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面罩雾化吸氧预防新生窒息的疗效观察

2014-09-05刘先芬蒋月姜黄志平刘小艳罗慧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罩血氧动脉血

刘先芬 蒋月姜 黄志平 刘小艳 罗慧兰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 泰和 343700)

早期面罩雾化吸氧预防新生窒息的疗效观察

刘先芬 蒋月姜 黄志平 刘小艳 罗慧兰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 泰和 343700)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早期面罩雾化给氧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临产孕妇9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9例、对照组499例,观察组早期采用面罩雾化给氧方式,对照组采用鼻导管给氧方式。结果: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明显,两组窒息率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面罩雾化吸氧能有效预防新生儿低氧血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新生儿窒息;早期面罩雾化吸氧;预防

氧疗能治疗血氧过少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保持患者的自我稳定[1]。氧疗可有效改善孕妇因宫缩、强力屏气时胎盘血流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所致胎儿暂时性缺氧,预防胎儿低氧血症,提高胎儿供氧度。临床给氧方法多种多样,常见有鼻导管给氧、鼻塞给氧、单纯面罩给氧。但这些方式存在氧丢失、氧利用度低、PaO2不稳定,且患者感到极不舒适,而舒适度的改变是患者出现不遵医嘱输氧行为的首要原因[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院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早期面罩雾化给氧为临床产妇进行氧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进入分娩先兆孕妇998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岁。临产诊断无胎儿宫内窘迫960例,胎儿窘迫38例,其中B超显示脐血异常13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平均分娩孕周、胎儿性别、产程长短、分娩方式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分娩先兆期采用早期面罩接雾化器(广东省富利凯东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由雾化器生产部件、氧气装置一套、面罩组成)。雾化方法:进入临产即用面罩雾化吸氧(3 L/min)直至胎儿娩出。对照组进入第二产程后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3 L/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新生儿娩出1 min后阿氏评分情况及脐动脉血气分析。

1.4 结果 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明显,两组窒息率亦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为5%~10%[2]。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脐动脉血气分析pH<7.2为脐动脉血气异常。

表1 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血气分析 例

2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 min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本病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凡能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胎儿通过脐带以胎盘为屏障,与母亲相连,氧气和营养均通过脐带与母体形成交汇。氧疗可迅速增加母体胎盘和胎儿血氧含量、血氧贮备量,能有效预防因宫缩、母亲强力屏气时胎盘血流减少而致胎儿血氧饱和度降低、胎儿窘迫[3]。故正确的早期氧疗方式是保障母子平安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氧方式为单侧或双侧鼻导管给氧。氧气自然丢失多,利用率低,吸入氧气浓度随着患者呼吸深度而异,呼气时氧被浪费30%~70%。且由于产妇呼吸道毛细血管扩张,鼻、咽、支气管黏膜充血,可使鼻腔通气不畅[4]。鼻导管给氧刺激性大,产妇常感觉不适,不能很好地遵医嘱用氧。面罩给氧效果明显,其机制是:(1)面罩雾化吸氧通过压缩氧气或空气力,使氧气直接进入母体气管、支气管及肺内各级毛细血管,且通过面罩扣于口鼻处形成一个密闭状态。(2)面罩雾化给氧,使功能残气量增加,有利于氧气交换。(3)面罩雾化吸氧可进一步湿化吸入气体,增加产妇舒适感。人体通过呼吸使氧气进入血流,妊娠后母体的呼吸次数不变,但每分钟通气量由妊娠前8 L/min增加到11 L/min,由于氧气量增加孕妇需要吸入更多氧气,以保障胎儿和胎盘对氧的需要量。早期面罩雾化给氧能有效提高产妇血氧含量、血氧饱和度,从而胎盘和胎儿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血氧贮备量增加。表1数据显示早期面罩雾化给氧新生儿娩出1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窘迫率明显低于早期不给氧或鼻导管给氧者(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早期面罩雾化给氧有利于提高产妇血氧饱和度,预防新生儿窒息。

[1]徐君,李勤,卜源芬.2种鼻导管吸氧方式氧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B):61-62

[2]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2

[3]尹军,高威.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仰卧位低血压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29-23

[4]姚尚龙,王俊科.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4.376

R 722.1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1.038

2013-07-31)

猜你喜欢

面罩血氧动脉血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勘误声明
理想面罩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异型动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自动变光焊接面罩的使用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