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题作文导写:寂寞

2014-09-04刘玉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彻悟学会文章

刘玉真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有人说“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有人说“爱是寂寞撒的谎”……我们每个人都有寂寞的时候,有的人从寂寞中走向辉煌,有的人从寂寞中走向堕落。

对于“寂寞”,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寂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构思:

1.“寂寞”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孤单冷清,二是指清静,寂静。考生可以就“寂寞”的概念入手,去探讨关于寂寞是什么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立意,考生要注意写自己的切身体验,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不仅选材更为方便,表达也更加真切感人,且可避免泛泛而谈的问题。考生还可以谈自己对寂寞的体验,并将其对自己的影响写出来,最后实现思想上的升华。

2.寂寞是一种心理状态,文题要求考生以“寂寞”为话题作文,就含有要求考生对这种心理状态进行解说的意思。据此,考生可以从寂寞的成因入手。为什么会寂寞呢?寂寞是因为心灵没有寄托。如果心灵有寄托,独自一人也不会寂寞;相反,如果心灵没有寄托,身处闹市也会寂寞。

3.材料中说“有的人从寂寞中走向辉煌,有的人从寂寞中走向堕落”,这就是说,寂寞对于人来说是有影响的。考生可以从寂寞的作用来立意:在寂寞中创造辉煌,因为寂寞能够让人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能够让人摒除世俗的喧嚣,从而获得对问题更加深刻的认识。善于在寂寞中彻悟的人是伟大的人,是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在具体写作时,考生要注重观点或者主旨的健康向上,不要无病呻吟,思想消极,而要从话题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正面的方向进行立意。本文题前两个立意方向适合写记叙文或散文,后一个立意方向适合写议论文。

【佳作展示一】

寂 寞

刘心悦

在诉说自己的苦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会用上“寂寞”这个词,只觉得贴切无比。当我真正地去思考这个词时,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它的含义,或许应该说我并不真正明白“寂寞”的感觉。我不禁翻开字典查找它的含义:“1.孤单冷清。2.清静;寂静。”

看到这解释,我突然觉得自己有过类似的感受,只是不知道这才叫寂寞而不是之前以为的。那是在高一的下学期期末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发配到遥远的“岭南”——后排靠墙的座位,而这里也成了我的“后花园”。我的成绩“飞流直下三千尺”,掉到了30名。每每想起以前的辉煌和现在的落魄,我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去面对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总是躲避他们的目光。他们和我打招呼,我很难自如地回应,我想我的表情一定很难看。后来,我的话也变得越来越少,几乎不再与同学交流。我茫然:理想在哪儿?抱负在哪儿?茫然感、凄凉感、寂寞感、落魄感、恐惧感、渺小感、虚无感,一一向我涌来,我有如在黑夜中,举目无光。这是人远离同类,远离人群,无所依托,被抛弃被疏离被伤害的寒冷,从内心升起的寒冷。

这寒冷让我痛苦,这寒冷也让我反思。这时的灵魂反而开始自我净化,往事和历史特别亲切,尊严和信念特别坚定,情感和美特别纯粹,我也开始能够对曾经困扰我的无聊闲话报以蔑视。我的心渐渐征服了“独自”的悲凉,渐渐变得豪迈和坦然。我不再整日整夜地后悔和懊恼,不再去理会那些和我有关的流言蜚语。我觉得自己好像超越了自我,身边的坏事情不再能影响我的心,那些讨厌的情绪开始沉淀。虽然依旧寡言,但我开始学会微笑。再后来我听到次数最多的话就是“你怎么了?”我就以微笑作答。曾有个好奇心极强的朋友特地和我坐同桌,想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她说:“你有些反常,我越来越不了解你,你越来越难让人看透,你有许多秘密。”听到这,我不禁想笑,我有秘密是因为她看我现在的表现和以前迥然不同——我不再自负,也不再自卑。

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着周围的人、事,我有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我感到世界特别美好,同时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而庆幸。当全身轻松,我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随风而去。这也许就是寂寞的特殊之处,更是寂寞的可贵之处。

