每门课的成绩都超过了平均水平。现在,欧美的其他学校也仿效这一做法,并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由此表明,开发右脑功能也有助于左脑的发展。换言之,大脑的两个半球不是单独地活动,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过去那种重视左脑偏废右脑的做法固然不足取,但一些人提出“右脑革命”等口号的做法也同样不可取,因为现在来评论左右脑孰优孰劣还为时尚早。

猜你喜欢

心算左脑右脑
演奏乐器可开发右脑
我用右脑多,还是左脑多
你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你是左脑发达还是右脑发达?
揭开心算方根之谜
右脑开发是谎言
从心算大师失算谈思维惯性
一道难题
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