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分析

2014-09-05曾玲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4期
关键词:子宫出血绝经期年限

曾玲娟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分析

曾玲娟

目的 探讨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中, 38.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感染, 31.67%子宫内膜息肉, 23.33%单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6.67%子宫内膜癌;60岁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57%, 60岁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13.89%,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 P<0.05);绝经年限15年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37%, 绝经年限15年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23.8%,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 P<0.05)。结论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主要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感染, 其次子宫内膜病变, 多数为良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内膜息肉等;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 出现恶性病变的概率也越高。

围绝经期;绝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病变

异常阴道流血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就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约占老年妇科病主诉的80%以上, 同时也是老年妇女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征兆[1,2]。为探讨其病因, 本文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门诊及住院诊治围绝经期及绝经后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门诊及住院诊治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120例, 年龄44~75岁, 平均年龄(54.3±6.5)岁。其中44~50岁31例(25.83%);50~60岁53例(44.17%);60~70岁28例(23.33%);70岁以上8例(6.67%)。绝经时间1~25年, 平均(12.8±5.1)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 经期延长, 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 白带带血丝或接触性出血。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直肠阴道腹部三合诊等临床诊断, 结合B超检查、宫腔镜及分段诊刮术病理检查证实, 进行疾病确诊。各疾病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标准采用《妇产科学》第7版[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 使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阴道流血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 120例患者中, 46例(38.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感染, 38例(31.67%)子宫内膜息肉, 28例(23.33%)单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8例(6.67%)子宫内膜癌。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阴道流血原因(n, %)

2.2 患者年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显示, 60岁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57%(3/84), 60岁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13.89%(5/36),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 P<0.05)。

2.3 患者绝经年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联性 研究结果显示, 绝经年限15年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37%(3/89),绝经年限15年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23.8%(5/21),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 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开始, 妇女的生殖功能开始由旺盛逐渐走向衰退, 卵巢的功能逐渐衰退, 生育能力丧失, 进而导致绝经、生殖道萎缩等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4]。在此过程中, 常常会有患者出现子宫不规则出血的现象, 可能原因较多, 有单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感染、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 疾病的性质较难确定, 诊断及检查的手法还各有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均年龄的提高, 生活水平的改善, 老年妇女的健康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课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本院门诊及住院诊治围绝经期及绝经后120例患者, 结果分析如下。

研究结果显示, 120例患者中, 38.3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感染, 31.67%子宫内膜息肉, 23.33%单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6.67%子宫内膜癌, 说明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及感染是导致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 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 也有小比例为恶性肿瘤所引起。究其原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机制为患者进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 卵巢还未完全停止雌激素的分泌, 而患者血清FSH可维持高水平, 对萎缩的卵巢产生明显刺激而分泌雌激素, 并直接对子宫内膜作用, 发生阴道流血[8]。感染的发生是由于阴道壁逐渐萎缩, 黏膜随之薄弱[5], 上皮细胞内糖原分泌减少,阴道内pH值逐渐升高, 造成阴道内的嗜酸性乳杆菌已不再是主导的优势菌种, 抵抗能力显著下降, 造成了其他病菌侵入[6]。子宫内膜息肉是增生型病理改变, 是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局限性增生, 有蒂突向宫腔, 由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 其形成原因与炎症、内分泌紊乱, 特别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7]。同时, 研究结果显示, 60岁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57%, 60岁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13.89%,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 P<0.05);绝经年限15年以下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3.37%, 绝经年限15年以上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占23.8%,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 P<0.05), 说明患者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 出现恶性肿瘤的概率也越高, 年长妇女定期进行检查, 发现病变积极进行诊断及治疗。对于恶性病变,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应侧重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9]。

综上所述,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主要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感染, 其次子宫内膜病变, 多数为良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内膜息肉等;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 出现恶性病变的概率也越高。

[1] 毛锦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和病理分析.中国医药导报, 2010, 07(18):86-87.

[2] 张凯.绝经后阴道流血与老年女性恶性肿瘤的相关性.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13):2566-2567.

[3]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21.

[4] 李长滨, 邵红芳, 陶敏芳, 等.上海地区妇女对围绝经期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及需求调查.生殖医学杂志, 2012, 21(3):237-241.

[5] 王智霞.绝经后阴道流血116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1):1637-1638.

[6] 蒋俭英.147例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病因分析.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1, 21(2):317-318.

[7] 罗雪梅, 程秋蓉, 孟晓军, 等.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6):588-590.

[8] 吕梅, 孙润蛟.绝经后阴道流血102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39.

[9] 华建英.绝经后阴道流血202例临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10):2207-2209.

2014-03-26]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子宫出血绝经期年限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对比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延经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