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2014-09-05赵秀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加格达奇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量

赵秀娟

(大兴安岭水文局,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赵秀娟

(大兴安岭水文局,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稀缺资源,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文章根据2011年度实测水文资料计算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利用现状,为当地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水资源。

降水;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资源利用

1 自然地理状况

大兴安岭地区全区面积82 975.0 km2,其中平原面积为5 616.7 km2,山丘区面积为77 358.3 km2,辖三县(呼玛县、塔河县、漠河县)四区(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呼中区),区内有黑龙江及嫩江两大水系,北坡为黑龙江流域,流经本区约730 km,两大水系所辖一江(即黑龙江)六河(即额木尔河、盘古河、呼玛河、塔河、多布库尔河、甘河)。河谷开阔,河床蜿曲。纵横于全区山谷林间,有以黑龙江、嫩江为主的50 km2以上河流154条,1 000 km2以上河流有28条[1]。

2 水资源量

水资源量内容包括4个部分: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

2.1 降水量

201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深422.3 mm,折合水量350.39 亿 m3,比2010年偏少18.2%,比多年平均偏少15.6%,位居1956年以来的第42位,属于偏枯水年份。

2.1.1 降水量的时空分布

2011年全区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等值线变化在350~500 mm。总的分布趋势为中南部较大,其他地区相对较小。

全区2011年年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变化在-20%~0%。

其中西部地区年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变化在0%~-10%,东部地区年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变化在-10%~-20%。

与多年平均值比较,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年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0.9%~20.4%,偏少最少的是呼中区和加格达奇区,偏少最多的呼玛县;与2010年相比,大兴安岭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上年偏少11.8%~26.3%,偏少最少的是加格达奇区,偏少最多的是呼玛县[2]。

从行政分区来看,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县(区)年降水深变化在298.5~585.6 mm,其中年降水深最大的为松岭区,年平均降水深为491.5 mm,折合水量82.6 亿 m3,古源站降水量最大为585.6 mm,最小为塔河县,年平均降水深为380.6 mm,折合水量53.5 亿 m3,十八站降水量最小为298.5 mm。

2.1.2 降水量的年内分布

2011年全区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份,降水量为360.6 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4%。2011年代表站月降水量比较详见表1。

2.2 地表水资源量

2011年全区年平均径流深为188.5 mm,折合水量为156.43 亿 m3,比2010年少14.8%,比多年平均少7.8%。

2.2.1 地表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

2011年全区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全区年径流深等值线变化在100~300 mm。分布趋势为西南部较大,东部较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多布库尔河流域,年径流深在300 mm左右;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呼玛河流域,年径流深在100 mm左右。

从行政分区看,2011年全区所属县(区)地表水资源量在2.56~39.6 亿 m3,其中松岭区地表水资源最丰沛,年径流深为235.8 mm,折合水量39.6 亿 m3;漠河县地表水资源最次之,年径流深为196.8 mm,折合水量36.28 亿 m3,加格达奇区地表水资源最少,年径流深仅为188.6 mm,折合水量2.56 亿 m3。

表1 代表站月降水量统计表 mm

与多年平均值比较,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县(区)地表水资源量除松岭区和漠河县分别偏多15.5%和8.6%,加格达奇区基本持平外;其他地区均偏少,偏少最多的是呼玛县,偏少45.7%;其次是新林区,偏少22.1%。与2010年比较,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县(区)地表水资源量漠河县和呼中区偏多,偏多最大的是漠河县,偏多20.9%;其次是呼中区,偏多6.9%;其他地区均偏少,偏少最大的是呼玛县,偏少47.8%;其次是新林区,偏少27.2%。详见图1。

图1 2011年行政分区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及上年比较

2.2.2 大、中、小型水库蓄水动态

2011年全区统计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3座。年末蓄水总量为210 万 m3,与上年末蓄水总量持平。其中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90 万 m3;小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20 万 m3。

2.3 地下水资源量

2011年全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4.26 亿 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为21.02 亿 m3,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0.08 亿 m3,全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5.20 亿 m3。组成详见图2。

图2 2011年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组成示意图

2.4 水资源总量

2011年全区水资源总量为161.66 亿 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56.43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25.20 亿 m3。全区平均产水系数为0.46,产水模数为19.48 万 m3/km2。详见表2。

3 水资源利用

3.1 供水量

2011年全区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为4 965 万 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421 万 m3,占供水总量的8.4%,地下水供水量为4 544 万 m3,占供水总量的91.6%。

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为12 万 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2.8%;提水工程供水量为409 万 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97.2%。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水供水量为4364 万 m3,占地下水源供水量的96.0%;深层水供水量为180 万 m3,占地下水源供水量的4.0%。详见图3、图4。

