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里水库大坝设计要点分析

2014-09-05令狐晓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趾板堆石堆石坝

令狐晓

(兴义市水务局规划计划所,贵州 兴义 562400)

革里水库大坝设计要点分析

令狐晓

(兴义市水务局规划计划所,贵州 兴义 562400)

革里水库位于兴义市乌沙镇抹角村革里组的革里小河上,距兴义市城区约17 km,距乌沙镇约5 km,该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镇区供水,工业园区用水等的一个综合性枢纽工程,工程规模为Ⅳ等小(1)型。文章对革里水库大坝设计进行分析。经过比较分析,革里水库大坝采用面板堆石坝。因而对革里水库面板堆石坝设计要点进行研究,阐述了坝顶、分区、面板以及趾板设计。

水库;大坝;面板堆石坝;坝顶;分区;面板

1 工程概况

兴义市乌沙镇位于E104°06′00″,N25°00′8″,地处云(滇)贵(黔)两省三县(市)结合部,西北与云南省富源县、罗平县接壤,东南与兴义市坪东街道办事处和白碗窑镇交界,素有“滇黔通衢”、“滇黔锁钥”和贵州“西大门”之称,是云贵两省重要的商贸云集之地和商品聚散地之一。

革里水库位于兴义市乌沙镇抹角村革里组的革里小河上,距兴义市城区约17 km,距乌沙镇约5 km,该工程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镇区供水,工业园区用水等的一个综合性枢纽工程,工程规模为Ⅳ等小(1)型。

革里水库推荐方案(下坝址)兴利库容为372.4 万 m3,死库容为37.6 万 m3,则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410 万 m3,对应的正常蓄水位为1 393.125 m。库容系数16.5%,含环境水年供水量为1 122.68 万 m3,水量利用系数为45.0%,不含环境水年供水量为875.88 万 m3,水量利用系数为35.0%。工程建成后可解决41 250人的供水。16300亩灌溉用水。

本工程永久性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如大坝、溢洪道、取水建筑物,冲沙建筑物等,次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如泵站、输水管线,由于本工程围堰、临时公路等临时性水工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使用时间都小于3年,而且失事对工程损失较小。图1为水库枢纽布置图。

图1 水库枢纽布置图

2 坝型选择

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条件,选择了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及相应枢纽布置,分别从地形地质条件、工程总体布置、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择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推荐方案。

坝轴线走向ES16.48°,坝顶高程1 396.20 m,最大坝高32.20 m,坝顶宽7.0 m,坝顶上游设“L”型混凝土防浪墙,墙高3.2 m,墙顶高程1 397.40 m,坝顶长112 m,在防浪墙上游面设置宽0.8 m检查廊道。

根据工程类比以及参照其它实际工程经验,上游坝坡采用1∶1.4,下游设一级马道,下游坡度采用1∶1.4。下游坝坡在1 373.00 m高程处设一级马道,宽2.0 m。

3 面板堆石坝设计

3.1 坝顶构造

坝顶宽度应根据运行需要、坝顶设施布置和施工要求确定,坝顶宽度一般为5~8 m。当坝顶有交通需要时,坝顶宽度应满足交通要求。该型水库,水库为小参照工程经验,确定坝顶宽度为7.0 m,坝顶铺有厚度为30 cm的碎石垫层,路面混凝土厚度为30 cm。为了排除雨水,坝顶面向下游侧倾斜,做成2%的坡度[1]。

坝顶上游侧应设置防浪墙,墙顶高出坝顶1~1.2 m。防浪墙与混凝土面板顶部的水平接缝高程,宜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防浪墙底部高程以上的坝体,应用细堆石料填筑,并铺设路面。防浪墙立墙上游的底板上,宜设宽度0.8 m的检查廊道。本工程设计采用L型防浪墙,墙高112 m。防浪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顶部厚0.5 m。防浪墙顶高程1 397.40 m。

3.2 筑坝材料及坝体分区

堆石体在自重、水压等荷载的作用下,各部分的应力和变形特性不同,对面板工作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各部分对材料性质、级配、压实度和施工工艺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应根据料源及对坝料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施工方便和经济合理等要求对坝体进行分区[2-3]。一般,将坝体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及下游堆石区。

3.2.1 垫层区

本工程垫层区水平宽度设计为4.0 m,采用石英砂岩人工开采加工砂料。最大材料颗粒直径取60~80 mm,<50 mm的颗粒含量取30%~50%,<75 mm的颗粒含量去5%~8%。压实后垫层的渗透系数取1.0×10-4m/s。

为了防止周边缝张开而导致漏水,在趾板周边缝的下侧,设置特殊垫层区(2B区),用粒径<40 mm的细垫层料填筑,以易于边角处填筑密实,减少周边缝的相对变形。

3.2.2 过渡区

该区位于垫层区与主堆石区之间,其变形特点和强度介于垫层与主堆石之间,作用是保护垫层区的渗透稳定,即使面板开裂漏水,也不会因高压水流作用将垫层料带走。该区材料应是新鲜、坚硬、级配良好的石渣,其粒径级配应满足垫层区与主堆石区的过渡要求,符合反滤原则,一般不必采用破碎加工,常以主堆石料剔除较大粒径后直接填筑。

规范规定硬岩堆石料作主堆石区时,它与垫层区之间应设过渡区,为方便施工过渡区的水平宽度≥3 m。本工程过渡区水平宽度设计为4.0 m,最大颗粒直径取200~300 mm,采用专门开采的人工加工细堆石料。

