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上班族恋上“晨间活动”

2014-09-10

环球时报 2014-09-10
关键词:晨间上班族职员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林梦叶 本报记者 邢晓婧图片说明:日本上班族清晨在咖啡馆交流心得。早上7时到9时的两个小时你在做什么?刚刚起床?挤在地铁上?早餐摊前买早点?殊不知日本人早已把上班前的这段时间视为一天中的“黄金时段”,通过参加各种“晨间活动”丰富人生,提高自我。早餐会上进行“头脑风暴”日本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光做好本职工作远远不够,如果不能持续提升各方面技能的话,迟早面临“卷铺盖走人”的悲惨命运。日本企业向来以严格苛刻著称,加班文化更是“历史悠久”,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如果还能坚持学习的话固然让人佩服,但能坚持下来的上班族寥寥无几。因此,日本人瞄准了上班前的这两个小时,越来越多的人利用这段时间“充电”,五花八门的晨间活动应运而生,风靡日本。传统的日式早餐非常讲究,但随着现代日本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多数上班族都是用咖啡加三明治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早餐会”便成为晨间活动的一大代表项目,深受欢迎。举办“早餐会”的地点大多是位于商务办公区的餐厅或咖啡厅,参与者也多为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早上7时,东京六本木的一家餐厅陆续来了几位客人,各自点好餐后便围坐在一起一边享用丰盛的早餐,一边开始相互问候,交流各种信息。当天“早餐会”的主题是“读书”,因此大家聊的内容也都与书相关。比如,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感想、是否值得推荐等。当天一个半小时的早餐会共吸引了从20岁到60岁的20余名参与者。活动结束后,大家都精神抖擞地奔赴工作岗位。热衷于参加晨间早餐会的日本职员翔太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初参加这个活动只是为了错开高峰时段拥挤的电车,参加几次之后发现和不同的人边吃早餐边聊天很有乐趣,“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能同时得到满足,从此就着迷了。晨间活动的早餐会除了读书还有很多别的主题,比如旅行、创业、IT技能等。有的还会做一个十几分钟的迷你演讲,配发简单资料供大家参考,然后一起讨论、出主意、想方案。有的早餐会甚至不惜为此“牺牲”吃的环节,把地点定在咖啡厅,参与者喝着咖啡啃着面包全情投入的模样,仿佛正在参加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培训机构盯上“晨间课程”“晨间活动”的风潮在日本迅速扩散,引发全民早起。各大培训机构瞅准商机,纷纷推出面向上班族的“清晨课程”,便于他们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学习外语或其他技能。为避免学业负担过重,这些课程通常设置为40至50分钟一节,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课时。《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好友田中小姐自2012年起每周一至周五的清晨都会先跑去赤坂站附近的中文学校上一节中文课再去公司上班,现在她已经能用中文接待中国客户了。田中小姐说,由于工作需要一直很想学中文,以前也报过晚间培训班,但经常加班很难保证出勤,缺课越来越多慢慢的自己就放弃了。现在她选的是每节40分钟的“小课”,内容不多,上下班路上就能消化掉当天的功课。这样越学越有成就感,一直坚持了两年多。“你中间没有缺过课吗?”《环球时报》记者问,“当然有,”田中小姐说,“有几次睡过头了可以其他时间去补课,我选的是每天早上7时至7时40分的课,第二节是7时50分至8时30分,这两节讲一样的内容,方便学生灵活选择。实在不行,还可以选择晚上去补”。“晨间课程”最早是以外语培训为主,现在很多培训机构还开设会计、计算机、商务礼仪等培训科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东京都某培训机构负责人开玩笑说,学生都早起了,我们也没有理由睡懒觉。成为拓展人脉的平台一些公司也为职员举办“晨间活动”,比如爬山、读书会、聊天、看电影、寿司会等,还有的公司让职员早起,到就近的寺庙进行晨时坐禅。公司认为这些活动既能增进职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丰富职员的生活,强健身心。日本人为何对“晨间活动”如此热衷?日本畅销书《晨间活动手册》的作者池田千惠分析称,说到底这还是源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现代日本社会的经济早已不及当年,进入公司就能干到退休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二三十岁的日本年轻人如果在所属公司看不到发展前景的话,也开始考虑“跳槽”。平日里繁忙的工作使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公司以外的人和事物,久而久之视野越变越窄,竞争力也越来越低,一旦被老东家解雇恐怕很难另谋高就。一位供职于某广告公司的男性职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参加‘晨间活动,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不仅能开阔视野,还能积累人脉。”还有一位供职于证券公司的女性朋友对记者说,“工作经常需要我加班或出差,我现在连个男朋友都没有。希望通过参加‘晨间活动能早日觅到如意郎君。”▲

猜你喜欢

晨间上班族职员
对幼儿晨间播报的几点思考刁
迟到的理由
摩登上班族
糊涂的我
无题
上班族
打错了
上班族的小确幸
反差就是这么大
上班族的烦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