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银行减少航投组合的背后

2014-09-04贾天琼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16期
关键词:航运业欧洲央行航运

贾天琼

航 运业将成为欧洲央行即将展开的资产质量评审和压力测试的重点行业。欧洲央行监管部门将对130家欧洲银行实行直接监管,各银行纷纷寻求新方法以期在新政施行之前减少其航运投资组合。

德国航运银行面临挑战

德国的银行作为全球航运业的最大资助者,一直对航运业不离不弃,然而持续的航运危机下,德国大型航运银行大多面临巨额亏损。即将展开的欧洲央行的资产质量评审和压力测试,对德国航运银行而言,将成为巨大挑战。

德国银行业曾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前受到疯狂订购船舶的不良影响,之后经历了5年的发贷困境,现在又受到大量不良信贷组合的影响,包括德国商业银行、德国交通信贷银行(DVB)在内的各大银行均已延长贷款周期。德国北方银行(HSH)等银行尝试将其债务所有人的贷款组合直接出售给航运企业。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法有可能受到欧洲央行的质疑。

在航运业有着长久利益的美国投资企业——橡树资本曾建议欧洲各银行在今年继续出售船舶贷款组合以应对欧洲央行的压力测试。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挪威银行去年较为成功地以面值90%的价格出售了大部分航运资产。

DVB: 巨亏之下信心满满

DVB日前发布去年年报称,因对遭受重挫的航运业大幅放贷导致净利润下滑12%。年报数据显示,该行去年调整后税后净利润从2012年的1.249亿欧元降至1.1亿欧元。与此同时,对部分航运业的信贷损失也从2012年的7070万欧元上升至去年的8710万欧元。此外,该行拥有的船舶资产附加费用达到2370万欧元。去年,该行与航运企业共签署173单贷款合同,合同价值47亿欧元,同比增加15单,总价值增加1亿欧元。DVB执行官Wolfgang F. Driese表示:“鉴于目前特殊的大环境,回顾去年的业绩,DVB已然取得满意成果。对于今年,我们持谨慎乐观态度,业绩或好于去年。”

Wolfgang F. Driese提出将按计划逐步拓展船舶信贷投资组合。去年DVB的船舶贷款业务总额略有下降,为92亿欧元。然而,下降仅仅是由于受汇率影响,若按美元计算,DVB船舶贷款业务实际增长2.4%,为127亿美元。DVB仅在去年一年船舶融资方面的新业务近21亿欧元,超过任何飞机、海工和陆地运输业务。尽管预算紧张、违约风险增大,其认为航运业务对银行而言“依然有利可图”。

DVB航运新业务为其业绩提升做出巨大贡献。航运业务总裁Ralf Bedranowsky表示,银行业的息差目前正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于多数业务领域而言,目前的息差超过200个基点,甚至在无追索权的纯地产融资领域,息差达到350~400个基点。此外,船舶融资业务的杠杆比率和贷款率也比以往显著降低约60%,因此银行方面的相关风险正在降低,资本充足率也达到较好水平。

本财年因为利率、佣金和贷款业务提升,DVB运作状况尚属乐观。然而,由于航运市场整体不景气,风险依然巨大。“即使该状况或已触底,但客户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Wolfgang F. Driese作出警告。

为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DVB或对航运业务部门进行改革。Wolfgang F. Driese提及提升流动资产效率的举措,但未透露更多细节。DVB航运业务团队在几年前已重组,成为不同船舶类型在世界不同领域拥有统一权限的管辖中心。此外,DVB已将对航运业务客户的资本市场业务(债券、上市等)扩充提上日程。

HSH: 最坏时候已经过去

全球最大的船舶融资银行HSH发布去年年报称,净亏损飙升至8.14亿欧元,亏损额同比增加6.9亿欧元。HSH称,2015年之前航运市场恐复苏无望。年报数据显示,去年该行不良贷款额高达8.82亿欧元,同比大幅增长34%,其中大部分贷款流向航运业。去年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该行业绩最差的一年,因为航运业危机,该行在去年四季度加大对不良贷款的风险评估。

鉴于目前航运业基本面持续紧张,HSH表示,今年的市场运价、租金和船价都将黯淡无光,且走势将低于此前预期。然而,对于今年业绩扭亏为盈,该行依然信心十足。HSH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今年我们进展顺利。”HSH首席执行官Constantin表示。另外,一季度预计录得税前利润2亿欧元。

HSH还透露,受市场环境不佳影响,将从其两大股东汉堡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联邦政府设立的100亿欧元担保基金中计提16亿欧元周转金,较此前计划的计提额多出3亿欧元。汉堡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持有HSH85%的资产。

数据显示,自2009年航运萧条以来,HSH持续稳步削减对航运业的贷款,从5年前的310亿欧元大减至目前的230亿欧元,约占其放贷总量20%。目前该行逐渐将贷款从航运业转向实体企业和房地产业,这些新业务目前占比达到1/10 (2008年曾超过40%),HSH此举基于其认为这些新业务可创造利润,提升业绩。