3.2.3 主堆石坝区

主堆石区是面板坝的主体,是承受水荷载及其他荷载的主要支撑体。设计要求主堆石体坝料应具有低压缩性、高抗剪强度、透水性和耐久性。堆石坝的力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坝料的级配,开挖料的级配与母岩岩性、岩层产状和构造以及爆破工艺等因素相关。坝料级配设计中,目前多数是根据岩性相近的工程资料进行类比确定。本工程选择级配为<5 mm的颗粒含量<20%,<0.1 mm的颗粒含量<10%[4]。

3.2.4 下游排水棱体

为了大坝排水通畅和下游坝坡稳定,在坝体下游高程为427.80 m处设置下游堆石区,用于排水,顶部宽度为6 m,上游坡度为1∶0.5,下游坡度为1∶1。

3.3 混凝土面板设计

对于面板坝,面板是防渗的主体,对其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足够的耐久性,足够的强度和防裂性能。

3.3.1 面板厚度

面板应有足够的厚度,以满足施工方便和保证质量的需要;所采用的厚度应能便于在其内布置钢筋和止水;应有足够厚度,以控制面板渗透水力比降低于满足耐久性的允许值。

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薄的面板,它不仅柔性好,而且还能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规范规定:中低坝可采用0.3~0.4 m厚的等厚面板。结合工程经验,本工程设计拟定采用厚度为0.3 m的等厚度面板。

3.3.2 面板分缝

3.3.2.1 周边缝

它是趾板与面板间的接缝,从防渗的角度看,这是面板坝最薄弱环节。在张开、沉降、剪切3个方向都有变形发生。

根据规定,50~100 m高度的坝设两道止水才可满足大坝运行的要求。本工程除在底部设止水外,在顶部设柔性填料止水,并在周边缝下设特殊垫层区,用沥青砂填筑,以易于边角处填筑密实,减少周边缝的相对变形[5]。

3.3.2.2 垂直伸缩缝

这种缝从坝顶沿坝坡一直延伸到周边缝。本工程右岸设总长度为80m的张性缝(A缝),缝间距为8 m,左岸设总长度为64 m的张性缝,缝间距为8 m;面板中部设总长度为192m的压性缝,间距为12 m。

3.3.3 面板混凝土设计及配筋

面板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耐久性、抗渗性、抗裂性及施工和易性。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抗渗等级不应低于W8,抗冻等级应根据《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DL/T5082—1998)的规定确定。面板宜采用单层双向钢筋。钢筋宜布置于面板截面中部,每项配筋率为0.3%~0.4%,水平向配筋率可低于竖向配筋率。经论证,面板局部可采用双层配筋。本工程设计使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为W10,面板采用单层双向钢筋,配筋率由结构计算确定。

3.4 趾板设计

3.4.1 趾板的布置

趾板布置方式有三种方案:趾板等高线垂直于趾板基准线,即平趾板方案;趾板面等高线垂直坝轴线的斜趾板方案;趾板面等高线适应开挖以后的岩面的斜趾板方案。

平趾板是应用得最广的一种方案,其优点:便于趾板的施工,便于交通及钻孔、灌浆作业;提供排水通道,避免造成暴雨冲刷填筑体;趾板上游端基岩风化较浅,地质条件较好;趾板可以用滑模施工。本工程选择平趾板布置方案。

3.4.2 趾板结构设计

岩石地基上的趾板宽度按容许水力梯度确定。岩石地基容许水力梯度如下表1所示。

表1 岩石地基容许水力梯度

经过计算得趾板宽度为5 m。

岩基上趾板厚度可<与其连接的面板厚度,最小设计厚度应≥0.3 m。本设计趾板厚度取0.4 m。趾板示意图如图2。

图2 趾板示意图

3.4.3 趾板分缝及配筋

趾板结构早期为分段式,后来发展为连续式,现在连续式趾板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连续式趾板允许温度裂缝的出现,但按限制裂缝开展宽度的要求配筋,以保证趾板的耐久性。连续趾板的施工缝按冷缝处理,不设止水,钢筋通过。趾板仅需要配置温度筋和灌浆盖板的钢筋,采用单层钢筋,各向钢筋量为设计厚度的0.3%,保护层厚度采用10 cm,止水附近局部增加构造钢筋。趾板的锚筋采用砂浆锚杆,先灌浆再插入钢筋,选取φ25普通螺旋钢筋,间距1 m。

4 结 语

综上所述,面板堆石坝具有较好的优势被广泛的运用在水库工程建设中。面板堆石坝的设计要点就是坝顶设计、坝体分区设计以及面板和趾板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1]蒋国澄.哥伦比亚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J].水利水电技术,1986(09):34-34.

[2]孛永平.唐河水库大坝设计及稳定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03):12-14.

[3]雷臻.水库大坝防渗设计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11):133-134.

[4]杨俊杰.柏叶口水库大坝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230-232.

[5]杜文江.小流域坝系中单坝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甘肃农业,2006(10):131.

1007-7596(2014)12-0147-03

2014-04-09

令狐晓(1973-),男,贵州兴义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计划和工程管理方面工作。

TV64

B

猜你喜欢

趾板堆石堆石坝
堆石混凝土绝热温升影响因素分析
高面板堆石坝变形控制技术分析
兴仁县尖山水库大坝趾板基础处理设计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老挝Nam Khan 2面板堆石坝趾板优化设计与实践
水利工程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质量控制
基于CATIA的面板坝趾板三维设计研究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的三维设计方法研究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湖北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导流洞水力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