表2 2011年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

图3全区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比例图

图4 全区蓄水、引水、提水工程供水比例图

3.2 用水量

2011年全区用水总量为4 965 万 m3,其中地表水用水量为420 万 m3,占用水总量的8.4%,地下水用水量为4 544 万 m3,占用水总量的91.6%。

全区工业用水量最大,为1901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38.3%,其中火电行业用水量为538 万 m3,一般工业用水量为1 363 万 m3;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 544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31.1%,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 411 万 m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33 万 m3;林牧渔畜用水量为561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11.3%,其中林牧渔用水量为341 万 m3,牲畜用水量为219 万 m3;农田灌溉用水量为519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10.4%;城镇公共用水量为368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7.4%,其中建筑业用水量为157 万 m3,服务业用水量为212 万 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72 万 m3,仅占全区用水总量的1.5%[7]。2011年全区用水组成详见图5。

图5 2011年全区各业用水组成图

从行政分区看,加格达奇区用水量最大,为1 081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21.8%;其次为塔河县,用水量为1 025 万 m3,占全区用水总量的20.6%;用水量最小的是呼中区,为267 万 m3。2011年全区行政分区供用水量详见表3。

表3 2011年全区行政分区供用水量表万m3

行政分区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农田灌溉用水量林牧鱼畜用水量林牧鱼牲畜城镇公共用水量服务业建筑业工业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用水总量呼玛县86 3849 27240 50160 8350 4012 962 19203 122 05807 69塔河县256 4222 91210 5087 6244 6338 4610 52345 248 981025 29漠河县242 3416 6146 2057 9233 3836 35102 97354 1141 76931 65加格达奇区416 6940 4321 5535 0165 3562 503 57418 3518 351081 81松岭区120 741 2510 7018 112 63183 520 25337 20新林区154 311 185 6423 154 14326 330 05514 80呼中区134 441 679 2320 1730 6969 910 70266 80合计1411 33133 31518 75341 38219 33211 70156 711900 5872 154965 23

3.3 耗水量

2011年全区用水消耗水量为2 611 万 m3,综合耗水率为52.6%。其中:

1)在各业耗水中,工业耗水量最大,为798 万 m3,占耗水总量的30.6%,耗水率为42.0%,其中火电行业耗水量为253 万 m3,耗水率为47.0%,一般工业耗水量为545 万 m3,耗水率为40.0%。

2)居民生活耗水量为666 万 m3,占耗水总量的25.5%,耗水率为43.1%,其中城镇居民生活耗水量为536 万 m3,耗水率为38.0%,农村居民生活耗水量为129 万 m3,耗水率为97.0%。

3)林牧渔畜耗水量为509 万 m3,占耗水总量的19.5%,耗水率为,90.9%,其中林牧渔耗水量为290 万 m3,耗水率为85.0%,牲畜耗水量为219 万 m3,耗水率为100%。

4)农田灌溉耗水量为422 万 m3,占耗水总量的16.1%,耗水率为81.3%。

5)城镇公共耗水量为144 万 m3,占耗水总量的5.5%,耗水率为39.0%,其中建筑业耗水量为61 万 m3,耗水率为39.0%,服务业耗水量为83 万 m3,耗水率为39.0%。

6)生态环境耗水量为72 万 m3,占耗水总量的2.8%,耗水率为100%。

2011年全区各业的耗水组成详见图6。

从行政分区看,塔河县耗水量最大,为636 万 m3;加格达奇区次之,为553 万 m3;呼中区最小,为110 万 m3。

图6 2011年全区各业耗水组成图

4 结 语

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论证为当地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因水资源短缺而发生纠纷的事件频频发生,2011年加格达奇城市供暖与自来水公司因供水发生了纠纷等类似事件说明做好现代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已刻不容缓,请有关领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使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害后代人发展的需求。从而达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配置水资源,为建设大兴安岭生态林区提供保障!

[1]陈家琦,钱正英.关于水资源评价和人均水资源量指标的一些问题[J].中国水利,2003(11):42-46.

[2]杨爱民,王浩,孟莉.水土保持对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01):72-76.

1007-7596(2014)12-0255-04

2014-10-16

赵秀娟(1964-),女,河北昌黎人,高级工程师。

TV213.4

B

猜你喜欢

加格达奇大兴安岭地区水资源量
基于SWAT模型分析嘉陵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大兴安岭地区草丛沼泽土壤呼吸速率特征研究
逆行 用生命守护生命——记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驰援孝感的勇士
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兴安岭地区经济发展路径初探
众志成城打赢春防硬仗 戮力同心捍卫绿色家园——加格达奇林业局春季森林防火工作纪实
本期新闻图片
——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
浙江省近期各分区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加格达奇的夜
双柏县降雨径流特性分析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