HSH最大问题仍为船舶贷款。多年以来,该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融资机构,拥有大量不良贷款。咨询机构穆迪认为,HSH的船舶资产最为薄弱。然而,HSH首席财务官Stefan Ermisch表示“与我们的长期规划相一致”,暗示人们无需过多担心,航运业务仍在可控范围内。Constantin认为,2015年散货船和油轮或可盈利,但集装箱船市场未有预测。同时HSH也承认曾错误估计航运市场形势。目前HSH收到全球市场20%的订单,该行希望从中受益,并决定为此进行10亿欧元的适度投资。

欧盟和欧洲央行将决定HSH今年的命运。欧洲央行希望确保当其11月份接管欧元区大型金融机构时,银行资产负债表没有问题。

欧央行:银行金融机构待清理

去年德国商业银行航运贷款投资组合总额为189亿欧元,其中不良贷款高达45亿欧元。德国商业银行指出,该行计划在2016年减少40%的航运贷款,并在市场坚挺的晚些时候出售船舶。该行已成立商业同业公会进行船舶资产管理和收购管理不良资产,希望以一种不破坏价值的方式减少投资组合。若德国央行要求在量化宽松前频繁出售船舶,银行将被迫在资产降价期间以超低价出售航运资产,这将打击银行和航运业。endprint

为此,欧洲央行认为银行业的金融结构需要清理,并计划于2017年推行新的会计准则。相关机构负责人Peter Stokes表示,对金融结构的清理要求航运企业不再隐瞒其真实资产情况,迫使政府彻底清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德国央行官员Andreas Dombret表示,在市场真正回暖之前,德国金融机构可能会进一步削减航运信贷额度,行业下行已对德国各大银行构成持续压力。Dombret表示:“去年中期以来,大型银行已将航运贷款金额减少10%,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调整。”

对此,德国联邦财政部长Wolfgang Sch?uble表示,银行必须将其短期利益放在最后,并协助创造一个“最佳的金融市场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方面做出显著贡献。Wolfgang Sch?uble认为,德国银行应接受欧洲央行的金融监管。虽然德国银行最终将脱离欧洲央行的监管,然而目前监管仍需维持。欧洲央行负责人Sabine Lautenschl?ger也持相同意见,她认为在航运业复苏中期,监管分离还为时过早。目前最重要的是,首先建立对欧元区的全面监管。德国联合抵押银行(Hypovereinsbank)发言人Theodor Weimer认为,未来欧盟应对银行业实行全面监管,而不应迷失在小的监管领域。

或为战略调整

日前,欧共体船东协会(ECSA)提交的一份研究证实航运业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该研究指出:欧盟区域内40%~50%的货物通过海运,欧洲航运企业运营货船2.3万艘,欧盟拥有世界上40%的船队,若将集装箱船包含在内,该比例则达到60%,行业年产值达560亿欧元。在欧洲,航运产业链支持相关就业岗位近110万个;每个岗位每年可创造效益8.8万欧元,相较其他行业更富成效,在欧洲整个经济体系中行业平均效益为5.3万欧元。尽管德国各银行纷纷减少航运投资组合,但在力挺航运业方面的作用依旧不容小觑。减少航运投资组合的动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航运业务进行战略调整。

日前,HSH通过一起新的支持航运业的模式解决其不良贷款问题,其支持汉堡航运企业MPC和Thien & Heyenga于4月1日收购Ahrenkiel-Gruppe,扩展其航运事业部。知情人士表示,此次的收购资金是从HSH贷款4亿欧元所得。新集团表示,HSH在合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HSH也因此受益,获得比船舶贷款更多的资产。

全球航运企业都在寻求合作以求缓解竞争压力。普华永道通过一项对100家德国航运企业的调查表明,40%的企业已经与同行密切合作,以应对运力过剩及运价下跌。在德国航运企业寻求合作结盟的趋势下,德国航运银行更多关注企业合并,调整投资战略,并在合并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随着传统造船业逐渐东移,德国造船市场受到很大冲击,目前德国主要致力于建造诸如海上风力发电船舶等高附加值船舶。在德国KG基金模式日渐失效的背景下,德国航运业期待来自中国的银行关注和对冲基金。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德国第二和第三大航运企业Peter Dohle和 Bernhard Schulte签署贷款协议和融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进出口银行将提供11.2亿美元融资,支持其到中国造船。传统造船融资拥有外来资金支撑,德国银行更多关注日渐盛行的行业合并,加之欧盟范围内有效的全面监管,对德国乃至欧洲航运业复苏发展或不失为一个恰当的战略调整。

猜你喜欢

航运业欧洲央行航运
11年来首次,欧洲央行将加息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德拉吉:卸任欧洲央行行长
20世纪初香港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与发展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