寂寞可以让暴躁的人学会冷静,让人更加深刻地自我反省;寂寞可以让人感受平常无法体会到的事物;寂寞可以使人有底蕴,充满希望。在寂寞中,你也许痛苦,但苦得美,苦得有价值,苦得有滋味。

[模] [拟] [评] [分]

内容:本文就寂寞是什么入手,叙述了作者的一段寂寞的体验,以自己的变化来表达主旨:寂寞可以让人学会冷静、自省。故本项评18分。

表达:作者运用了独白式结构来进行叙述,不仅将自己的心境描写得直白,客观,且有思辨意味。作者还综合运用了对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故本项评18分。

发展等级:作者在深刻上下足了工夫,切入点小,叙事也简单,但深入挖掘了“寂寞”的作用,由“是什么”深入到“影响”层面,思想健康,积极。故本项评17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18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17分=53分。

【佳作展示二】

在寂寞中彻悟

刘继荣

生而为人,有七情六欲,该快乐时快乐,该悲伤时悲伤,这样的人生才是五彩缤纷的,才是有意思的。有时必须要有冲动,才能有冲破束缚的激情;有时必须在寂寞中才能彻悟。

寂寞不一定是孤独。人在寂寞时会感到一种恐惧,像是被抛弃的感觉。人在孤独时却是一种超脱,一种自持。寂寞与孤独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内心空虚,看到花瓣被风吹落便会同病相怜,生出一股悲伤;后者内心却拥有一颗太阳,拥有一座精神宫殿,只是无法得到世人认可。

有的人畏惧寂寞,有的人享受寂寞,有的人在寂寞中走向孤独,也有的人在寂寞中大彻大悟。有的人在寂寞中认识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这也是在寂寞中得到了快乐。在寂寞中,人的心不一定是孤独的,他可能会在寂寞中发现自己的错与对,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找到真正的自己。在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上一些不如意的事,如遭受挫折或被人误解,从而遇到一时的寂寞。当其时,未尝不是难以逾越的精神障碍,但是以后回首一看,发现这只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几朵浪花。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迸出火花。苦难、不幸都会给人生带来压力,然而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我们要学会在寂寞中给自己加压,有了寂寞这种压力,我们才有拼搏向前的动力。常听一句教诲:“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在“死地”却能“后生”?是因为死地给了人巨大的压力,人又将这种压力转化成了动力。有光明就必然有阴影,我们必须做的就是:在阴影中选择寂寞,让这死地激发自己的潜力,强化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向前。所以,不管我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之下,都要自信,都要相信压力就是动力。寂寞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休息站,在寂寞中充电,补足力量,准备向下一个障碍前进。

暂时的寂寞只不过是生活中的几朵浪花。人生之海是不会平静的,未来也不会一帆风顺,惊涛骇浪还会有,而只有在寂寞中获得足够压力与动力的人,才能继续前进。

[模] [拟] [评] [分]

内容:本文就寂寞的作用进行探讨,在分析了为什么会寂寞以及寂寞的作用后得出了结论:要从寂寞中获得动力。这就告诉人们,寂寞并不可怕,要勇敢地面对寂寞。故本项评19分。

表达: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文章充满了思辨色彩;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则让文章文采飞扬。故本项评18分。

发展等级:文章以文采取胜,不仅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而且通篇对比,使文章呈现出回环往复的美感。且文章句式多变,语言形式灵活。故本项评19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19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19分=56分。

【同步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己推人的思想影响深远。

请以“将心比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将心比心”也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学会宽宏大量。“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感人事例,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只有进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才能“将心比心”。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这样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我们还可以从反面立意,表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写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对这句话的认识,要注意不能泛泛而谈,要注意事例和道理之间的联系;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还可以用日记形式写一件有关将心比心的事。

猜你喜欢

彻悟学会文章
无声的彻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懂得放弃
彻悟之人
学会尊重